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俊 《考试周刊》2009,(14):178-179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1974年美国学者提出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信息技能(技术方面)。到1989年.信息素养的概念逐渐被普遍认可,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2.
试论军事后勤人才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军事后勤人才应具备信息素并信息素养的概念来源于美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曾对其下了定义:“要想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又拥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去寻找信息,并如何去利用信息.他们能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因为他们总能寻找到为作出决策所需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翟广顺 《中国教师》2005,(12):32-34
比尔.盖茨的智慧不仅使我们真实的物质世界有了虚拟的网络相伴,而且用通畅的信息大大拉近了人与世界的距离。在网络成为传播信息主要载体的时候,作为教师既要重视阅读书籍的重要作用,又要掌握各种传媒渠道的特点,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一、信息素养的提出及基本要求参照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给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下的定义,信息素养就是指人运用各种信息工具及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一般来说,信息素养反映了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可斯基提出,并将其定义为“所有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学会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我国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可以从以下 6个方面确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养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养进行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可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中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素养的界定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 1 974年提出来的 .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 ,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 .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 1 989年的报告中明确了信息素养的概念 ,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 (AASL)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 1 998年出版了K 1 2学生信息素养标准 ,制定了中学生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能…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在致力于促进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许多有益探索,如信息素养的概念和信息问题解决方案Big6、“反思现实”主题讨论和活动、KWHL表和故事板学习策略、网络探究学习webQuest等为我们设计和编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材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信息素养的概念和信息问题解决方案Big6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传统的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潘波 《职教论坛》2004,(17):56-57
一、信息技术素养与信息技术通晓整合   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  相似文献   

10.
一、信息素养及其内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从狭义上看,信息素养包括各种有效利用信息和信息资源的技能.从广义上看,信息素养又可以分为:工具素质,能使用印刷和电子资源有关的工具;资源素质,了解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查找及检索方法;研究素质,掌握利用信息进行有关科研的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的内涵也由此变得更为深刻.美国国家信息论坛阐述: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能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进而查找、判断和筛选信息,能利用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检索信息源,能对信息进行组织并运用到实际中,具有将信息结合到已有知识体系中的能力的人.总而言之,所谓信息素养是指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标准的结合,是关于信息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  相似文献   

11.
杜萍  何月顺 《职业技术》2006,(12):212-212
一、信息素养及其内涵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从狭义上看,信息素养包括各种有效利用信息和信息资源的技能。从广义上看,信息素养又可以分为:工具素质,能使用印刷和电子资源有关的工具;资源素质,了解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查找及检索方法;研究素质,掌握利用信息进行有关科研的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的内涵也由此变得更为深刻。美国国家信息论坛阐述: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能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进而查找、判断和筛选信息,能利用计算机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原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澳大利亚学者Bruce提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理念、信息源理念、信息过程理念、信息控制理念、知识建构理念、知识延展理念和智慧的理念等。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信息素养人的九大标准: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它包含了诸多方面: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应用;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组织、处理并作出决策等。自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在美国教育界被普遍认可以来,其定义就不断地扩展和演变。其最新定义是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  相似文献   

14.
张晋 《教书育人》2012,(3):70-71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及现状1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媒介素养起源于西方,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  相似文献   

15.
信息素养概念的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人类传统文化素质的延续和拓展。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才有可能将学习延伸到正规的课堂教学之外,才能在离开学校之后,在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进行独立研究,它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一、信息素养定义的变迁及特征分析 “信息素养”是从英文Information Literacy翻译而来,也有人把它翻译为“信息素质” “Liter-  相似文献   

16.
刘昕 《教育艺术》2010,(8):31-33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三个层面。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终结报告将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描述为"能够认识到精确、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92年美国人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定义信息素养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网络德育是信息化社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它具有两种含义:首先是指教师对触网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正面教育,其次是指教师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德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网络德育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理论的基础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效率地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1.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技术的多方面的优势,图书馆进行信息教育的优越性、可行性,以及对我国青少年“信息素养”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同时着重阐述图书馆信息素养的内容和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时代下能力素质要求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个年度报告明确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该包括5个方面:(1)基本学习技能;(2)信息素养;(3)创新思维能力;(4)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5)实践能力。而其中,"信息素养"作为一个新概念正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按照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