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高校毽球运动开展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高校毽球运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推动毽球运动在广东高校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促进毽球运动在广东省高校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高校毽球协会间交流赛办得很出色,官方主办的比赛过少;学校对毽球运动不够重视,投入不足;普及毽球课教学的程度低,开设毽球课的高校不多;师资和场地制约着毽球课的开设。  相似文献   

2.
杜翊 《成才之路》2011,(19):64-6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践教学法,阐述了毽球运动对学生的益处,毽球运动技术动作,毽球技术动作教学练习方法。开设毽球运动,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丰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而且顺应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体育教学课程开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毽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及专项特点,对高校毽球运动员训练损伤的原因、特点及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预防损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毽球比赛进行调研,深入剖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毽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毽球运动群众基础薄弱,开展范围不广,缺乏专业教师和教练,主管部门缺乏有效推广工作等,并提出普及发展毽球运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整合近几年来安徽省内毽球比赛信息及相关经验,以及对高校开设毽球运动的发展现状的了解,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校园毽球建设及社会共同发展的视角,结合毽球的文化、传统、教育的相关要求,对安徽省内毽球运动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毽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广东省所属的4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各高校毽球运动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师资结构、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分析其存在优势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广东省高校毽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198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提出的,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毽球选项课中是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在分析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和毽球运动的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毽球选项课中的应用。从而构造出一种多元智能化的毽球选项课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毽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运动形式多样,简单易学、方便携带对运动场地也没有太高要求,因此极易推广和普及。将毽球运动作为学校体育的特色项目,不仅易于实施也具有一定的体育传承及教育意义。本文具体探讨了毽球在学校体育特色项建设中的价值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和逻辑思维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促进福建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为今后开设毽球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通过对毽球运动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价值研究,旨在把毽球运动引入福建高校体育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
毽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近些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毽球专项课,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但由于是新兴运动项目,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评价方式和标准的把握尚在探索阶段,有待改善和提高之处还很多.本文分析了毽球运动的特点,并就高校毽球专项课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重技战术而轻身体素质、评价方式技术评定权重过重等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毽球运动是丹东地方特色体育项目之一.本文以丹东市3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丹东地方高校开展毽球运动的优势和可行性,使地方特色体育与高校体育相融合,在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传承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对广东省23所高校毽球运动队参加2010年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毽球锦标比赛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发现目前广东省高校毽球运动队技战术平均水平普遍偏低;同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高校毽球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毽球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教育密切相关,促进了全民健身教育的发展,对全民健身教育提供科学健身的支持。所以,在山西高校体育院系中研究毽球课开设的可行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毽球运动起源和发展现状的了解,以及对毽球运动的健身、社会、教育功能的分析,在对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和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安徽省普通高校开设毽球课的设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毽球运动是从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踢毽子演变而来,深受广大群众与国际友人的喜爱和欢迎。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逻辑思维法并结合地区实际,通过对毽球的特点、开展形式及运动价值进行分析,认为西北高校具备开展毽球运动的外部条件,符合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又一新途径,具有多元化价值和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毽球作为一项基础体育项目,是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基础项目形式。毽球运动起源已久,因为其动作简单易学,受到了我国民众热烈的推崇。毽球以其独特的体育魅力,在传统体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体能素质建设的关键时期,将毽球项目作为基础项目应用于初中体育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效。因此,笔者主要从毽球校本研究角度展开分析,从而为毽球在初中体育教学阶段的深入推广提供具体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毽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多样的运动形式吸引着广大体育爱好者。本文把毽球运动引入中学体育教学中,旨在使学生通过对毽球运动基本技法的学习,了解毽球运动,喜爱毽球运动,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和思维的方法,对农村中小学开展毽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从毽球运动价值与特点,农村中小学开展毽球运动的有利因素等进行分析,为毽球运动在农村中小学校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毽球课程具有多样化特征,结合当下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要求,提出高校毽球课程分项目实施的设想,从开展毽球课程资源调研、分析毽球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并制定计划、开发校外毽球课程资源三个方面,建设高校毽球课程设置与资源开发路径,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和设置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创新式教学以开发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该教学方法在毽球教学中的应用途径进行论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旨在于为全面推进毽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于毽球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切实提高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