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羽北伐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刘备集团丢失荆州,失去了对《隆中对》实施的基本条件。然而,关羽北伐的失败,其原因和责任却不仅仅在关羽一人身上,而是整个刘备集团对当时战略态势判断及战略决策、部署的失误。本文主要从北伐时机、北伐目的、战略部署等方面探讨关羽北伐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中国应不应该向德国宣战的问题,芮恩施的远东问题专家和美国驻华公使的双重角色都对他的态度产生了影响。一方面,站在远东问题专家的角度上,他极力劝说中国追随美国对德政策,认为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美国,他与国务院展开了一场激励的论战;另一方面,作为美国驻华公使,他必须服从美国当局的决定,忠实地执行美国既定的对华政策。论战的结果是芮恩施改弦更张,不再要求中国追随美国对德政策,不再要求中国马上向德国宣战。但这不是芮恩施的真实态度,他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以及它带来的严重后果充满失望。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预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 ,对敌对国和中立国的船只进行袭击 ,这就给伺机参战的美国找到了借口 ,于是在1917年4月6日 ,美国对德宣战。而在中国 ,美国却支持黎元洪和一部分国会议员反对中国对德宣战 ,美国这种政策令人费解。为了让学生了解美国的这种政策 ,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第一 ,从美国整体战略来看 ,是为了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美国独立不久 ,虽羽毛未丰 ,但已在觊觎拉美各国。“门罗主义”暴露了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 ,当时美国领土仅在大…  相似文献   

4.
楚怀王的一生失误众多,其中给楚国带来巨大损失、导致楚国遽然衰落的失误概括起来主要有对待人才失误和对秦关系的失误两大方面.他的一系列失误不仅导致他本人最后客死秦国,而且直接导致楚国由大国强国垂直衰落为弱国.  相似文献   

5.
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政界可谓绞尽脑汁,召集各色人才出谋划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对苏战略。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方,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但是在冷战期间苏联的冷战战略始终是以军事对抗为中心,很多战略决策的出台往往缺乏精密的推敲,最高领导人依个人所好制定战略决策,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针对性不强。苏联的最终解体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战略失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史魁军 《现代语文》2007,(8):122-122
《三国演义》里,孔明在战略决策上,我认为有三大失误。一是失荆州,二是伐吴,三是伐魏。这些大的失误造成国疲民敝,导致蜀国最先灭亡。这些失误充分显示了他的智者之愚。  相似文献   

7.
一战期间,中国对德政策经历中立、抗议绝交、宣战三个阶段,在后两阶段冯国璋态度历经两度转变。冯国璋从调解府院之争的角度出发,由反对抗德绝交转变为赞同绝交;在第三阶段,冯国璋由反对参战到力主参战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出于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相较前者而论,冯国璋后者态度转变更具积极进取色彩。冯国璋态度的两次转变客观上催化了北京政府的抗德绝交政策、对德奥宣战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法西斯国家对中国、埃塞俄比亚与西班牙等国人民的进攻,到1939年九月初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与英、法对德宣战时,欧洲的战争全面爆发了,成为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1941年六月,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地进攻苏联与同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引起了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与美国参战后,西方战场与东方战场互相连接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扩大了。战争的一方面是以希特勒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另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9.
企业战略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决策环境的变动性和决策者的主观过错。构建企业战略决策失误问责标准,对于客观评价决策主体的主观过错、抑制决策权力滥用具有重大意义。问责标准的重要内容是要’明确问责标准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同时通过法律程序使问责标准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向国会发表战争咨文,国会仅以一小时的讨论,一票反对便通过了对日战争决议。12月11日,德因、意大利向美宣战。同一天,美国以宣战回应,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国参战后,面临着军事上重大的战略抉择:是集中兵力首先打败日军,报珍珠港之仇呢?还是执行先打德国的“欧洲第一”战略呢?日本不宣而战使太平洋舰队被毁,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美利坚民族的自尊心,激怒了美国人。美国公众对日本法西斯的愤慨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对德意法西斯的仇恨。事发后不久的一次民意测验表…  相似文献   

11.
9月     
9月1日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日本战略判断失误、美国决策层对重要情报忽视及孤立主义势力对罗斯福政府进行阻挠,最终导致了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的惨败。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埃及的参战立场经历了消极配合作战、积极配合盟国作战和直接宣战三个发展阶段。战争初期,由于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埃及选择消极配合作战。1942年2月,埃及国内外局势危机重重,英国外交部最终决定支持华夫脱党上台执政。重新执政的华夫脱党积极配合盟军作战,为反法西斯联盟北非-地中海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2月,为了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埃及对德日法西斯正式宣战,加入反法西斯盟国阵营,使其顺利地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提升了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导言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随后,  相似文献   

15.
文言语句翻译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从2002年起,高考文言语句翻译题逐渐摒弃了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试题的难度明显加大,分值也由最初的5分逐渐增加到9分左右。从这些年的高考反馈情况来看,该考点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文言语句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导致许多不必要的失误。那么,文言语句翻译题常见的失误主要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林奇 《学习之友》2013,(6):18-20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伤亡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举国震惊。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说,对日本这种卑鄙行径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要求国会对日宣战。参议院以八十二票对零票,众议院以三百八十八票对一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  相似文献   

17.
1917年,中国政府打算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引发了府院决裂,国会解散,张勋复辟,乃至南北对立,国家分裂。参战之争折射出北洋时期中国政治的复杂和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始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6年底交战双方依然势均力敌难分难解。但到了1917年,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却改变了立场,直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同盟国的作战。美国为何会改变“中立”立场呢?一、密电事件1917年3月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一份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这份密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联合舰队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珍珠港.接着,日本南方军兵分5路,向马来亚、泰国、菲律宾、香港和关岛发起猛烈攻击.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日本公布对英、美宣战的天皇诏书.同一天,英、美对日宣战.9日,中国国民政府紧随美、英之后对日宣战.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语用失误的研究主要以归因视角为主。现以学习者中介语语用能力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宏观、微观和对实验数据质疑三个方面对语用失误归因分析进行反思:(1)语言环境不是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2)母语迁移可以导致语用失误的观点值得商榷;(3)语用失误分析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数据效度值得商榷。语用失误归因分析并未真正地揭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