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画"教学     
我在平时的想象画教学中 ,经常碰到这样的尴尬局面 :学生作业千篇一律 ,缺乏创造性 ,作业完成后学生自己也说不出到底画了一些什么 ,完全达不到想象画的教学要求。究其原因就在于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开发 ,创作欲望不强 ,稀里糊涂地进行创作 ,结果效果很差。其实 ,儿童是很有创作天赋的 ,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没有太多的定势 ,他们的想象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 ,关键就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去挖掘 ,去引导。实际上只要教学方法得当 ,学生想象是无限的。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儿童作品时 ,经常会为儿童的大胆想象而喝…  相似文献   

2.
乔布斯语录     
1.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2.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当你问有创意的人是如何创新的,他们可能会感到一丝负罪感,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创造什么。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些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其实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因为翅膀断了,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当成人的世界不嘲笑他们的青涩、荒唐、鲁莽,能给他们一种宽容,一种鼓励,那么,他们会在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缝上翅膀,重新成为天使。老师,就要努力去做那个为天使缝补翅膀的人。”——题记每一个天使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是属于天使小瑞的故事。小瑞是我从教三年以来印象最深刻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数学大师希尔伯特曾说过: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我相信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寻找一个答案而未能成功的原因,就是在于这样的事实,即有一些比手头的问题更简单,更容易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一切都有赖于找出这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并且用尽可能的完善的方法去解决他们.  相似文献   

5.
数学大师希尔伯特曾说过: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我相信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寻找一个答案而未能成功的原因,就是在于这样的真实,即有一些比手头的问题更简单,更容易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一切都有赖于找出这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并且用尽可能的完善的方法去解决他们.  相似文献   

6.
张斌 《成才之路》2011,(4):60-60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着的青少年,他们有主观能动性。因而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去看他们,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去教育他们。我常常在反思,可以发现许多教育行为不当。由反思而学习,不断地探索教育的规律。经过多年的探索,也悟出一点道理,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相似文献   

7.
正我上中学时叛逆,辍学打工,父亲把我揪回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强制让我去上学。那时,我怨他、气他。后来我终于考上了大学,过上了他梦想的日子。现在我们总是不知足,父母说句砸锅卖铁都要供你上学,都会嗤之以鼻,回句那不是应该的嘛。父亲牺牲了梦想,让我踩在他的手掌上,看看世界。人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拿着父母给予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他们没有见识的世界,体验他们没有体验过的人生,踩在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正> 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课本上并没有明确给出,但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和总结,便可得出一些可以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或结论。那么,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如何去发现这些规律呢?1 直接从书本上给出的条件中寻找规律课本上有时只给我们一些例题,但是没有明确总结出计算公式,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然后在解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合理的猜想,没有猜想的数学,也就不会有创新.数学其实就是人们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在探索中,人们会运用一些已有的经验去进行大胆的假设和猜想,当这些猜想被大量的事例证明之后,就形成了概念.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运用猜想的方式去探索数学规律,让他们在猜想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并为他们的创新提供契机.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很多老师在交流心得时都提到语:文课堂常常缺少一种吸引孩子们的力量,有时无法真正带领他们进入语文的世界,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收效甚微。当我试图用易经等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的一些规律来引领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想,我们也许可以从语文课堂“气场”的角度去解读一些课例,探讨一。些教学规律和总结一些教学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郑伦仁 《教育探索》2008,(9):101-102
大学教师学术责任缺失表现为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应当负有的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参与学校学术管理、培养人才与学科建设等责任。其原因在于他们对学术自由的内涵的认识存在误区;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自己应该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利,而没有想到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的义务;在于他们对自己应当履行哪些学术责任缺秒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雨天     
走进朦胧的雨天。没有喧嚣的市声,那并不宽敞的路也变得透明起来。从高楼望出去,路就是一条蜿蜒的河,映着飘浮的云。游离的风缓缓推着我,到我所向往的地方去。我忽然具有了鱼的个性,分不清什么是天,什么是地;只以为是在浩瀚的海。那就把长天叫做海面吧,朵朵飘浮的云就是起伏的涟漪,大地则是海底世界,各式各样的林木,就是深海植物。凡是在雨天行走的人,我都称他们为鱼。于是我展开鱼飞翔的姿态,像一只飞鸟。我要去寻找美丽的人鱼,就像人鱼当初向往人类世界而离开海洋宫殿那样,不顾一切。我要去聆听人鱼温柔而又执著的歌。我似乎已看到她傍着…  相似文献   

13.
学语文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写作。不少学生感叹作文难做,笔下无话可说,干巴巴的几句话无法拼凑成象样的文章。我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作文停留在粗糙的一面,不会进行细节描写。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细节。但在孩子眼中,世界常常是大而化之的,他们不会刻意地留意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对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生活的真谛常常是流露在这些细节中的。如何让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体味生活,用笔去描绘出一个细致的世界呢?这需要一个过程。一、课文是学习细节描写的铺路石细节给文章注入的活力和光…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教育》2001,(27):28-29
近一时期,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先生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学习、研究过去100年世界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规律,在总结借鉴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提升中国科学技术的原创能力。以下是他谈话的一些要点。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动力是不一样的科学研究是为了认识世界,科学的价值观就是要有所发现。这个新发现如果是一个重要的定理或者是建立一个重大的理论,它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就有重大贡献。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多地来源于对科学价值的追求,来源于已有的科学知识体系与新的实验之间的矛盾,来源于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阵地。下面是我的几点粗浅认识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对创新意识的理解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自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是让他们有什么新的发明创造,而是让其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就是创新,尽管学生发现的是前人早已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第一次。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主要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对新情景进行探索,有所发现,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深切体会到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难点。学生作文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或者是还没有能力找到适合的内容。可写的东西可能就在他们身边,而他们却不知怎样寻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一点开源工作,指导学生去寻找、捕捉写作材料。那么,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呢?一个来源于学生生活,就是直接的知识;再一个来源于资料,这是间接知识。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作法是: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学生自有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走进自己的天地,让他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寻找作文的原料,那么…  相似文献   

17.
黄涛 《留学生》2012,(11):39-39
每到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季节,他们都会向我请教求职和打工的技巧。我总是告诉他们,只要有工作,就应该去做。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靠自己双手的工作是低贱的。别看现在我是大学教授,如果不是签证的限制,我也想利用周末去打工呢。  相似文献   

18.
1.班主任要做聋生生活上的“衣食父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聋生的爱,特殊教育效果就难以保证。聋生在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像他们的父母那样,时时刻刻地去想着他们,充当聋生的衣食父母,让他们感到在学校如在家一样温暖。哪个同学生病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都尽快带他们去看医生;天冷天热,我及时提醒他们添件衣服;一些聋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个人介绍Hi,大家好!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女孩。也许是因为生性比较天真吧,我总爱去幻想不存在的事物,比如圣洁的天使。我喜欢用心去体味世界,用笔去书写心的每一次跳动,时时刻刻在寻找生命中的美丽,用笔记录下随想随感。我把写作当做心灵的释放,用梦想去放飞快乐!朋友眼中的我,一直是一个既活泼又沉默的人,玩的时候笑得最开心,写作的时候沉默如钟。父母对我写作也是比较支持的,时常带我去郊外,融入大自然,使我的文字多了一些自由和奔放。当他们看到我飞扬的文字时,总会忍不住惊叹起来。呵呵,我会在写作的世界中继续做下去,记录自己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去合成新物质,发现新物质,而是要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利用创造性思维去发现他未曾学过的化学知识,对一些课本上没有介绍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有说服力的见解。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抓住教材中的每一个可利用的素材,去引导学生探索末知的概念、原理、反应规律,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