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足球迷现象是当代中国形成的一个特殊体育文化现象。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以京、沈两地足球迷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当代中国足球迷现象从个体逐步发展到群体、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了中国球迷的崇拜心理和行为、越轨心理和行为之共同特征,论述了中国球迷现象的文化、经济、政治意义。研究认为,足球运动之功能与球迷的需要相契合,形成价值同构,是构成球迷狂热、形成球迷现象的本质原因。研究发现,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球迷骚乱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尽管大多发生在场外,但有向场内转移的倾向,而建立和扶持球迷协会是中国社会对球迷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最佳途径,也是球迷发挥自身作用、寻求社会认可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和学历等)在球队微博关注动机与微博互动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SmartPLS统计软件对247名关注球队微博账号的球迷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和多群组比较分析(MGA)。结果:构建了信息、技术知识与娱乐、球队支持、消磨时间4个球队微博关注动机;技术知识与娱乐动机、球队支持动机正向显著影响互动行为;互动行为正向显著影响球迷忠诚;18~22周岁与23~30周岁球迷在技术知识与娱乐动机对互动行为的影响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18~22周岁与31~40周岁球迷在球队支持动机对互动行为的影响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中及以下与研究生及以上球迷在技术知识与娱乐动机对互动行为的影响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微博内容推送与设计可以更加偏向技术、娱乐和球队支持元素,例如增加球员的技术教学文字与视频、设计更具娱乐价值的微博内容、提供线上球迷见面会;鉴于不同年龄和学历人群在球队微博关注动机与微博互动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施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4,(5):63-66
基于符号理论和文化身份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对中国球迷在足球世界杯期间的狂热镜像进行分析。结果认为:中国球迷在世界杯中"狂热"的路径主要依赖为个体欣赏需求的内源性偏好、观看世界杯的工具性征用以及球迷虚假狂热的被建构;球迷在世界杯中的狂热镜像凸显了球迷的身份焦虑和符号性炫耀消费;球迷们正是通过观看"他者"——足球世界杯体验到了逐渐丧失自我本真的尴尬进而出现了信仰焦虑、身份焦虑以及镜像焦虑。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集群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集群行为整合模型分析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发生的心理过程。结果表明:(1)对354名足球球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足球球迷具有鲜明的集体身份认同,球迷暴力行为是情绪与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与van Zomeron与Thomas的观点一致;(2)由集体身份认同、愤怒情绪和暴力行为意愿形成的路径是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心理过程的情绪通路,集体身份认同、集体效能和暴力行为意愿形成的路径是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心理过程的认知通路,两条通路在足球球迷暴力行为心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对于足球球迷暴力行为的心理过程,集群行为的社会认同理论模型(SIMCA)和社会认同封存模型(EMSICA)都具有一定的解释性,但是SIMCA模型应该更加适合具有群内相吸、群外排斥特点的足球球迷群体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照片是前不久在瑞士洛桑进行一场足球赛时拍下的。坐在这群男人中间的漂亮女郎并非真人,而是这些狂热的球迷带来的时装模特。远远望去,确实能够以假乱真,真好似一位迷人的美人坐在观众席上。球迷们独出心裁地想通过这一绝招来迷惑对方球员,使他们神魂颠倒,丧失斗志。但是他们的这一绝招未必就能奏效,因为很难想象球迷们所崇拜球队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6,(1):81-86
以历史现象主义视角对舞蹈和武术的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二者的演进遵循同源异构、互渗趋同的逻辑关系。具体表现为:武术与舞蹈同源于巫术仪式中人的身体动作,二者在语用学和语源学存在互用或共用现象;在异构方面,出现了巫舞和武舞两种独立的身体文化现象;随后的演进中二者再次出现了相互吸收的体用互渗现象;趋同方面共同表现为天人合一和礼仪教化、神圣到世俗、屈从于消费文化和西方体育竞技文化;唯有保持舞蹈和武术原初的自律性,方能促使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借助"通过仪式"理论,对仪式与体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体育竞赛的全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仪式,其"训练一比赛一再训练"的结构与仪式的"分离(前阈限)-过渡(阈限)-整合(后阈限)"的三段式结构相契合.在这3个阶段中体育也彰显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功能:前阈限时期.超常的艰苦训练被赋予某种神圣性,促成了运动员从"人"到"神"的转变,是塑造成功运动员的必要条件;阈限时期,比赛创造了一个有别于世俗世界的"神圣空间",运动员得以在这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理想世界里实现自我,观众则得以体验集体狂欢;后阈限时期,比赛分出了高下,运动员的社会角色发生变换,随之开始反思与超越.运动员正是在仪式般"训练一比赛一再训练"的轮回中历练与成熟.  相似文献   

8.
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的中英足球球迷文化进行比较,认为:集体认同是球迷产生自我区隔、群体效应以及球迷文化形成的基础;在集体认同视域下英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对骑士精神的继承、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认同以及忠诚的球迷等方面;中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足球场上民族主义和战争隐喻的体现、功利性以及球迷认同的多元性等方面;球迷的情感个体与群体认同程度差异,足球文化的内涵与继承主体差异,球迷文化的倾向性差异,球迷构成的主体和认知差异是中英球迷文化的主要差异。研究进一步认为促进球迷文化的组织化、规范化、提高球迷的集体价值认同和整体素质,发展和繁荣足球文化,促使中国足球文化由过去的模仿、盲从走向自我回归和蜕变,繁荣足球文化产业提高足球文化赋值是未来中国足球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20,(1):48-57
足球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经常展示出一种自我化的力量,足球由此获得了超体育的符号价值。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球迷都将足球看作群落、种族、国家力量的象征,足球由此获得了伦理学意味的合理性。足球还具有强烈的族群本位主义内涵,彰显出群落、种族与国家的正义性,足球的工具理性中蕴含着伦理至上的内涵。中国球迷一度认为足球是一种单一的爱国主义的符号,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使得足球成为一种极端性文化。被忠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球迷很难将足球理解为一种娱乐类型,中国球迷所捍卫的爱国主义具有相对独立的神圣性,而在神圣情怀的语境内,中国球迷始终维持着国家至上的思想。足球强化了中国人原本缺失的仪式感。中国球迷的爱国主义伦理化选项源于中国国家宗教的缺失,而在爱国主义的语境内,足球的正义性得以强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球迷的世界杯梦想具有丰富的道德、教化与仪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流变经历了排斥、包容、认同与复调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悖谬性;宗教的神圣化与世俗化、政教合一与政教分途的结构性张力,以及自然身体、权力身体、个体身体,神圣和世俗化的身体镜像张力是促使宗教与体育关系呈现悖谬性的动因所在;二者的良性互构,以及人性与神性的复调是超越宗教与体育悖谬性的路径;具体表现为宗教的神圣性可以有效治理体育伦理失范;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个性化、自由化的新的世俗宗教,其背后的意蕴是认同宗教性的人类自我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4,(3):78-82
基于发生学理论,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陕北腰鼓运动变迁及其传承进行研究。认为:陕北腰鼓的起源与先民们对鼓的多符号通神崇拜和鼓在历史代际中的工具理性功能密不可分;陕北腰鼓由祭祀、娱神和祈祷等神圣化角色扮演向政治符号、娱人、表演等世俗化变迁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宽泛的适应性功能;陕北腰鼓运动传承载体主要依附于陕北秧歌、社火、搬水船与抬楼子等陕北民族节庆仪式;陕北腰鼓在传承中存在角色神圣与世俗化断裂、战争符号记忆的武鼓与表演化的文鼓断裂;与断裂伴随的弥合主要藉以权力救赎、机构制度符号记忆和传统乡土社会的仪式而得以维系;鼓文化崇拜和传统乡土社会的秧歌仪式是陕北腰鼓生存与传承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15,(6):53-57
以组构理论为依托,采用文献资料、思辨等研究方法对仪式中的身体操演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从仪式与身体操演的多元共生、仪式体育化、仪式中的身体操演变迁和动因审视等角度进行解读,认为:规定性的体感实践契合了仪式主题的形象化处理和仪式意义的高效传达,致使体化实践与仪式的多元共生;在身体操演作为仪式载体的同时出现了仪式对体育元素的遮蔽和解蔽效应;宗教驱动、人本驱动和世俗化驱动传达了身体操演变迁动因的三重变奏;身体操演仪式的反结构与结构特征主导了身体操演的神圣与世俗的组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15,(3):50-56
球队认同是球迷研究领域中一个较为成熟的议题,对理解球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梳理球队认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球队认同与球迷生理唤醒、球迷心理健康、球迷忠诚和球迷暴力等方面。其中有研究证实了球队认同与球迷生理唤醒的相关关系;球队认同与球迷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对球迷应对球队成败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包括与球队战略性的联结、偏倚的归因、偏倚的回忆和预测,此外球队认同—社会心理健康模型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球队认同与球迷忠诚、球迷暴力的正相关得到证实,但由于研究立意不同,两方面的研究结果存在着矛盾性。未来研究应明确球队认同的建构方式并与球迷动机的研究紧密结合,考虑球队认同与其它变量对球迷行为的协同影响,改进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最后,在反思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球队认同本土化研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科学》2016,(5):69-77
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拔河及仪式行为,传入韩国后受到韩国民俗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成为韩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忠清南道唐津郡机池市,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拔河民俗庆典仪式。笔者通过实地考察研究认为:机池市的拔河仪典融入了韩民族的传统农业文化、传统生活文化、传统礼仪道德文化和传统宗教祭祀文化;庆典仪式的过程体现了"过渡礼仪"分离阶段、边缘阶段以及聚合阶段的特征和功能;仪典中展现了韩国的言灵思想、巫觋思想、灵魂不灭思想、性器官崇拜思想、祭天敬大思想、重农思想等的民俗思想;机池市拔河发展至今逐步融入了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在拔河民俗庆典仪式过程中,祭祀占卜的内涵逐步淡化,但是作为祭祀行为和一种交流的工具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体育》2007,(29):30-31
在意大利,费里莉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决不亚于"足球(calcio)"。来自罗马的费里莉不仅是意大利最知名的模特,也是意大利众多美女模特中对足球最为痴狂的一个。2000-2001赛季罗马队夺冠之时,费里莉曾身着性感比基尼,在罗马城少女泉与球迷共同欢庆。当年的惊艳一脱,不仅震动亚平宁,也让世界瞩目。由于这些为罗马献身的狂热举动,她也被称为"罗马教母"。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9,(5):20-31
本文立足社会过程决定空间形式的方法论并借鉴其他相关理论,强调从仪式文化的再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对"最后的渔猎部落"进行深入考察,阐释了蒙古族原始渔猎祭祀仪式的变迁逻辑。研究认为:基于生存需要图腾与禁忌伴随着"乡土社会"的礼俗生活应运而生,使生产实践具有象征化指向,个体之间的互动成为具有神圣特质的交往图式;渔猎群体在敬畏生命,敬畏神灵原始认知理念下,禁忌的产生为族群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基于文化边界、自然边界和社会边界的共同体意识成为渔民的生产实践的核心;传统的仪式实践是族群信仰的外化,传统祭祀仪式的文化特质表达了人与自然对话的特殊语境叙事,阐释了蒙古族多元信仰的价值互构。社会变迁下"渔猎部落"面临着"过疏化"与"原子化"叠加的风险,重塑"乡土团结"将成为治理的关键。外力的嵌入促使查干淖尔渔猎文化在国家、地方政府、传承体以及当地民众的交织互动之下经历了文化再生产过程。仪式与生产实践的意义链接断裂,团结与失范的共时性张力增大,具体表现为渔猎祭祀仪式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发生断裂,祭祀仪式沦为纯粹的表演,冬捕祭祀仪式则演化成一种"阈限体验";渔猎祭祀仪式所依存的"族群"边际变得模糊,冬捕节庆民俗仪式表演的文化记忆功能使"渔猎部落"身份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17.
为打造健康良好的武术网络社群互动环境,消解武术污名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武术网络社群,基于互动仪式链的研究视角,运用网络民族志、访谈法等方法,分析武术网络社群的互动行为、互动仪式对武术污名化的影响。研究认为武术污名群体因成员的身体共在、群体屏障、共同关注的焦点、情感共享而形成。其中情感能量催生群体污名符号、虚假群体团结和群体扭曲准则,加剧了武术污名化。最后,从互动视角提出武术污名群体的治理路径:实现互动仪式的主客一体、规制互动仪式的情感连带、构建互动仪式的场域空间。  相似文献   

18.
足球奶奶     
田中 《新体育》2014,(12):68-69
“今天是我六年来观看阿森纳比赛最过瘾的一次。沃尔科特进球时,我把高高举起的阿森纳围巾搭在椅子背上,和现场球迷互动。除了不能大声欢呼外,我的情绪已尽情发泄了。” 猛一看上面这段文字,会猜测这可能是哪位狂热阿森纳球迷的看球笔记。的确,这是一位球迷朋友看完比赛的肺腑之言。这些文字出自于一位76岁高龄的中国球迷,一位地道的北京老太太。  相似文献   

19.
以冠县梅花拳传承协会为个案探讨师徒互动及组织建构过程。协会师徒互动包括:(1)传艺协作:师父通过引导惩戒使弟子养成行为规范,在技艺渐进中密切师徒关系;(2)情感交互:师父为武术传承事业倾情付出换来弟子的情感回馈;(3)仪式共享:拜师仪式缔结师徒关系,祭祖大会强化组织认同。协会在师徒互动中建构:(1)技艺传承中,徒弟在认识师父中融入协会,师徒共同维护协会良好形象,最终形成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2)情感交流中,弟子归属感提升表现为对协会从仰慕、关爱到眷恋的情感递进和升华;(3)仪式共享中,拜师和祭祖贯穿情感形塑制度,以丰富拳种叙事促进认同。总之,师徒互动是围绕武术传承展开的情感与仪式的互融共促,民间武术组织应以情感与仪式交融促进技艺传承。  相似文献   

20.
实践或创造为人类体质的特征,一开始就是超越本能和自然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它一开始就必然是历史的活动,正是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文化的历史性。体育是社会历史存在,体育文化也就有历史过程的继承和发展,现代体育中的主要运动项目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其渊源。古希腊祭记仪式活动中的竞技已具有当今奥运会比赛的刍形;武术、气功是中国传统体育的典型项目,早在先秦,老庄的道教养生理论中,便蕴育了各种武术类别和气功功法的萌芽。但这种文化的继承不只是简单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