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英杰     
<正> 王英杰教授,1913年12月21日生于天津市。由于自幼家境贫寒,使他几乎到了弃学务工的地步。是体育的天资,帮助他摆脱了困境,由于在小学读书时体育成绩出众,经班主任推荐,考入了河北省第一师范。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经人介绍,1936年考取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国立体专)。抗战  相似文献   

2.
董守義     
<正> 董守义先生,我国著名的体育社会活动家和体育教育家。一八九五年出生于河北省蠡县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一○年,十六岁时进入北京附近的通州协和书院学习。董守义自幼酷爱体育运动,尤以篮球为最,各项成绩优异。一九一六年毕业后在天津青年会任干事,专事体育活动。一九二三年,被青年会保送去美国斯普林非尔德学院(春田学院)体育系留学。一九二五年回国后,担任天津青年会体育部主任,并在南开大学任教,在他的指导下,出现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开五虎”篮球队。一九三○年任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一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对董守义的留世专著、论文和谈话记录等进行分析.董守义的体育思想涵盖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竞赛和奥林匹克运动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价值的体育教育观;以"视体育为工具、凸现人文关怀"为核心意旨的体育伦理观;以"不因胜败而荣辱、但求技术之精进"为理念的体育竞技观;以"矢志于体育运动、奉献于体育事业"为追求的体育实践观.董守义的体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四、怀念董守义先生每当我回忆起早期的奥林匹克斗争,我会自然地怀念这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做出过特殊贡献的体育家———董守义先生。他是中国第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但他也是新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最近我在《体育文化导刊》上读到谭华和王玉立的文章《共和国体育史上的1952年》,其中介绍了董守义先生在1952年是如何奉召进京、参与早期的奥林匹克斗争的史实,同时文中也提到我当时负责接待他的情况。我想就从我的切身感受谈谈有幸和董先生交往的前前后后。第一次是晏福民和我到车站去接他。我知道他是解放前旧体…  相似文献   

5.
苏竞存     
<正> 苏竞存(1915~)云南剑川人,白族。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由于勤奋好学,英语基础好,在大学二年级时,就翻译外国体育史。抗战爆发,被迫休学两年,在云南省体育师范任教。1939~1940年复学北平师大至毕业。1940~1943年任西北师院(北平师大改称)体育系助教、讲师,同时在该院教育研究所攻读教育和体育理论研究生学位,为以后体育生涯打下深厚的根基。1942年开始师承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教授体育原理等课程,从此涉足体育理论界。1942~1949年先后任教于西北师院体育系、云南体育专科学校、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受聘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体育系、北平师大体育系兼课。竞存先生知识渊博,运动技术全面,教授过体育原理、体育史、体育测验与统计和运动生理等课程,每教授一科都编著  相似文献   

6.
方万邦     
<正> 方万邦(1893~1969),福建闽候县人。191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科。毕业后,历任山西太原第一师范学校、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湖南长沙兑泽中学及楚怡中学、福建协和大学、厦门集美学校体育教员。1926年赴美深造,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专攻体育,获体育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平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体育教授。1936年任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教务主任。1942年任四川江津国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解放后,任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授,1969年3月,因患心脏病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相似文献   

7.
方万邦(1893~1969),福建闽侯县人。毕生从事体育教育事业。191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科,毕业后曾任山西太原第一师范学校体育教员兼童子军教练、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长沙兑泽中学及楚怡中学.福建协和大学、厦门集美学校体育教员。1926年赴美留学,入哥仑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专攻体育,获得体育学士、体育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体育教授、安徽大学体育主任兼体育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6年任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抗日  相似文献   

8.
篮球运动于何年何月传入我国?这个问题始终是我国篮球界和体育史学界多年来十分关注但又未能揭晓的迷,近年来各种版本的体育史和有关文章,对此仍众说不一。 我国篮球界的先驱董守义先生所著、1929年由上海青年会书局出版的《篮球术》一书,和1932年由天津体育周报社出版的《最新篮球术》一书,以及该书在1947年再版中,对篮球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七年,国家体委聘请苏联国家功勋教练员切特林来华主教全国篮球教练员研修班,聘董守义为顾问。在此期间董先生经常看望我们,十分关心学员的学习情况。他的谆谆教诲,至今难忘;回忆当年情景,倍感亲切。董先生是当代体育活动家,中国篮球运动的开拓者,在国内外体坛上享有很高声望。一八九五年出生于河北省蠡县郑村一个农民家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文史》1988年第3期刊载了储剑虹先生的一篇短文,称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只办过短期的体育干事训练班,未办过体育专门学校。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青年会全国协会办过体育专门学校,不但有当年学员王毅诚先生的回忆及已故董守义先生的日记等为证,  相似文献   

11.
唐宝堃原籍广东,曾就读于天津 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自幼喜爱篮球运动。早在 20世纪 20年代末,他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由于校长张伯苓重视开展体育活动,在该校体育教师董守义的积极支持下,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支篮球队,并请董守义任该队教练员。在董先生的调教下,他们苦练基本技术,经常参加比赛,而且从天津打遍全国,声威逐渐大振。此后,人们把南开学校篮球队中经常上场参加比赛的唐宝堃、魏蓬云、刘建章、王锡良、李国琛五名队员誉为“南开五虎”。1930年,这支球队代表南开大学获华北大学组冠军,后代表天…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王正廷对中国近代体育的贡献易剑东中国近代体育始终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发展,它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体育界先辈们辛勤的汗水。袁敦礼、沈嗣良、阮蔚村、董守义等体育家以他们对体育思想和理论的大力宣传及对体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倡导为今天的体育史研究者所注目。然而,...  相似文献   

13.
蒋湘青     
蒋湘青(1898—1981)字襄卿,江苏省宜兴人。我国近代著名体育家及报刊体育专栏主编。 蒋湘青生性活泼,自幼爱好运动,故选定体育为自己的终身事业。1918年秋,他从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即考入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时年20岁。  相似文献   

14.
《篮球》2000,(18)
牟作云,1913年出生,河北省武清县人,1934年读高中时就曾被选入中国队参加第10届远东运动会。同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 在董守义、王耀 东等知名教授的 培养下,自幼即 有极高篮球天赋 的牟作云如虎添 翼,很快就成为“师大五虎”队的佼佼者。1936年,他再次入选中国队出征第11届奥运会篮球比赛。 抗战时期,牟作云活跃在大后方篮球界,曾加入昆明中企体育会篮球队征战于云、贵、川等地。抗战胜利后,1946年他赴美求学,进春田学院体育系选学篮球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此期间,他两次参加全美大学生篮球教练…  相似文献   

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1):F0002-F0002
刘兴(1963-),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国际级裁判、研究生导师,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体育科学院客座教授、访问学者。1981年考入沈阳体育学院,1985年毕业,同年考入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8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2002年获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1993年-1995年应邀被国家体育总局和沈阳体育学院派往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体育科学院任教、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教授简介     
徐绪友,男,1939年春生于湖北省贺胜桥.1957年考入武汉体育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副主任、附属竞技体校校长、教务处副处长、运动系主任,中国田径协会训练委员会委员.是武汉体育学院院党委委员、院务委员会委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委,田径国家级裁判.现任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体育系主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篮球协会是在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基础上成立的。1924年8月24日,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成立,后于1936年2月正式加入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49年10月26~27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会上宣布“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已完成历史使命,今后将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方面的工作。1956年6月,中国篮球协会正式在北京成立,第一任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董守义。同年10月23日,中国篮球协会组成名单得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  相似文献   

18.
<正> 我是在西北师院体育系和董老师相识并在他的教诲下开始体育工作的。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以后又匆匆别离。但几十年来,董老师那种严格的治学精神,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对人民体育事业倾注心血的一生,永远令人难以忘怀。董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美德,他的精神,常常激励着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搏击。全国解放后,在西北师院体育系主任郭俊卿教授的热情邀请和西北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盼望下,董老师从杭州重返兰州。对于董老师的到来,体育系师生翘首相望,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界享有声望的老一辈体育家董守义同志,为发展祖国的体育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一生。他为人诚恳热情,对事业忠心耿耿。即使在十年动乱时期,面临重重困难,董老仍不忘自己的事业,恳切地提出对训练工作的几点看法。今天读来,仍感人至深,颇有教益。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七年五年月一日,在天津体院召开了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校友会,37名校友出席了成立大会,天津市教育局局长钱其璈、副局长金永清到会表示祝贺。天津体院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