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正>那是一个缝隙里长出来的报亭。那天,我一个人走在老城区,层层叠叠的雨雾中,只有零星行人。这段路没有店铺,只有长长的围墙,蔓延至前方路口。我沿着墙走,忽然发现这围墙中间断开了一截,两面墙夹出一条窄缝隙,宽度连转身都困难。我好奇地向里面看去,一个小窗口吸引了我的眼球——这竟是一家报亭,还真让人怀念啊!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有个报亭,放假时,我几乎天天往那儿跑。虽然身为网络一代,但我特别爱看报纸,我会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点,一边点一边念,认真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相似文献   

2.
李云 《新读写》2014,(10):51-52
这个春天我忽然迷上了微信,以至于手机成了我应用频率最高的工具。就在昨晚,手机放在枕上,我睡着了,那时我正在收听微信上的一个栏目:为你读诗。 是的,很喜欢这个栏目,同时喜欢着“为你读首诗再睡觉”。当眼睛累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有声读物,这对我就是一种休息。放飞自己的灵魂,让它驾着时光的翅膀在一首首诗里飞翔,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为此我深爱。  相似文献   

3.
我本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也曾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随着家庭关系的破裂,所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七年前,我温馨的家忽然走到了尽头。父母全然不顾我的感受,分道扬镳了。那时,我悲伤极了,就像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羊羔一样,"咩咩"地叫却无人来理睬我。后来,我才知道先  相似文献   

4.
褚艳 《成才之路》2014,(23):62-63
正近年来,早期阅读教育中的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类型风靡幼儿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种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一个故事的绘本读物特别感兴趣,我便尝试着对大班绘本的教学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一、与老师一同了解绘本读物刚开始接触绘本时,与同年级组的老师一同备课中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有的老师说:"绘本不就是以前语言领域中的看图讲述吗?""绘本跟图书有什么区别吗?""对于绘本我们怎样更好  相似文献   

5.
<正>我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爱上了背诗词。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记忆力不是问题,问题是并没有太多可以背诵的诗词。那时的读物就是语文课本,里面只有几首诗词是要求背诵的。在附录部分,还有十几首,那是选读的。我读初二的时候,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在早自习时背附录里的诗词:"一个早上背两首,谁先背会就可以回家吃饭。"几分钟后,我就走向了讲台,在老师面前背了出来。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在阅读区投放了不少幼儿读物,但每天去阅读区的孩子少之又少。正当我为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同事给我看了她的女儿制作的相册,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照此制作一本"我的书",说不定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抄“作业”     
一说起"抄作业",人们就会感觉不齿。可是今天我说的这项"作业",却是每个人都应该抄的。那天,我从电视里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一所大学里有一个特殊的报亭,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报亭无人看管,每个人从这里拿走一份报纸都会自觉地留下五角钱。无独有偶,同样的事  相似文献   

8.
“谎言”     
每周一,我都会在晨间谈话时让孩子们说说双休日做了哪些快乐的事。每当那时,那些双休日去游玩的孩子总会滔滔不绝地讲述快乐的经历,令其他孩子羡慕不已。今天,我忽然发现平时不太举手的涛涛竟把手举得很高很高:"老师,我来说。"从他那异常激动的神情中我猜涛涛肯定也去游玩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课间,我忽然听到办公室外面有两名学生在大声地争吵."我没擦,就是没擦,你冤枉好人!","就是你擦的,我都看见了!"一个哭咧咧地辩护着,另一个理直气壮地质问着.  相似文献   

10.
颜元财 《考试周刊》2015,(19):167-168
<正>极为女性化的名字"燕子"与她本人的中性着装桀骜的形象反差很大;以很好的高分进入本校高中部却是在考试时荒唐地空了一面没写的马大哈性格反差很大;本以为班上有了一个高分高智商的宝贝,没想到竟然捧到手的是一块滚烫的红薯——这就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段真实的故事,经历了十年仍然清晰如昨的故事。那时我还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故事的主人公叫燕子。燕子有着一个极为女性化的名字,可惜对于她本人,即使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憨态可掬的小熊维尼八十岁之际,迪斯尼宣布开拍系列新的小熊维尼电视片,计划在2007年播出,小男孩罗宾的角色将被一个小女孩代替。噗噗的"女朋友"值得期待,她会不会跟男孩罗宾一样深受人们喜爱?小熊维尼原本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A·A·米尔恩(1882年-1956年)笔下的一只贪吃蜂蜜的熊,噗噗的故事原本有结局:"噗噗,你保证不会忘记我,甚至当我一百岁的时候,你也不会忘记我。"  相似文献   

12.
Goldie in Paris     
一天晚上,Goldie在翻看一本画册。忽然,她看见画册上一个高高的铁塔直插云霄, 上面成百上千的彩灯把铁塔映照得金碧辉煌。"哦,我想起来了,这是举世闻名的巴黎艾菲尔铁塔。"Goldie自言自语地说。"唉,要是我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的"素质教育",实行单科专任制。那时我看学生的眼神只有焦急,因为我认为成绩是最重要的。之后,在不断地交流探索中,慢慢地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再看他们时,又多了几个角度,与他们的眼神有了进一步交流。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就是"生本课堂"。我再碰到的眼神,就是信任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4.
我坐在那里,面对着电脑。那时我是真真切切地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上杭十四中了,随后是没有机会上一本大学,然后不知道要多努力才能成为一个为生存挣扎的小建筑师,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我为整理狂     
大肚婆自述你能想象得出一个人腹使便的孕妇挥舞着扫帚打扫房间是什么样的景象吗?这就是我在产期临近时忽然获得的新习惯。我从小就不爱干家务,整理东西更不是我的强项。出租车发票和香水可以被我放在同一个抽屉里,鞋子和手套可以杂乱地堆放在一个壁橱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某个狂乱的早晨,我将我的钱包放入了冰箱,然后将一块面包扔进了包里……然而,挺了个大肚子的我,却忽然来了一个急速大转弯。那段时间,我再也没法对"杂乱"的家作熟视无睹状了,我开始动手整理一切,当屋子里的每一件东西变得井然有序时,我居然能享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满足感。——雪霏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小子,也是一个绰号很多的人,爸爸说我是"曹操",爷爷说我是"纸老虎"……一.我当"曹操"那时,我读六年级,爸爸在家,管得我很严。一天晚上,爸爸从我书包里翻出一本《一点通》看了看。看到两道数学题时,便抄下来叫我做。  相似文献   

17.
从一个饭局上下来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头昏脑胀得厉害,又没有出租车,我只好顺着公园边上的环形路,高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影子忽然从树根下站起来,吓我一跳。借着路边的灯光,睁着朦胧的眼睛看了看,是个女孩,10来岁的样子。我清了清嗓子,镇定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孩子在我身后喊“:叔叔,叔叔,你等一等。”我立了脚,回过头来。“叔叔,你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亭买张报纸?”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个报亭。“买报纸?”我有些惊讶。“嗯,买张《××晚报》。”孩子边说边将一枚硬币放在我的手心。我更奇怪了,心想…  相似文献   

18.
方寸故事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兴趣爱好最能提升一个人的品位,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集邮.集邮是读书,是生活,是一种升华.集邮,就是收集一枚枚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邮票,去探寻邮票背后的故事,去欣赏那如诗如画的图案……在邮票的海洋中,我就像一个光着脚的孩子,兴奋地去捡拾那些色彩斑斓的贝壳. 如今我依然能清楚地记得我买第一枚邮票的情景.我那时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帮老师寄一封信,去邮局买了一枚面值20分的"上海民居",然后再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枚1元面值的"福建民居",小心地将它放在文具盒中.那时我正好在上绘画兴趣班,父亲又是个细心的人,并且他鼓励我多集邮,要我学习方寸之间的绘画艺术,还给我买了一本集邮册,我便将这枚"福建民居"移入集邮册中,给它安了新家.(后来才知道,"民居"系列邮票是1986-1991年间发行的普通邮票,全套21枚,是当时民众寄信最常用的邮票.)  相似文献   

19.
互动     
我是一名复读生,高考落榜的痛苦曾经困扰了我一个暑假,复习班开学后,我去报亭买杂志时,老板给我推荐了这本杂志——《高考族》。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封面清新脱俗,很对我们年轻人的胃口。等翻看里面的内容时,才真正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好像相约好了似的,里面密集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20.
立体时钟     
发明立体时钟完全是一个偶然。 我的邻居赵阿姨去了美国。一天深夜, 我家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才知道是 赵阿姨打来的。我抱怨:"阿姨,您怎么 这时候打呀,都深夜12点多了。" "哦!哦!我忘记时差了,这儿正是 中午呢!"什么时差呀?"我困惑地 问。"因为不同国家所处的时区不同, 两地的时间就有一个差距,这就是时 差。"听了这些话,我忽然想,能不能制 作一个可以查看世界各 国时间的时钟呢?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