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怎样当好基层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记者摇篮》2009,(11):39-39
在永乐地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整整二十年。多年来,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和新闻自身对社会起的作用,感觉人们普遍对记者“另眼相看”。我自己也充分利用了这种客观条件,以自己的形象感染力,去努力缩短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以期达到满意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1989,(6)
编辑同志: 最近,有几位业余通讯员朋友向我倾说:他们在采访时存在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生怕写出去的稿件不被报纸或电台录用,怕再遇上采访对象不好交待。因此,有些新闻稿件不敢直接去采访,常常道听途说。这样不仅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而且容易  相似文献   

3.
残忍的提问     
去年4月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版曾登过一篇名为《提问》的文章,讽刺了一些记者采访时“不高明”的提问。诸如,北京隆福百货大楼起火,一记者向北京市市长李其炎提问:深更半夜赶来亲自指挥抢救,有什么感想?被市长斥责“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提这种问题?” 确实,这类不高明的劣质提问真让采访对象好气又好笑。但这种提问尚可接受,还有一种提问不只是不高明,而且让人感到采访者的“残忍”。 记得前几年在海南举行过一次铁人十项全能拉力赛,一名记者的提问给我的印象多年不灭。被采访者是刚泅渡完一段很宽水面进入马拉松跑阶段的运动员。记者跟在身边问:“刚游了那么远上岸没歇歇不累吗?”这动员喘得不止。记者又问:“请谈谈你现在的想法。”把话筒伸到运动页面前。当时看到这儿,我真想一拳把这位记者同行从电视画面上打出去。人家拼死命地在比赛,他却风风凉凉地让“谈谈现在的想法”,且不说影响比赛成绩,累得要命的运动员怎样才能分出神来回答呢。这位记者的采访既表现了自己无能又表现了自己的自私,只顾自己来访,不看采访对象处在什么环境。  相似文献   

4.
报社记者要采访作家刘墉,刘会先问:你做什么栏目,打算做多大版面?如果是电视记者采访,刘也会先问:节目打算播多长时间?问完后,他会按照自己把握的时间接受采访,差不多时就会打住,并提醒采访者:我回答的内容已经超过你的需要了,内容已经够用了,可以停止了!有人问他:这样做不怕得罪记者吗?刘墉说,我的时间有限,采访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记者事先不做"功课",来了以后再慢  相似文献   

5.
一、采访和报道中不考虑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缺乏人文关怀。一些记者在采访中只关注自己想要的采访内容,不考虑受访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感受。在地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叫XX,今年X岁,我家里很穷,该交学费却交不起,我妈妈没有钱,多亏某某助学基金帮助我,我一定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同做其它事情一样,总有不顺利的时候, 有时会“碰壁”。遇到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呢?大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一、感情激化法。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新闻工作者应掌握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感化对方,并向对方解释新闻报道,不是纯粹为了“吹捧”某人,而是为了党的宣传事业的观点,使对方消除顾虑。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记得1990年,我采访鄂西水产基地——江口养殖总场场长时,就碰了壁。他总是说他没什么好写的,不值得宣传,什么也不  相似文献   

7.
也许因为我过分地不相信自己的记忆,我从来不敢把采访本看成“记忆的帮手”,而是把它当做记忆本身。因为经验告诉我: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是和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不相容的。因此,采访对象谈的事,不论大事也罢,小事也罢,我总是一点一滴地都记下来。起初,也只是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打算,但是,日子一久,却从中得到了一些好处。于是,渐渐地我就把采访本当作稿纸一样用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质疑是记者的职业要求,但也是一种独特的采访风格。我在采访的时候,很少按照采访对象的意思“顺毛捋”,反而是“逆毛捋”,我不会跟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立场,而是站在与采访对象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立场,这个立场代表着在这期节目里没有发言权的另一方新闻当事人,也代表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是我和采访对象之外的第三方。我在采访中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小李同志: 你的来信收到。知道你刚从大学毕业,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了新闻工作。只是,采访过程往往比较简单,难以深入下去;因此,所写的报道不免一般化,既缺少生动的情节,又难以提炼较深刻的主题,更不易捕捉和把握采访对象的思想、感情、心理特征和细节描写。你为此感到苦恼。应当说,这种情况在刚刚开始采访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10.
采访对象不愿积极配合你的采访怎么办?本文提出:记者的形象是疏浚这种心理障碍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创造最佳的采访气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采访效果。 所谓最佳采访气氛,就是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的倾心交谈。采访对象能敏捷地思维,积极向你提供真实、生动的材料。创造这种气氛,是一种艺术。记者要寻找同采访对象的接近点,激发采访对象的兴奋点,捕捉引起采访对象的共鸣点,发现采访对象言行中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采访中起主导作用。 寻找接近点  相似文献   

12.
<正>隐性采访,是在被拍摄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不公开地猎取或记录电视节目素材的采访形式。这种采访方式由于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不会引起被访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有助于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是整个报道工作的起点,是全部新闻活动的基础。采访过程中,许多记者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采访对象面对着你,或不愿意说,或想说而不知道说什么。有些时候,采访者对采访的行业或对象不熟悉,不知何处入手,也是最终导致新闻采访无法完成或完成不够理想的原因。如何让采访对象积极主动、入身入心地接受采访,使采访活动达到预期甚至超预期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基层采访经历,觉得可以从做足采访前准备、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记者采访拍摄新闻,要是不到现场,不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捕捉新闻信息,熟悉采访对象,就不可能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新闻作品,这种深入现场的采访与抓拍,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入”。“身入”是新闻摄影记者采访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去发现对方内心世界的闪光点,摄取充满生活气息的动人细节即“心入”,这是新闻摄影采访的重要环节。但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件新闻事实,有的人激情满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何时起,电视新闻界出现了一种怪象:对采访对象所做的采访,很多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说的内容也不完全是他们真实意思的表示,而是记者事先写好了稿子,让其把记者需要的话读出来。这种现象在各级电视媒体都不鲜见。这一现象出现原因何在?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如何做到新闻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16.
记者通过个别交谈、开调查会等形式来搜集报道所需要的材料,这种方式叫谈话采访,或者叫访问。谈话采访是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采访方式。在谈话采访时,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如何使采访对象乐于接受采访,乐于向记者反映情况?二是如何使采访对  相似文献   

17.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古训,意即人出了名并非是一件好事,往往要倒霉。比如,在我们的新闻采访中,常常会遇到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害怕宣传自己,回避采访,他们常说的一句推托话就是:“人怕出名呀!千万不要写我个人。”笔者通过多年的采访实践,把人出名时的复杂心态归纳为“四怕”:一怕政治上遭冷遇。由于我们民族存在的某些劣根性,比如自私自利,嫉护心等,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在这种不健康的复杂的社会氛围里,许多名人和先进人物不但出名而无利,还遭到种种不幸。笔者曾采访过陕北某县的一位女教师,她荣获过全国模范班主任。当采访她时,她竟忍不住地哭了,其原因是出了名反遭不公正对待,单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藏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素材获取的一种采访形式。这种采访形式又被人们称为“暗访”,多用于曝光性的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9.
被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是很让记者感到不安的.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的态度是:如果不是编辑部指定我要去完成的任务,也就罢了.但对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金瑞华则另当别论,尽管开始他以种种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新闻学者说:记者是同人打交道的职业。这是有道理的。不学会与人打交道,不学会与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采访对象打交道,就难挖掘出真实、生动、深刻的“新闻”来。我在这几年采访实践中,注意对接触到的采访对象进行了一些观察和分析,把他们分成五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采访,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第一类,是愿意与采访者配合,又“能说会道”的。一般采访知识分子阶层和机关干部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普通市民中常遇到这种采访对象。他们既了解新闻事实,又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他们谈锋颇健,有“事”、有“理”、有“论”,有时,他们的谈话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完整的稿件。采访这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