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廉涛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6,(2):53-59,6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1 087名居民关于大型体育赛事影响的感知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上海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明显高于消极影响;第二,居民对上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支持态度整体上比较积极,但在行为意愿方面有所下降;居住时间、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水平对大型体育赛事影响(除消极的社会影响维度)的居民感知产生显著影响;支持态度方面,居住时间、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水平5个因素对其存在部分影响关系。建议:重视举办地居民的利益诉求,促进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地的可持续发展;理性看待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赛事规划和管理;提高居民的赛事参与度,推动申城全民健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是最具典型的大型体育赛事,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举办一届成功奥运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的支持,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关系的对象、方式,并对洛杉矶奥运会、巴赛罗那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公共关系活动进行了评析,提出了开展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关系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所应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以期能对今后的大型体育赛事更好的筹办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特征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逻辑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分类、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等进行探讨,总结出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八大特征:举办的周期性与表现的礼仪性、举办赛事动因的多元性与社会期待的不一致性、申办过程中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全面介入性、赛事参与者角色的多元性与管理的复杂性、国际合作与政治互动并存、赛事效益评估的多元性、以节约为办赛理念的公民组织行为性、赛事决策的政府控制性和市场行为的失灵性.同时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具有的社会教导与行为规范、社会凝聚、政治与形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五大功能.认为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一定要考虑其时代特征与社会功能的一致性,使举办赛事真正成为一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符合民意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2010年南非世界杯,对体育赛事、传媒、体育产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赛事与传媒是一种互利的"联姻关系",传媒居主动;体育产业得益于两者的繁荣,并在此前提下,才会获得高速发展;三者关系中,本应居核心地位的体育赛事却最脆弱,赛事的纯洁性不断受到传媒收视率的威胁;保持纯洁性并争取利益最大化是体育赛事在互动关系中谈判的底线。  相似文献   

5.
构建大型体育赛事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我国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体育事业"绿色发展"的一种创新手段。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在分析2000—2016年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大型体育赛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结合行为主体的行为逻辑关系识别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与受偿主体,在此基础上对生态补偿原则、生态补偿标准以及生态补偿方式进行设计,构建大型体育赛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了确定生态补偿机制的合法地位,建立生态补偿资金链以及提高监督与反馈机制的有效性等对策,旨在促进大型体育赛事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序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方国家对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国家)的研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界定、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国家)的影响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城市(国家)选择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路径以及城市(国家)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的两种思路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其研究归纳如下:在研究方法上重视现场调研和时比;研究主题明确;研究内容贴合社会文化的主要思潮并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强调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利益及城市(国家)的自身利益.本文提出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国家)作为一种相生的关系,应该以休闲理念指导两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视像时代,是指以摄影、电影的发明为开端,以电视的出现为重要标志,以网络为主的现代计算机互动技术的普及为技术标志的时代.在视像时代,身体以各种姿态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扭动着,狂欢着,用感性的美丽消解了理性的思索,使身体的满足与欲望的宣泄成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最迫切的追求.大型体育赛事是视像时代身体狂欢的重要舞台,本文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视像传播为例,对"视像时代的身体狂欢"现象进行注解;对身体狂欢现象在视像时代至于癫狂的状态提出隐忧,并看到隐忧中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居民视角探寻大型赛事举办的社会价值,能够助力提升赛事设计和城市更新的人本品质,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奋斗目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运用相关分析探究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体育参与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互联关系;以成都市为研究场域,借助半结构化访谈构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地居民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结合量化与质性分析结果探究志愿者、参赛者、观赛者和健身者等不同身份的城市居民幸福感演进机理。结果表明:(1)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对居民幸福感、体育参与分别具有提升和促进作用,体育参与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提升作用;(2)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地居民幸福感理论模型由情感层面(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认知层面(赛事认知、城市认知和自我认知)、行为层面(激活行为和持续行为)三个层级构成且动态循环,呈螺旋式上升;(3)以“认知→评价→行为→应对→情感→认知”为主线的链路可以诠释包括赛事志愿者、参赛者、观赛者和健身者等在内的城市居民借由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所带来的幸福感生成与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陈峰 《体育与科学》2011,32(4):60-65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是在城市全球化深入影响以及全球城市治理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的的现代城市建设的助推手段之一。在全球化过程营造的日益蓬勃发展的城市建设中,被誉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活动将随着全球性的体育产业经济转移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开展。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会对现代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表现特征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将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体育场馆设施的进步和完善,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的综合实力,在增强城市建设国际影响力、带动城市消费市场以及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提高了城市居民文化体育生活水平及文明素养,从而全面提升了举办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对区域社会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广州亚运会为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证了大型体育赛事给区域社会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改善了公众锻炼意识和基础设施;增强区域社会体育的受关注度,丰富了活动形式。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社会体育发展的建议,旨在实现我国区域社会体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