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新人     
高中时看动画片<灌篮高手>,每天下午五点半急吼吼地往家里赶.人物实在太帅了,就去买了一套漫画<灌篮高手>,整整31本,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用"爱不释手"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2.
<正>初三那年我买了一套《灌篮高手》漫画,从此开启了热血青春模式。听说《灌篮高手》动画片在电视台热播的时候,所有少年一放学就狂奔回家打开电视,万人空巷,全民皆谈篮球。男生长得帅的都在模仿流川枫,长得不帅的都自认为是樱木花道。他们喜欢的女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或多或少都像赤木晴子。但在这股热潮已经平息了的好几年后,我坐在教室靠窗的倒数第二排(听说这个座位出神人),用课本遮掩着看这部漫画,仍旧感到逼人的青春气息迎面扑来。  相似文献   

3.
活动背景班里不少男同学喜欢打篮球,不少女同学喜欢看男生打篮球。一说到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同学们兴奋异常,有说不完的故事。其中,石逢源、虞徐俊、虞元飞、沈旭华、孙杰几位同学,更是爱球入迷,用学生的话说是“近乎疯狂”。他们常常放学后打球,进入夏季,有时还利用午休时间打球。所以,我决定因势利导,从培养“灌篮高手”入手,抓好班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日常英雄     
正今天在公园里,你对着夕阳荡秋千时,旁边篮球场上的热闹活动很自然地吸引了我的眼光。你知道我多么喜爱篮球,在家里没事无聊时,就伸展手臂假装手里有一个篮球,朝着想象的篮筐专心地投去。我不只爱打球,也爱看球,随便什么样的人打球,都能让我看得出神。我看到角落的篮架下,来了一群小孩儿,  相似文献   

5.
课外书对孩子的诱惑力也许是成年人所不能理解的,但这种诱惑力的确存在,如同也会有一些东西让成年人着迷一样。也许,这就是阅读的快乐。作为教师,我有机会了解了孩子们的真实感受。——我的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们都认为我是个好学生,爸爸也特别疼爱我。我也喜欢课外书,特别喜欢《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和《机器猫》。这些书很有趣。就说《名侦探柯南》吧,看着书,好像我也被带到案件中去了,跟着柯南一起破案,有那种看了第一节就忍不住想看第二节的感觉。 ——这些书都是我自己攒钱买的,爸爸不希望我看这类书。每一次他看到我…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我们     
“赢喽!赢喽!我们可以去参加联合决赛啦!”随着裁判的一声长哨,湘北篮球队终于圆了一个梦。这便是如今火爆申城的动画片《灌篮高手》中最令人激动的一幕。一夜之间,《灌篮高手》中的人物便成了我们心中的偶像。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抄球,够妙!那潇洒自如的运球,够帅!那充满魅力的射篮,够酷!那令人为之振奋的灌篮,够爽!顿时,我们心中渴望无忧无虑生活的火苗窜得更高,烧得更旺。  相似文献   

7.
灌篮高手 这位灌篮高手在观众的一片喝彩声中登场了! “呵呵……看我的!”(@#$%……球正正好好就停在篮筐上!) 怎么办?脚跳手扣?!还是请……帮忙?!都不成!那……看完了《X-MING》,你不得不佩服我们这位高手那非比寻常的灌篮技艺了。  相似文献   

8.
日常英雄     
今天在公园里,女儿对着夕阳荡秋千时,旁边篮球场上的热闹活动很自然地吸引了我的眼光。我很喜爱篮球,在家里无聊时,就伸展手臂假装手里有一个篮球,朝着想象的篮筐专心地投去。我爱打球,也爱看球,随便什么样的人打球,都能让我看得出神。我看到角落的篮架下,来了一群小孩,应该是初中生吧,他们的动作还很稚嫩,几个人聚在一起,没什么章法地抢球、投篮。很快地,他们之间又分出高低来。有的可以模仿运球上篮的动作,有的可以跳投,有的却只能定点朝篮筐抛射。最糟的是一个穿深蓝短裤的男孩,他投篮不准,传球会偏,而且不会接球。  相似文献   

9.
球迷爸爸     
正爸爸是个羽毛球超级"发烧友",他要不在球场,要不在去球场的路上。以前爸爸不爱打球,一次跟朋友的比赛后,他彻底迷上了。之后爸爸经常约朋友们打球,开始是一周一两次,渐渐地,变成三四次,甚至五六次,而且每次的时间也从两小时增加到三四小时。如果碰巧他在家,他会坐在电脑边,不是在看林丹李宗伟的比赛视频,就是在看李在福的教球视频。有时候他也会让我看什么李宗伟的"弹簧脚"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第一次给你们写信,我既紧张又兴奋。2002年我认识了《小溪流》,当时就被它征服了。A版和B版内容都很精彩!有一次,我拿到了新的《小溪流》,在家没看完就带到学校去,被同学们发现了,他们都来向我借阅,可一本不够,于是第二天我多带了几本,刚拿出来就被同学一抢而空。几天后,同学们来还书,我点了点数,发现少了几本,去问,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当时差点气晕了。唉,怪就怪《小溪流》太好看了。这样一想我就原谅了他们。为了把作文写好,我拼命看课外书,看《小溪流》。因为《小溪流》里面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曾经给《小溪流》投过稿,…  相似文献   

11.
如今市面上出现许多校园小说 ,而且销量大为可观 ,这一现象说明如今许多学生都非常喜欢看这类书 ,足可以用“贪婪”二字来形容了。我是在进入电校后才接触这种书的。《花季·雨季》是我看的第一本 ,这本书的确写得不错 ,对人物的描写很精致 ,对人物心理剖析的非常真实。但是 ,如果让我到图书馆的书架上挑一本书 ,我是决不会挑这种类型的。我会去挑些现代、当代著名作家写的小说或散文。不是我瞧不起这些校园小说 ,前面我已很诚心地说了它的优点 ,虽然只有两句。我只是觉得这种校园小说看三四本就足够了。就我所看的几本来说 ,校园小说当然是…  相似文献   

12.
赵菱提着一大袋信去邮筒那儿投寄,投了好大一会儿。一旁的交警注视了她半天,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走过来问:小姐,我想问问你给谁写了这么多信?”赵菱一边投一边说:“是我们《少年文艺》编辑部给读者的回信。”交警一听,睁大了眼睛,惊喜地说:“《少年文艺》?哦!我从前也很喜欢看的。这样吧!你给我一张名片,我明天到你们编辑部给我儿子订去!”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发期终考试的成绩单。本来,成绩单都是寄回家的,可是今天毛老师说还是让我们自己带回家,他相信我们不会弄丢了,因为如果连这么一点小事也做不好,那么,天天到学校来上学还有什么意义?汪小中说:“那么我们就是傻瓜了!”汪小中这样说,因为他这一次的考试成绩都很好,全是九十几分。可是林晓琪说,他宁可寄,因为寄,要过几天才能看见,但是带回家,那么爸爸妈妈今天晚上就可以看见了,今天晚上他再想看动画片就是梦想。马儿帅说:“动画片算什么?我明天晚上要去大剧院看《猫》,看样子资格要被取消了。” 因为他算术只考了79分。马儿帅很倒霉,…  相似文献   

14.
我身边有一大堆男生、女生球迷。虽然我也看球,但从不“迷”,于是“旁观者清”,我看得很清楚,这男生、女生就是不一样! 男生是因为爱玩篮球,才会顺带着看看《灌篮高手》,天天把“我是天才”、“大白痴”挂在嘴边。女生则是因为看《灌篮高手》看得入迷,才把“流川枫,我爱你!”改成“篮球,篮球,我爱你!”  相似文献   

15.
编读心语     
编辑老师:你好。能给你写这封信我很高兴,我是你们《作文世界》的忠实读者。最初我是在图书馆里认识《作文世界》的。它那美丽的封面吸引了我,我便拿了一本看。这一看便不可收拾。在初一那年,我没订《作文世界》,我就只好每天下午放学去看一会。在第二年,我订阅了《作文世界》,每期我都会仔细读。这是我第一次投稿,我把我的第一次给了你们,足见我对你们的支持和信任。不管我的作文能不能登上《作文世界》。我都不会灰心,我会更加努力写出更好的文章。请问,除了作文以外,是否还可以投点别的,如:日记、书信……云南省瑞丽市第二民族中学穆顺涛…  相似文献   

16.
杨红樱阿姨: 您好! 我是您最忠实的读者,对于您写的书,我非常喜欢。尤其是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不仅我喜欢看, 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喜欢看。自从看了您写的《四个调皮蛋》后,我们班男生只要一欺负我们女生,我们就一块说:“你帅,你帅,你头顶一棵白菜,身披一条麻袋,腰缠一根海带……”还有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写自己的同桌,同学们都摹仿您写的书,写起了《同桌冤家》,弄得老师哭笑不得。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还经常在课堂上偷着看您的书呢!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上映的大片《亚瑟王》,还没有机会去看,不过基本已经准备10月底前一定要去电影院看了。在影片上映前,其实我们对于内容也都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这都要归功于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亚瑟王》大约是整个欧洲中世纪传说中最有名的人物吧?(我想罗宾汉比起他都要排第二了。)不光是欧洲人,即使是亚洲人,甚至中国人,说起来欧洲的历史人物,很多人能一下子想起的也只有亚瑟王这个基本上算是虚幻的人物。只要提起来欧洲的骑士,几乎所有人能想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人物小传,是记叙文中一种简略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小传因篇幅所限,一般不能详尽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只能选取重要细节来展示他(她)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从作文角度来说,通常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材料选择: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  相似文献   

19.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你们好。第一次看《故事作文》,首先觉得《故事作文》的封面好看。再一看里面的内容,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被《故事作文》迷住了。每一期《故事作文》,我都会认真地去看。我觉得《故事作文》里面的每一篇作文和故事都很精彩。特别是各个年级同学的写作水平,真的让我非常佩服!祝《故事作文》越办越好!你说我听!甘肃小读者@赵越  相似文献   

20.
本期上架:《飘》作者:[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译者:李美华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月每每去图书馆借书,总不会去看《飘》,它很显眼但让我很害怕,因为它的厚度。第一次决定让《飘》离开书架是在观看了电影《乱世佳人》之后,近4个小时的电影正如其近千页的著书,只要你开始迈入,开始欣赏,其长度或者说厚度便让你的胆怯之情消失殆尽。我向来最怕看外国名著,难记的人名、多线的人物关系以及复杂的故事情节,总是让自己放弃接受外国著作熏陶的机会。不过,《飘》是除《巴黎圣母院》之外,又一本让我喜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