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内容十分广泛,头绪多,线索多。要了解过去的事情,千头万绪抓什么?自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历史的主千,这是至关重要的。“五要素”学习法就是要抓住五个方面的东西: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评价。 历史上无论什么错综复杂的事件,都离不开上面的五要素,因为任何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有一定的历史人物情况下发生的(我们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也都或大或小对当时和以后的历史发生着作用与影响。“五要素”正是事物发展的正常法规,普遍法则。 “五要素”学习法,可按宏…  相似文献   

2.
解答历史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审题是第一步,这是有的放矢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任何试题的设计,总有某种意图是通过文字及图像或统计数据合乎逻辑地显现出来的。考生要透过题面,理解题意,了解题目问什么,要求回答什么。解题思路要能符合命题意图,攻克“制高点”就不难了。高考试题一题一貌,怎样才能审明题意,理解试题的内容要求?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分析试题设问的结构成分,明确题目的要求。一般来说,高考历史的问答题或材料题的设问,都有4项基本构题成分:限定项———规定了题目的时间、空间,或事件、观点等,限定解题的范围;求答项———…  相似文献   

3.
数学家G.波利亚在他的《怎样解题》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怎样解题表”.波利亚指出:首先“你必须理解题目”,并给出了帮助解题者理解题目的几个基本问题: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还给出了解数学题的一个基本策略:域一张图,引进适当的符号.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习题中,有些题目设问相同但情景略有差异,或图形稍有不同,有些题目情景相同但设问略有差异,有些题目物理情境和设问都相近,但应用的物理模型、解题过程、所用规律和最后结论都有着本质差异.在平时学习和考试时我们可能经常见到这样的“熟题”,但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本质差别,导致问题错解而失分.在学习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些“形似”的题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到本质的差别,便可以克服解题中的思维定式,增强应变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下面列举数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材料解析题(以下简称“材料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研读相关历史资料,从材料中发现、获取并整理有效信息,再联系所学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比较、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更以其学科内综合性强、分值大、设问角度灵活多变等,令学生头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解析材料题的过程漏洞百出,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解题方法。笔者认为,解析历史材料题必须坚持“四步法”,注意“四要四忌”。第一步:要认真剖解题后设问,获取有关“问题信息”;切忌先…  相似文献   

6.
张宏 《甘肃教育》2007,(11X):31-31
历史人物是历史知识的三个要素之一,是中学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讲好历史人物不仅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方式,那么应该如何讲解历史人物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2006年高考已正式落下帷幕,综观全国十几套涉及政治试题的文综与单科试卷,很多政治主观题背景材料新颖、设问灵活多样,综合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现从设问形式与解题思路角度摘取几个典型例子,做如下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把握知识精髓、领悟解题方法、探究命题立意、提高解题能力有所帮助。一、归纳推理型设问此类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或图表的阅读,归纳其“反映了什么或者是什么”,探究其“为什么”,推断预测其“该如何解决”,分析理解其“有什么意义、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抓课题变通处设问 围绕题目设计提问,能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课文的欲望,能大致把握课文的内容,符合“讲读课文要从整体人手的原则”。例如,教学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可以围绕题目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公仪休吗?他拒收了什么礼物?他为什么要拒收礼物呢?”这样的设问.一方面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从整体人手,使学生一开始就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康德 (I.Kant)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的三个问题 :“我能知道什么 ?”“我应当做什么 ?”“我可以希望什么 ?”《在逻辑学讲义》中又加了第四个问题 :“人是什么 ?”在这四个问题中 ,历史哲学似乎是找不到位置的。历史并不是康德的强项 ;他自己也承认 ,他并不能胜任撰写一部普遍的世界历史的重任。但是 ,正如柯林武德 (R .G .Collingwood)所说 ,虽然“历史研究并不是康德的一个主要兴趣 ,但是他有挑拣出哲学探讨的线索的超人本领。即使在他所知甚少的一个题目上 ,也能使他发挥出来像在伏尔泰、卢梭和赫德尔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高考已正式落下帷幕,综观全国十几套涉及政治试题的文综与单科试卷,很多政治主观题背景材料新颖、立意观点隐蔽、设问灵活多样,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现从设问形式与解题思路角度摘取几个典例,做如下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把握知识精髓,领悟解题方法,探究命题立意,提高解题能力有所裨益。一、归纳推理型设问此类设问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或图表的阅读,归纳其“反映了什么或者是什么”,探究其“为什么”,推断预测其“该如何解决”,分析理解其“有什么意义、作…  相似文献   

11.
一、从课题突破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文眼所在,分析这类课文就可以从课题人手。如《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不死”是全文文眼所在,也是其结构线索,教学就可以从解题突破,围绕“不死”设计教学思路:①死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称“死海”?②“不死”的现象是什么?怎样造成的?③“不死”原因的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2.
蒋贵员 《中学文科》2009,(18):63-64
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直接反映。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应变的能力,其内涵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有所知,具有再认识再现历史知识获取信息处理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3.
一、从课题突破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文眼所在,分析这类课文就可以从课题人手。如《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不死”是全文文眼所在,也是其结构线索,教学就可以从解题突破,围绕“不死”设计教学思路:①死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称“死海”?②“不死”的现象是什么?怎样造成的?③“不死”原因的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邹樱老师认为,“影响历史学科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很多教师所简单认为的新设问、新情景或新材料这些试题的外在包装,而是考生对基本史实、基本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基本历史思维能力和素养”。如何从关注题目形式深入到题目考核的实质内容,如何结合高考试题进行教学辅导,提高高三一轮复习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笔者试以“古代中国经济”中“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赵凯 《考试周刊》2010,(47):14-15
材料分析题是中学历史考试中学生失分的主要部分之一,除了材料题的材料来源广、内容新、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外,没有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熟练解题的步骤,也是学生丢分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某些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与分析”。对历史评论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评论式问答题是考查历史评论能力的最佳题型。为答好评论式问答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了一套解题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做作业前首先要认真阅读课本内容,仔细观察、思考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回顾老师是怎样分析、引导、寻找、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的.其次,动笔前要认真审题,把握题目的类型、特点,对题目要做认真细致的“解剖”,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是什么?隐含的条件是什么?要求(证)的是什么?和例题(或已做过的、熟悉的题目)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李翰  曹靓 《历史学习》2007,(2):25-29
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注重对时间的考查.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单科共有五道选择题涉及中国古代史,其中有四道题目都是直接设问考查历史时间.高考重视对历史时间的考查还表现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一天”的概念是什么?“一天”有24小时,分早上、上午、下午、晚上,“一天”就是一个工作日或休息日。这谁不知道?可就有许多同学弄不清。他们将《烦恼的一天》写成了“我的烦恼”,将《倒霉的一天》写成了“倒霉的一件事”,“一天”不见了,被忽视了。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时间词,忽视了时间的表示,因而不能体现“一天”的进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记叙文的四要素,同学们应该都知道。在写一般的记事性的文章时,大家也都知道要交代清楚记叙要素。而这次征文题目中的“一天”,本身就是一个时间词,因此…  相似文献   

20.
在习题的解答过程中,许多同学将得到题目的结果作为解题过程的结束,这种日复一日的“劳作”,题目虽然做了不少,但只能停留在知识型的层次上,不能形成真正的解题能力,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也不能适应以“能力立意”的高考. 我们认为,一定数量的习题应当做,但不能认为习题做得越多,知识掌握的就越多,能力就越强.解题的过程既是知识的巩固过程,又是能力的提高过程,应当在解中思、思中悟.思什么?思疑问、思知识、悟什么?悟规律、悟能力、悟方法.那么解题后还应做些什么思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