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板书,也称为板画,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要是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图形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教学板书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板书、板演、板画。板书是指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板演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或书写方程式等,是自然科学教学常用的一种形式;板画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绘画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等,这也是多种学科常用的一种形式。教学板书的这三种形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课堂教学板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把板…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喜欢“指名板演”。这样做,板演学生可作巩固练习,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评讲。但是,这种“指名板演”的反馈形式也有以下副作用。由于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还比较差,意志上也较薄弱,外部的影响在儿童的行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些学生在练习中一旦发生困难,往往不能独立思考,而是依赖于板演的学生,练习缺乏独立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板书是中学历史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授课水平,历来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但也有不少青年教师不注意板书的设计和技巧,板书随意、零乱,无次序,无美感,内容无联系,教学效果不好。本文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对板书设计的看法和做法。板书一般可以分为板书、板演、板画三种形式,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板书。即指教师教学时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意。教学过程中为避免板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发挥板书的教学功能,教师根据教学之需要,精心构思,拟订出板面书写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他们不仅通过话语讲授来传播知识,还要使用其他各种手段传递教学信息。板书,则是教师将教材处理后,以简明的文字、线条等板演的形式,向学生传输信息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为了极大限度地发挥板书功能,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优化板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图示能够起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视觉感知作用。艺术的板书图示设计,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当前,由于广大农村中学教学设施还较原始简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黑板这种“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的直观教具,并不断提高语文板书图示设计艺术。按照美学原理,任何美的事物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板书图示也不例外,艺术的语文板书图示最基本的要求是形式美与内容精。语言、线条与符号是构成语文板书图示的基本要素,它们构成了语文板书图示中的形式部分。艺术的语文板…  相似文献   

6.
“板演”是适应教学需要,让学生在黑板上或教师发给学生的小黑板上,演算练习题的一种经常使用的课堂练习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信息传递过程,而学生板演是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复习课,一般都安排有学生板演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板演手段,是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板演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板演一般安排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在基本训练时让学生板演,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程度,为新授课搭桥铺路;二是在进行新授课时,让学生板演。如,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板演尝试题,从中可看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情况,使教师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在做“巩固练习”时让学生板演,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黑板是教学媒体之一,传统教学中板演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板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老师觉得让学生板演浪费时间,有的老师只有在开设公开课时才让学生板演,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板书、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板演体验.笔者认为,通过有计划、合理地还黑板给学生,营造恰当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量词火车     
材料:带有“福”字的旧挂历、过塑胶片、双面贴、胶绳或钥匙圈、卡纸、打孔机、图片若干。制作:1郾把带有“福”字挂历的硬纸板,沿着有孔的一边,裁剪成火车头和火车厢,在另一边用打孔机打两个洞。2郾用胶绳或钥匙圈把火车头和火车厢连接起来。3郾按照火车的大小比例,用卡纸剪出圆形,作为车轮,每个车厢2个车轮,再用卡纸剪出一个正方形,贴在火车头上。4郾把已过塑的胶纸剪成比车厢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用双面贴粘贴在车厢上,方便图片的插放。(火车正反两面均可使用,见图1)操作:1郾幼儿可把老师提供的图片,边插在火车厢上边讲出图中物体应用的量…  相似文献   

9.
分图形     
在动物学校组织的智力大赛上,长颈鹿老师举起一块长方形的硬纸板,它是由20个正方形组成的。要求用两种方法,把它分成  相似文献   

10.
板书,是教师钻研教材后,在课堂教学中用简明的文字、线条等板演形式,向学生传输信息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独具匠心、形式优美、充满情趣的板书设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启迪智慧,活跃思维,加  相似文献   

11.
一、制作:如图,用木条做成“90cm×40cm”的长方形框架。下面钉上2/3的硬纸板,在纸板左边贴上固定片,右边装上活动片,片上数字相距以乒乓球的直径为准。在细铁丝上穿上10个红色乒乓球。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比较、归纳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活动 ,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一、导课同学们 ,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出示长、正方形卡纸 ,问 :“这是什么形状的?”边贴在黑板上。提问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除了这些特点外 ,还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板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演板小议     
演板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仔细想一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演板在诸多方面都很值得研究研究。就拿让学生演板的时间来说吧,也有一些讲究。目前,让学生演板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题目一出,马上让几个学生上讲台演板,其余的学生看着演板的学生做,第二种是,出了题目后,让几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板书,曾经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板书有时竟可以成为一把“杀手锏”,杀得你片甲不留。因为,板书就是在黑板上写粉笔字,而写粉笔字应当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绝对马虎不得!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节语文课,上得挺不错的,但是,鬼使神差,黑板上竟然写出一个别字,或者有一个字的笔画顺序不对,或者字写得凌乱、不漂亮,于是,“满盘皆输”,一节好课被否定了。理由很简单,似乎也很充分:基本功太差;连字都写不好怎么当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教学为职业教育的会计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但在利用它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电脑投影与板书的关系。不少教师把所有精力用在课件设计上,上课时不断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的“人满堂灌”变成了“机满堂灌”。本来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机械电脑播放,很难反馈学生在课堂思考过程中的错误信息。这种的软件板书代替黑板板书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教师在黑板上演算,表述会计的教学过程,即写即擦,随时改正,学生可板演,教师可根据这堂会计教学情况来补充板书,方便、…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环节。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和板书。有人说黑板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课堂板演是理解、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练习形式,它是板书的延伸,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虽小,但是由于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独立性,能真实反馈教的情况和学的效果,又能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因而许多老师历来都很重视对学生板演的批改,即使在现代化教...  相似文献   

18.
因为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课上板演学生的解题速度往往落后于集体练习的学生,在板演和齐练学生完成习题的先后上会产生“时间差”。一般教师采用“集体等待”的办法,但是这样,对绝大多数学生(除板演学生以外)来讲,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陷于停顿,造成课堂教学的“低谷”。 如何合理利用板演和齐练学生解题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板书,曾经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板书有时竟可以成为一把“杀手锏”,杀得你片甲不留。因为,板书就是在黑板上写粉笔字,而写粉笔字应当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一绝对马虎不得!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节语文课,上得挺不错的,但是,鬼使神差,黑板上竟然写出一个别字,或者有一个字的笔画顺序不对,或者字写得凌乱、不漂亮,于是,“满盘皆输”,一节好课被否定了。理由很简单,似乎也很充分:基本功太差;连字都写不好怎么当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20.
听了两节课,感受颇深。一节是七年级数学。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把课本合起来,听老师讲例题。老师边在黑板上板演边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不少学生心不在焉地齐声回答"是"或者"对"。我在后面听课,看到两个学生在玩耍,三个学生在打盹,一个已进入梦乡,嘴角流着口水……,讲课老师仍然滔滔不绝地边讲边板书,三道例题写了满满一黑板,还不罢休,把例题擦掉,又板演了两道练习题。整个课堂死气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