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现象分析及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群体的正常现象,其存在和发展有着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原因。体育明星崇拜作为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流,主要是一种青春形象,代表一种社会时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充分挖掘和利用体育明星崇拜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的积极效应,为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明星效应发展方法和理论,推动中国体育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明星效应本土化发展具有普遍性、差异性、主体性等特征,有利于体育明星效应与本土优势资源的衔接;有利于提高明星效应价值开发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借鉴国外体育明星效应的发展经验,扩大本土体育明星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形成以体育文化为核心,以本土体育明星效应为载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明星广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逻辑分析法分析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的构建和运营策略.认为应在我国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的构建过程中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体育明星负面影响问责制等.体育明星广告的市场运营应以明星代言与品牌文化的结合为基础、以健康正面的明星形象为保证、以代言广告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为生命力、以明星的综合素质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就我国体育明星热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下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其影响之利在于:能够加强青少年心理和行为规范性,改善其与体育有关的活动方式与途径,提高自身学习、社交能力等方面;弊在于:体育明星的不当言行易使青少年对体育行业产生误解,青少年容易对一些社会现象做出轻易的判断认知,过度沉迷会影响青少年生活与学习等方面;建议从政府、社会、体育明星、青少年本身四方面来规范二者行径.希望从主体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力度下不断完善体育明星效应,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至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心理学问题,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明星偶像崇拜的理想化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欣赏到认同的发展过程。它的心理基础根源于自我确认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团体接纳的需要。青少年对体育明星偶像的崇拜具有正面和负面双向性功能,对青少年体育明星偶像的崇拜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阐述体育明星效应的概念,研究体育明星效应产生的5种动力要素,包括运动项目、情感共鸣、传播媒介、比赛成绩、体育明星形象,探究体育明星效应在这5种运力要素方面和其他方面的价值体现,以及其对自身和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明星价值的变化进行梳理,认为我国体育明星的价值会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体育明星在建国初期是意识形态下的民族英雄;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全民偶像;在经济转型期是过渡化的偶像;在全球化时期是商业宠儿。在整个价值的变化过程中,人们对体育明星社会价值的关注远高于个人价值,在体育回归本位的大环境下,要更加注重实现体育明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明星崇拜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精神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体育明星崇拜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精神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育明星是青少年重要的崇拜对象,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过程中,显示出较强的体育偶像榜样化的倾向.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体育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影响.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精神认知的影响是体育传媒、体育明星的公众效应、职业特点和人格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国家—政府—社会—市场—人民”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应遵循“体育强国梦”的目标逻辑、“中国特色体育道路”的发展逻辑、“和谐与共生”的形成逻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实践理性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撑、政府主导实施提供中观引领、社会基层落实提供实践保障、市场利益驱动提供内生动能、人民广泛参与提供深厚根基。提出:以国家顶层设计为指引,以政府中观引领为支撑,以社会微观支持为关键,以市场利益驱动为动力,以人民广泛参与为根基,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政策保障、坚实基础、多元供给、良好条件的推进路向。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明星上大学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多数大学忽视体育明星所具有的"学训矛盾"、"缺乏系统基础知识"等特殊性,对体育明星的大学教育没有遵循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造成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建议教育部与体育总局共同制定以开设"大学预科班"、组织"预科毕业考试"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明星招生政策,实现其大学教育的起点公平;大学应制定符合体育明星特殊性的"弹性"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同时做到"宽进严出",以增进其大学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开发我国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的现状、运动规则中存在的各种缺陷等,对开发体育明星广告市场提出建议:建立和完善体育明星广告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经营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体育经纪人、广告公司在体育明星广告市场开发中的作用;加强体育明星和商家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以孙杨、林丹、李娜、姚明、刘翔、丁俊晖等为代表的偶像性体育明星的社会影响力进行分析。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表现在其对社会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与引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与传播,对中国崭新形象的展示与国际交流融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与促进,对体育项目的普及推广与升华,对时尚潮流的革新与突破等方面。今后提升偶像性体育明星社会影响力的对策包括:培育偶像性体育明星的品牌意识,对其进行整体设计打造;延长偶像性体育明星效应,促使其影响力最大化;借鉴演艺界推广经验,加大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13.
灾后重建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两方面的重建;中国体育明星是民族的英雄,是国家的功臣,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众多的中国体育明星凝聚在一起举行义演,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可以为灾区的灾后重建募集到更多的资金,更可以抚慰他们那颗在地震中受伤的心灵。让体育回报社会,这本是一个体育明星应有的素质,更是他们义不容辞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维护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的良好形象,针对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负面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体育明星的荣誉和责任二者的关系中,对推动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树立正面形象、发挥榜样作用,履行诚信文明竞赛、坚持国家荣誉为本等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的社会责任进行审视,明确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履行社会责任和避免不良社会影响的途径和举措,纠正冬季运动项目体育明星思想和行为的误区和偏差,促进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的培育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清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293-294,297
通过初步探讨分析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的成因、现状、运作规则中存在的各种缺陷等,对培育与开发体育明星广告市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建立和完善体育明星广告市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体育明星广告市场经营队伍建设;要积极发挥体育经纪人、广告公司在体育明星广告市场开发中的作用;加强体育明星和商家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网络资源,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奥运会和体育明星两个方面分析自媒体对体育的影响.自媒体使人们对奥运会的认识多元化,同时使得奥运营销碎片化和分散化;自媒体对体育明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体育明星拥有了话语的主动权,成为体育明星与民众之间的新纽带.自媒体是把双刃剑,微博实名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自媒体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明星崇拜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逻辑分析方法等研究体育明星的符号学属性、符号结构、符号过程、符号价值。体育明星崇拜是心理学问题,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明星偶像崇拜的理想化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欣赏到认同的发展过程,徘徊于消费话语结构中的许多符号具有神话般的意指性。由此,与体育明星崇拜相关联的身份认同与角色置换诉求如果失败,符号的与心理的碎裂便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体育明星的商品意涵以及外延层次意义,并在体育明星形成过程的剖析基础上,提出体育明星的形塑对策。体育明星是社会集体价值的表征,能够创造认同并凝聚社会情感;体育明星的形成除了明星本身具备的素质,还需要广大体育迷的支持与崇拜,以及展演舞台;应将体育明星与民族情感、社会认同高等外延意义做结合,使得体育明星变成一种个特殊的文化商品;企业也可利用给这些意义将本身的产品做一种人与物的意义连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的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因而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最近,国家体委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青少年体校肩负着培养思想品德和文化成绩合格,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国许多著名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青少年体校的学习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体校被人们誉为培养体育明星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部分城市青少年体育偶像的运动项目、运动项群、竞赛属性、性别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体育偶像覆盖了众多的运动项目,国际重大赛事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国内明星运动员,是我国青少年崇拜的主要对象;我国青少年体育偶像选择普遍倾向夏季奥运会体育明星,男性体育明星更受青少年的欢迎;NBA及职业足球文化对我国男性青少年体育偶像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奥运文化对女性青少年体育偶像选择具有更大的影响;女性青少年在难关类体育偶像的选择上高于男性青少年,男性青少年则在重竞技项目偶像选择上高于女性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