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本科生考研的动机、影响本科生考研的因素、考研将会造成的影响等,以普通高校在校大二、大三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网上问卷调查与纸质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提高就业平台"是本科生考研的主要动机;本科生考研与性别、学校、年级、专业的相关性不强;长期来看,考研所带来的薪资收益将大于考研成本等结论.由此提出"本科院校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历与文凭、增加双专业、本硕(博)连读的机会、面向就业,大力发展专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4,(5)
正熊丙奇在2014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对于能及时回应学生提出问题的校长信箱,不少网友"点赞",但在笔者看来,这实属学校的正常工作——不回应学生问题的校长信箱,不是摆设吗?而之所以只要学校进行了回应,就让学生觉得满意,是因为还有超过半数的校长信箱,几乎就是摆设,非但不理睬学生的问题,甚至还会对提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据报道,一名重庆大学的学生就直言对校长信箱并不信任。他听说有的同学写信投诉辅导员,结果在开年级大会时被提醒说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知当年宣称考研降温的教育官员,是作何想。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全国考生为120万,比上年减少8.2万,出现了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因此,有官员分析指出,考研开始降温,并将其归为就业形势好转以及学生考研越来越理性。然而考研形势的发展,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这种判断。当然,对于考研人数的增加,有关部门还是会找出理由,比如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大,吸引了考生报考;研究生考试改革,为学生报考创造了条件等等。但在笔者看来,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增加,最为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考研的主力军,而这一群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早在2008年前后,媒体的调查就显示,在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市自2013年秋新学期起试点开设"公共安全行为指南"课程,推进学生安全教育,预计到2015年实现安全教育课程全覆盖。该教材的使用分必修年级与选修年级两部分,必修年级为小学一、四年级,以及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其余为选修年级。在必修年级,每学期安排至少8课时进行集中安全教育规定主题活动,选修年级则不少于4课时。将按照在路上、在学校、在家里、在社区四大模块,来归纳安排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主题教育内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刘茜)"环境教育从义务教育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义务教育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义务教育七年级至高中二年级进行。"省教育厅4月16日专门下发通知,确定了《湖南省2009年秋季基础教  相似文献   

6.
观点     
《快乐阅读》2013,(14):80
高学历泡沫经不起"查三代"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如此批量生产、浮躁培养已离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核心目的相去甚远。长此以往,贬值的不只是高学历,更是高层次高等教育的公信力。"学历查三代"也是市场对盲目追逐高学历的倾向发出的警示信号。不少学子对考研、考博趋之若鹜,却并未将学历的提升与自身成长完善相结合。某些地方院校考研率极高,很多学生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时间都花在了泡自习室上,被戏称为  相似文献   

7.
本科生考研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各本科院校也正不遗余力助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围绕考研英语词汇的教学,西部地区二本院校的教学,应加强考研英语词汇的相关内容,确定考研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指导思想,寻找西部地区二本院校考研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提高考研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迈 《中国教师》2011,(22):6-6
<正>去年1月底,我在一次公开课上遇到一个愁眉苦脸的女同学。下课后,她向我倾诉起她的人生困境——"我为了考研准备了六个月,但考试那天特别紧张,我觉得肯定是没戏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曾经接触和辅导过很多有考研经历的同学,我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为什么要考研?"不出我的预料,这位同学给了我一个相当标准的答案:"家里让我继续读书,说本科没前途,我自己也不知道想做什么,就想继续留在学校里,我身边的同学很多也考研。"又是一个中国教育的悲哀!一个拥有顶尖高校教育背景,学习成绩优秀,专业也不错的同学竟然因为小小的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2011,(6):7
在日前的一场讲座上,某位经济学家透露,调查显示,我国人才缺口严重,各大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中仅有一成达到目前外企所要求的工作能力。他认为,人才的缺乏或将阻碍内地公司的全球化进程。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这种现象和高等教育内容"空心化"有关。熊丙奇认为,高等教育"空心化"问题应从四个方面解决:首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生招生和录取中的问题 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的压力就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承受的痛,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学历轻能力现象,考研也就被当成了解决就业难题的"救命稻草".国内本科声乐毕业生就业艰难,用人单位纷纷设下"不是研究生决不考虑"的门槛,于是"考研"便成了本科生的首选.逐年递增的声乐专业考研人数,形成了近些年来又一新的大潮.由于考研热和研究生扩招,近年来声乐研究生总体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上海部分新建民办二本一年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的抽样调查和分析,比较国内外大学一年级教育教学模式,剖析现阶段新建民办二本一年级教育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建议成立“大学第一年教育研究中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构建全员育人体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职业规划教育。建议创新“大学第一年教育”形式: 如加大参与社会实践力度,革新教材和课程设置,创办网上易班、学校和家庭互动网站,邀请家长参与新生教育等。这些建议,旨在使新生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2.
经常有人问我,考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因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会说一些刻苦、努力之类的话,但仔细想想,考研路上最需要的是坚持。虽然都是"升级"考试,但考研和考大学不同,高中时候只有一条大家普遍认可的路,那就是考大学,而大学毕业时的路很多,走哪条都可以。考研是众多条路中的一条,选择的人很多,中途放弃的人也不少。放弃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真的决定了要考研,坚持,对于考研的成功来讲就至关重要了。将复习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3.
立场     
《教育》2011,(35):11
以就业率定大学专业"生死"太功利熊丙奇2011年11月23日《新京报》撰文指出: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生死"挂钩,并没改变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反而催生了就业率造假,况且就业率与专业好坏本就很难挂钩,也会使学校在追逐热门中迷失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师范类本科生考研心理冲突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考研选择和考研准备的过程中,师范类本科生容易产生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冲突:一是选择就业或考研时的心理冲突;二是确定报考专业时的心理冲突;三是考研时间投入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四是考研经济投入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五是倾向考研与不拟考研的学生对考研态度的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为此,师范大学应当加强对学生考研的指导,为考研学生创造条件,努力形成鼓励学习和创新的有效机制,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华社南京8月1日电学生负担重不重?如何安度暑期?……为了解当前教育的第一手情况,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连日来走进多位普通家庭,查看相关规定的落实情况,倾听学生、家长的心里话,汲取群众智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暑假作业多不多?""体育美术课平时上不上?"……一走进江苏省淮安市刘老庄乡刘皮二组的郭耀家,沈健就和孩子、家长拉起了家常。在乡中心小学读二年级的郭耀一边做作业,一边说:"老师只发了一本暑期作业,马上就做完了,但妈妈还买了一本作文选。""真没想到厅长会来家访!"妈妈魏秀兰说,丈夫常年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2012,(35):5
熊丙奇在《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法国的高考题具有两大基本特点,一是有多个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二是所有题目都给学生很大的思辨空间,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然而,在我国"每分必究"的高考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对这个话题意义的思考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一句话:教育更紧迫的也许不是创新,而是对教育本真的坚守。师生关系当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之目标乃是要建立幸福人生、和谐组织、安定社会,以此高度来认识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毫不为过,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师生关系"四个字的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对师生关系的正确理解、自觉践行是支撑教育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睡眠是个体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效率等诸多方面。本研究采用睡眠质量自评量表(SRS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考研期间的40名四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考研压力下的大学生在考研前、考研中、考研后的睡眠质量都较差;(2)在考研前、中、后3个阶段,考研学生与不考研学生睡眠质量的差异极其显著(p〈0.001);(3)考研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EPQ各维度的相关均不显著。结论:考研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受考研压力这一因素的影响极其显著,而受人格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考研英语(一)和考研英语(二)的实施,其中阅读语篇难易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搜集和整理了2015至2019年考研英语(一)和(二)的阅读文章,自建小型语料库,从Flesch-kincaid可读性测试着手分析语篇难易度。此外,以Coh-Metrix为工具,从叙事性、句法简约性、词汇具体度、指称衔接以及深度衔接六个方面来验证语篇难易度。结果表明:考研英语(一)中的阅读语篇难于考研英语(二),与预期基本相符。经过多维角度的分析,可靠的研究结果对参加考研英语的考生和考研英语的命题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随着高职的规模增大,高职的就业前景看好,社会对高职的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的观念转变了吗?社会不认为差学生读高职,但是根据目前的招生录取规则,其事实是高职(高专)都放在各地高考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高职所能招收到的学生大多是二本、三本录取剩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