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教育质量”之外,有一个同等重要的概念,即“教育公平”。如何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兼而有之,一直被作为教育的基本诉求价值,因而也历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这在学前教育领域内亦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巨大变革与发展,尤其是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日益关注,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也逐步凸显了出来。对“优质”的单一强调致使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公为了推动符合所谓“正确”教育理念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倾向于将大部分的教育资源投入到一些“优质”的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梅 《广西教育》2008,(19):15-15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的观点已为人们普遍认可并接受。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学前教育因此被视为人生的起跑点,在20世纪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学前教育都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3.
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涉及公众谈论的学前教育话题时,人们往往会交流和分享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促进儿童发展、确保学习和入学的准备状态、为有特殊需求的或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早期干预、适宜儿童发展的教学实践、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学前教育计划与效益的最优化、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导向等等。而关注最甚的也许是关于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等问题。换言之,人们最关注的是如何为社会、家庭和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的问题。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思考和做法在世界范围内,曾有过有关学前教育质量的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质量公平是人们对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是否满足儿童发展需要及其满足程度的心理感受,包含三个构成要素,即作为教育起点的条件质量公平、作为教育运行的过程质量公平和作为教育输出的结果质量公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现状调查发现,我国距离实现学前教育质量公平的理想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相应责任,推进学前教育质量公平进程.  相似文献   

5.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至此,"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有质量学前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至少包含了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这八个方面也构成了有质量学前教育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6.
《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均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应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强调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现阶段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助于保障每个适龄儿童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平等,实现学前教育公平;有助于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大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园率,推动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成为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7.
PISA结果发现,接受过学前教育的15岁学生往往比那些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表现更好,即使在控制了学生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仍然如此。对于每次尝试来说,一个人做的准备越充分,越可能获得成功。教育也不例外。已经学会如何分组行动和接受过字母及数字的基础教学的孩子,相对于没有这些学习经历的孩子来说,往往更乐意接受学校  相似文献   

8.
儿童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这对实现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以入学准备教育的主领域模型为指导,从“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基础”五方面,为儿童开展训练课程,使幼儿园在教育实践中优化儿童入学准备课程内容,为儿童入学准备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瑞吉欧教育经验及其“方案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应当说,“方案教学”是一系列充满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以及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颇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理念之所以能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是因为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幼教改革的潮流,有助于解决  相似文献   

10.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表明,应在学校、家庭、社会与儿童之间建立三位一体的双向交互作用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反对之前以生理成熟理论为基础的儿童入学做好准备的观点。这对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学前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更加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旨在借助大人的经验并结合小孩的兴趣,从而达到启发小孩学习意向的目的,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或者是民生工程。但是,就目前学前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存在地域因素、学校差异性因素等,使得学前教育呈不均衡的状态发展。为了平衡这种发展状态,我们必须建立规范的、健全的规章制度,如监管评价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以及法律保障制度等,从而形成系统的保障制度体系,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叶 《考试周刊》2014,(5):181-182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基础性阶段。作为日后接受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学前教育是一个起点公平的问题。入学前或在幼儿园接受一定教育的儿童,相比那些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在成绩与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与公共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型文化形式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其中微课成为在线教育和移动学习的主流平台,在学校和教育机构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运用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主要对微课的概念和形式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微课在学前教育中的可行性,最后,就微课在学前教育中的保障及措施提出五点建议,旨在推动微课在学前教育中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中学生》2014,(6):F0002-F0002
位于达州市达川区河市镇的耀华育才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重质量、守诚信双十佳民办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等荣誉称号,年年被评为市、区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当今世界学前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20世纪的幼儿教育以重重的一笔记下了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年~1952年)这个名字。她创办的“儿童之家”成了幼教工作者朝拜的“圣地”,她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引起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极大热情。20世纪被认为是“儿童的世纪”,她则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现在,蒙台梭利绝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蒙台梭利学校,而且蒙台梭利学校至今仍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国际蒙台…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6日-21日,我率“中国幼儿科技教育赴欧考察团”赴英国、法国、德国等六国考察幼儿教育,所获甚丰。现将在英国考察的所见所闻记录于下,与同行们分享。 英国十分重视幼儿教育。接待我们的曼彻斯特市斯托克港(Stock Port)教育局分管教学业务的官员、斯托克港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首席领导、学前教育负责人琳达(Linda Clowes)女士说,近五六年来,英国政府对早期教育愈加重视。因为政府认识到,对整个国家“学前教育是国民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对每个家庭来说,“学前教育是国家对家长负责任的一个侧面”,对每个孩子来说,“学前教育接受得好,将有利于后续教育和投身社会,参与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前教育逐渐成为被人们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但在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方面存在着阶段性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学前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其发展必须有完善、健全的财政体制作为保障,提高教育经费在实际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小学化”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学前教育发展。从概念入手对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前提辨析,是厘清二者关系进而澄清学前教育缘何不能“小学化”的核心所在。幼儿不是学生、幼儿园并非学校、保教并重不等于教育,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根本性区别。学前教育去“小学化”需要转换理念:在学前教育的出发点上真正回到幼儿本位,从静态学前理念倡导转化为关注动态幼儿发展;在过程中让幼儿回归生活经验,重视幼儿的经验获取与生活世界相融合;在结果上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从外显化知识技能习得内化为内生性学习能力提高。学前教育去“小学化”还需要保障策略:强化政府的督导与监管责任,形成家园校共育的多元主体合力,提升学前教师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北熹 《师道》2020,(1):27-29
将地方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教育经历汲汲外求后反身自求的结果。尊重学生最基本的生存经验,相信本土文化可以成为新的活力的源泉,正是教育对地方文化这种新的价值认可,使它向地方文化抛出了橄榄枝。如我们所知,地方文化在一个人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休眠的状态——人们对孩子来到学校接受何种教育的期待与学校对教育内容的安排并没有太大的错位,双方共同认定学生进入学校一定是要接受“更先进”之文明的洗礼的——地方文化被当成陈词滥调甚至落后封建,受到学校教育的遗弃,在施教者、家长以及社会舆论那里,几乎是少有痛惜的。  相似文献   

20.
试论社区教育与牧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从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谈起白乙拉学前教育发展到今天,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被社会所接受。但是它在整个社会当中的影响还远远不够。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学前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原因之一。其最主要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