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入加工教学从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机制出发,对改变学习者不利于输入加工的默认策略作出积极尝试,从而提高学习者从语言输入中获得有效吸收并推进语言学习。我国外语学习环境在语言输入的质和量上都有很大局限性,从输入加工教学中汲取营养对促进语言学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话语是学生在课堂上语言输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语对学生输入、输出的影响及其在指导课堂交互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及斯万的“输出假说”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教师话语对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口语的形成一般经过材料输入、话语构建、语言输出三个步骤,本文分别从汉语学习者的口语心理机制、材料处理分析、话语杓建偏误及归因、语言输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口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教师话语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媒介和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主要外部来源,在学习者语言输出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Long的交互假说为理论框架,探讨教师话语在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教师话语是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中获得的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英语语言的输入、输出和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使用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教师话语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话语,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教师话语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和实施互动交流的语言媒介,对促进学习者有效的语言输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教师话语输入现状对学生语言输出的影响,探讨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与学习者语言输出的关系,提出了提高教师话语质量、促进学习者语言输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如有学习者不能理解的语言输入,可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其变成可理解的输入。在实际的二语教学中,增加二语学习者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输出。本文拟从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出发,来探讨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输入。通过对理论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语料阐述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输入模式,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Vanpatten的输入加工模型认为二语习得的过程是建立目标语形态与意义联系的过程。由于注意是有限的认知资源,Vanpatten提出在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同时注意输入语言信息的意义和形式会造成语言意义与语言形式争夺注意资源, 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结果。本研究采用Wong(2001)的研究范式, 设计三种研究任务分析讨论在第二语言阅读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注意二语语言形态是否会影响语言意义的获得。任务结果与Wong(2001)的结论一致二语阅读过程中注意语言形态没有影响阅读理解结果。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研究者普遍认为通过大量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方式。阅读输入语言只利用了视觉渠道。通过剖析解释词汇附带习得的两个重要理论,深层次加工理论和投入量假设,发现结合听觉和视觉两种输入方式,可以减少学习者习得词汇的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英文影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资源。与阅读输入渠道相比,文字、声音和图像相结合的输入提供了丰富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而且影视语言输入能够帮助学习者从对词汇知识正确理解到词汇正确、熟练地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专门用途英语(ESP)需求分析的方法对商务英语学习者的信息加工方式、语言能力等个体差异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旨在创设适合商务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语境;通过分析学习者的需求与认知水平与语言能力的相关性,结合ESP需求分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习者在模拟语境中自然习得商务英语。研究假设学习者的信息加工方式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变量。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者信息加工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验组学习者在模拟的语言交际环境中采用语块化的语言输入与聚焦于形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平衡语义加工与语言形式的信息加工,实验组受试者在专业词汇与话语能力测试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受试者。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话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最佳输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语的输入在外语和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国内,由于学习者缺乏学习英语的自然环境,所以,教师话语就是学习者目的语输入的主要来源.本文探讨了教师话语的最佳输入,以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输出"的功能及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输出的主要功能包括注意、假设验证和元语言三个方面,此外,输出的功能还包括提供反馈、形成自动化、从意义加工转向语法加工、优化输入、培养话语技能和发展个人语用风格等。外语教师应该重视语言输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包括:1.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2增强学习者语言输出的融入性动力;3.正确对待输出中的“错误”和“偏误”。增强语言输出意识.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韵 《教育教学论坛》2015,(15):265-266
注意理论指出,语言学习过程中只有被注意到的输入才有可能得到大脑认知机制的进一步加工,从而使输入给学习者的语言素材最终成为吸收了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说,注意是二语习得的起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提升学习者对目的语言形式的注意。当前,注意理论的影响范围主要在语法教学领域,本文将探讨注意理论在语音教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强调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外语学习和习得的重要条件,教师是语言课堂主要的话语输入源,教师话语的修正与调控影响和制约着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水平和语言输出方式。本文基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从教师话语的外语课堂特征;教师话语修正的分类;教师话语修正的表现等方面探讨教师话语的修正调控功能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瑾 《文教资料》2007,(3):166-168
语言学习者获得足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即i 1的输入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而二语学习者尤其是中高级学习者主要是通过阅读来获得语言输入的。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本文试图从语法隐喻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语法隐喻在书面语中的大量存在增加了语言的难度,成为阅读的障碍。为了提高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有效性,最后就阅读教学的方法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处理好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要在话语中学习语言,然后利用所学语言建构话语。为了使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充分发挥输入和输出的功能,使输入和输出互相促进,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输入和输出的比例以提高语言和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输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就不可能发生,因此语言输入也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加工并转化为摄入,包括了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二是句子分析。通过对这两个过程的分析,将总结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入中的加工的原则,以期对外语教学与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阅读作为主要输入手段之一,对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英语学习者的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影响学习效果.本文试图寻找一些合适的语言阅读材料和语言教学方法,以激发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中的积极兴趣,获得最佳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习者话语量、学习者话语意义建构、评价和反馈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大学英语课堂引入多模态化值日报告对学习者话语效度的功用。调查结果表明,多模态化值日报告有利于可理解性信息的强化输入,为学习者的知识内化和话语的有效输出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增强学习者话语效度;有利于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师的话语,关系到英语课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各方面。在组织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话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目标语的信心;同时教师用目标语向学生提供语言输入可以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输入,正确有效地使用教师话语对外语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