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诗歌是一种凝结心灵情感的艺术,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清闲恬淡。读诗时要把握诗情,直逼心灵,才能正确领悟作者的态度观点。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因此就需…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结晶,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就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而言,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歌贵在含蓄,直接抒情往往因感情无所附丽而显得生硬,因而多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或写景,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已有的学者多将抒情作为诗歌艺术,将抒情问题局限于文本或诗人主体范畴内来进行谈论,较少对"抒情""抒情性""抒情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地区分,在具体进行论文写作时也存在一些混淆。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抒情,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审美想象、生活态度在新诗研究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就九十年代诗歌而言,其叙事性特征已得到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其抒情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站在新诗史的视域下来揭示九十年代诗歌情感的发展变化,探究情感与诗歌语言、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联还较为缺乏,关于诗歌的"情感文化修辞论"还有待研究与确立。  相似文献   

4.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情感抒发炽热、直率,这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抒情方式呈现出相异的状态,惠特曼自由激情的抒情方式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诗坛以艾青为代表的“七月派”诸多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长城与运河》最大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这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形成了四大板块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第一板块研究本诗描写意象与蕴含情感,主要研究诗歌表层描写意象与深层情感,以及情感提炼方式,这是研究诗歌“说什么”以及解读方式;第二板块研究本诗意象抒情建构技巧,主要研究本诗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以及这一抒情技巧的抒情效果、运用写作注意事项,这是研究诗歌“怎么说”以及解读方式;第三板块是拓展阅读,是运用第一、二板块文本深层意蕴解读方式与文本建构技巧解读鉴赏同类文本,既是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阅读文本,也是在同类文本阅读鉴赏中巩固知识;第四板块是迁移写作,是将第二板块中的文本建构技巧迁移运用于同类文本写作,它既是这一技巧的写作运用,同样也是在写作运用中巩固、深化这一技巧知识.  相似文献   

6.
韩愈诗歌里的情惑意蕴,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首先,韩诗反映了韩愈一贯倡导的"舒忧娱悲"、"不平则鸣"的诗歌理论 韩诗情思广厚,韩诗抒情运用了借古人抒情、托物咏怀、写景言情、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韩愈诗歌思想情感大气磅礴,韩诗诗旨情感基调为昂扬.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抒情性极强的文体。诗歌抒情往往不直抒胸臆,而借助意象来表现诗人丰富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可以说意象是诗歌抒发情感的载体;这就使得诗歌抒情变得朦胧而含蓄,给诗歌的解读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从而突破诗歌教学瓶颈呢?意象教学法能化难为易为我们揭开诗歌情感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8.
做诗歌鉴赏时,经常提到诗歌的抒情方式.一般情况下,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想象丰富、语育凝炼而形象性强、富有音乐美是诗歌的特点。学习本单元,应让学生多诵读,多揣摩,从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10.
从诗歌的源头起,艺术的情感及抒情方式就成为诗人和读者关注的对象,即内容和形式要达到完美统一,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汉魏之际伤别诗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伤别情感的独特性,运用了以物寓情和以事传情的抒情方式,具体体现为情寄秋色、托物言情和事态叙写抒情,使离情染上了鲜明的时伐色彩.  相似文献   

11.
"柳"--涵义丰富的诗歌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歌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自然界中的事物经由人的思考而成为诗歌意象,必然打上人类情感的烙印.意象的大量运用,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特征,它使得文学作品的抒情方式既有明快直接的画面感,却又显得迂回婉曲,幽邈深邃,建构了古典文字特有的魅惑.大凡日月星辰,风雪云气,江河湖海,虫鸟鱼草,无不收在眼底,藏在心中.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文学功用很多,情感抒写则是其本色行当。对于诗歌抒情方法的分类历来争论不休,总体来说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结合中国古代文论、诗歌案例以及抒情方法主要特点将间接抒情细分为六大类,即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这个非诗的时代,田湘却对诗歌一直心怀"放不下"的情怀,他以纯粹的诗歌姿态构造了一个纯净的诗歌世界,坚守传统的抒情话语方式传达情感与感觉,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同时他在诗中书写他对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审视与反思,构筑了其独特的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   

14.
周代民歌创作,虽古朴却情务真率,其所创造的多种抒情方式于诗歌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作用甚大,为我国诗歌传统抒情方式的确立起了奠基作用。本文从鸟瞰《诗经》“风”诗全貌的角度,概括列举出直抒、曲抒、曲直兼抒三大类抒情方式,并结合具体诗作,微观剖析,进一步阐述论及了各种不同抒情方式与其所产生的不同抒情效果及审美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诗学认为诗歌的主要任务是言情。在主体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诸要素中突出情感的要素,是对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征准确而深刻的认识。取消了诗歌的抒情特征,实际上就是取消了诗歌本身。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因此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在备考中要科学研究抒情方式的内涵、手法与答题方法,并辅以必要的一定量的训练,才有可能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获得好的成绩。一、古典诗歌抒-隋手法例析诗歌抒情方式研究的是诗歌如何抒情。古典诗歌的抒情手法从大类来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即事抒怀、借古讽今、借助一些独特的意象抒情、运用修辞强化抒情等。下面举例阐述一下,让大家对抒情方式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综观李商隐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诗歌独特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抒发的婉曲李商隐的诗歌很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使诗歌的艺术构思千回百转,一波三折,做到了“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葛立方《韵语阳秋》引杨亿语)。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似文献   

18.
诗与散曲体裁虽各有异,但同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抒情文学。比较马致远散曲与李白诗歌,可以见出李白对马致远的影响,以及他们二人抒情风格的异同。概言之:李白情感狂放而执着,抒情奔放飘逸,语言清新明丽;马致远情感超旷而愤懑,抒情奔迸沉抑,语言典雅清丽。  相似文献   

19.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