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传统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教师必须持有一颗“尊敬”之心,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这种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文化发展缓慢及教育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  相似文献   

2.
牟敏 《甘肃教育》2011,(21):71-71
1.《新目标》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传统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目标》提倡“材料式”的教学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已在全国的省级课改实验区启动 ,地理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应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面对新教材 ,以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一、开放式教材观长期以来 ,我们的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教教材 ,学生学教材 ,考试背教材的现象。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 ,把教材奉为“圣经” ,并以此来“规范”教学 ,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 ,割断了教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 ,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 ,变更…  相似文献   

4.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排、教材的设计、教材的呈现方式上都有深刻的变革,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新课程理念,更新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吐故纳新,才能演绎精彩政治课堂。在对待教材上,变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为学生的世界是教材,做到用教材教,切忌死教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变讲授灌输式为创设教学情境交互教学,做到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在对待学生上,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拥有课堂的主动权,切忌教师成为课堂的“独裁者”。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吃透教材,学生的学习也重在掌握教材。不少教师视教材为“圣经”,在教学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工具和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教材功能的转向促使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和钳制,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所谓“活化教材”,即结合教学实际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6.
“用学生教”是对学生历史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必然选择,它带来的是全新的教学资源观、教与学统一的师生观和教学公平观.“用学生教”是基于学生信条的学生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合作者、组织者,教学的组织形式、机制与方法依附于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自主探究、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等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7.
“位置与方向”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是其中第一课时内容。由于不少教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价值还不甚理解,因此在目标把握与内容处理上都存在着一定偏差。不久前,笔者在听这节课时,对于“怎样教学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与上课教师发生了意见分歧,并引发了争论和思考。一、首次教学,引发争论通过前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学会了在现实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下面描述的是认识平面图上“东南西北”的教学过程。1.呈现中国地图,请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的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能源开发出来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基本规律。因此 ,近几年来 ,笔者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中 ,把教学的重点转到学生身上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逐渐形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观点———“学生观”。现分述如下 :一、教材让学生审读教材让学生审读 ,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组织能力、自…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通俗地说就是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在日常的新授课教学中,往往由于不能正确领会、把握教材,致使课堂教学总有“教不到位”、“目标达成率不理想”等缺憾.这种贻误最佳新授课教学时机的做法,势必造成要用课后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弥补课堂45分钟的损失.在这里,笔者以自己一节新授课的主要教学过程为例,与大家探讨对这一节课的领会与超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教师以为“教书”即教书本(教材),把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他们总是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变着法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基本功训练。结果学生死记了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而语文素养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是典型的“教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语文教材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一、“教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相似文献   

11.
中等专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必须改革,特别是要注重实用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真正地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感悟、积累和运用英语。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师必须树立开放式英语教学观,有责任、更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里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语言。一、教师要大胆地突破课本、课堂的局限课本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死教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掌握,但它不是教学的全部目的;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语言的样…  相似文献   

12.
蔡呈腾 《广东教育》2006,(11):28-29
一、导言 现在教学设计理论要求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化,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已经从唯教材权威的观念中走出来,把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及教材开发对象来看待。  相似文献   

13.
一、依据的课标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地图部分: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二、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处理1.教材地位和作用地图的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在现代生活中,地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无论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对今后的研究都起到重要的作用。2.教材理解与处理⑴教材内容的调整教师没有完全按教材的内容讲述,而是从新课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平面图入手,引导学生读懂地图,了解学校的环境,带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反馈、环境七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①体育教师要树立服务者思想、反思型教师观、双主体观念,实现“教”为“学”服务;②培养学生的体育体验和行为、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健康积极的心态;③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建立情绪安全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一端是教师的“教”,一端是学生的“学”,无论“教”还是“学”,都应体现创新性,以体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原则。一、“教”者创新,做到有的放矢1、当前的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声中,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提高,但很多属于“封闭教学”,缺少开放精神。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教”有所开拓,做到有的放矢。①教学空间开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与提高,学校教学空间已不应再局限于教室之中,应主动向传媒延伸,向电脑网络延伸。②教材开放。教师应创造性地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16.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 ,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 ,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 ,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 ,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 ,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7.
“校园平面图”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的主题活动,属于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一类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设计中,教师创设“绘制本校校园平面图”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试一试、议一议、量一量、画一画、选一选、展一展的实践过程,感悟绘制平面图的基本思想方法,践行绘制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在发展空间观念、量感等数学素养的同时,发展接受挫折、当众表达等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专题研究式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 师为主体,以新课程理念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合作学习的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师角色的定位”、“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有效的教学评价”等为研究专题,在多种形式的实践研究培训活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造就锐意进取、教艺精湛、底蕴深厚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教师、学生、教材是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材是中介,在“教”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教学来说,“大语文观”的提出,跳出了语文教育自身的视野,以人本主义、发展哲学为先导,大力倡导提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综合性、信息度,倡导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与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落实在操作上,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主动、生动、互动的效果。其重要的标志是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再是“学”课本,而是用课本“学”。这是课堂教学从“掌握型”走向“创新型”的一个标志。1…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所用的素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如果教师按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照本宣科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认真谋划、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