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19世纪初杰出的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在其作品中,一方面表达了进步的反抗父权制社会传统的意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落后的遵从父权文化的意识。以《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对父权制社会传统女性价值的批判与遵从和对传统婚恋模式的批判与遵从两方面探讨奥斯丁女性意识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一直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对父权社会加诸女性身上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束缚进行抨击,成为现代妇女解放最热心的倡导者与最坚定的支持者。但作为男权中心社会的一员,他又始终无法摆脱男权意识的传统影响,这既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上,又存在于他的情感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丁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她善于运用其女性独特的视角来描写社会现状和反应社会现实。在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温柔大方又聪明机智,此外还有着勇敢无畏,思想独立等性格特点。本文通过对贝内特·伊丽莎白的女性意识分析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反映,并对平等,自由和进步思想的追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5.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塑造了文坛奇迹,他以现代意识介入女性形象的塑造,笔下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女性形象。她们表面上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男权中心模式观念的影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金庸的作品中表露无遗,狭隘的男性意识与开放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其创作面貌的两个对立支点。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丁(Jane Austen)在她最后完成的小说《劝导》(Persuasion)中运用了独特的叙述声音:小说中有两个女性叙述者的声音,除了全知的叙述者外,还有第二叙述者即女主人公安妮·埃利奥特(Anne Elliot),并呈现出后者取代前者的趋势。安妮的叙述声音和交流见解奠定了话语的基础,继而逐步建立起她身为女性的叙述权威。这与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是相互依存的,是奥斯丁为争取女性叙述权威的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8.
王玲霞  孙瑜 《家教世界》2013,(7X):235-237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最后一位小说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在十八、十九世纪,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只有通过婚姻依赖男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奥斯丁挑战社会权威,开始创作关于女性意识的小说。《爱玛》,作为她的一部成熟作品,较好地体现了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英国妇女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转折性作家,开启了展现女性意识的先河。她的作品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智慧,通过以女性为主体的立场,塑造了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以其最受欢迎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为例,来阐述她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岚岚 《文教资料》2006,(32):60-62
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创作,标志着英国女性文学的形成。简·奥斯丁在这部作品中,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真正把女性形象抬升为作品主角地位,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集中展现了其独到的女性主义观点。由此,奥斯丁为文学建立了一种女性写作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女性意识的启蒙者和先驱者。  相似文献   

11.
论奥斯丁和张爱玲小说中父亲形象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父权制社会里,父亲,即家长,是父权社会的统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妻子、子女总是在父权的统治之下,并逐渐形成父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思维定势。文化标榜的父亲形象更是坚强、勇敢、刚毅、伟岸的代名词。然而,在奥斯丁和张爱玲的笔下,传统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愚蠢、虚伪、懦弱、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丁是英国妇女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转折性作家,她开了女性展现其女性意识的先河。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丁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婚姻观,阐明其创作中所体现的强烈的反叛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儿媳的快照》的发表是瑞奇诗歌发展的分水岭,是她首次公开表明她对妇女角色的关注,体现了她的女权主义意识。诗歌揭露了父权社会及其男权文化使妇女窒息、妇女的才能被埋没和夭折、她们生存状态受到阻扰和压制;体现了瑞奇寻找女性身份和共同的未来、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和政治景象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罗志凤 《文教资料》2014,(2):13-14,23
自简·奥斯丁的作品问世以来,评论界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其笔下那些光彩夺目的年轻男女形象上,而那些年长的男性配角——父亲形象研究却成果稀少且分散,缺乏系统整体的梳理。事实上,父亲形象同样应该受到研究者和读者的关注,他们不仅是奥斯丁人物画廊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艺术特质,从他们身上可以一窥作家解构男性优越神话的意图及摆脱父权压迫的渴望,体现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英国杰出的女作家简·奥斯丁,用她短暂的一生完成了六部举世闻名的经典著作.奥斯丁通过女主人公表达了她对性别差异的不满以及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然而,她笔下的女性最终都难以逃脱决定妇女劣等地位的传统社会准则.婚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没有多少嫁妆的女子,除了嫁个有钱人就别无它法度过余生.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的个人经历以及她笔下女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来揭露当时英国妇女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昭和时期三大女流作家之一,林芙美子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塑造了许多在物质世界艰难生存,在精神层面寻求救赎的女性形象。通过放浪来获得救赎,凭借逃离来确立女性的主体性认知是林芙美子的文学特质。一方面,林芙美子的文学赤裸裸地暴露了近代男权社会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对父权社会下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强烈的同情;另一方面描绘了女性为争取话语权进行的抗争与奋斗,体现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7.
凯特.肖班的《觉醒》描绘了女主人公埃德娜女性主体孕育、苏醒和成长的过程,探讨了身处父权社会压制下的女性生存的基本问题。由于身受婚姻、母性的重重束缚,她无法彻底斩断与父权社会的联系而绝望地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埃德娜觉醒的不彻底性是造成其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图 ,分析支配各女性婚姻观念的女性意识。这其中有作为奥斯丁思想代言人的伊丽莎白敏于思考 ,果断洞察 ,客观判断的先知先觉的独立婚姻意识 ;有安于社会现状 ,继承传统 ,严守妇道 ,经济第一的依附婚姻意识 ;也有现实第一 ,情感无谓的情感无意识以及道德观念淡漠 ,缺乏教养的情感意识迷失。凡此种种 ,正是奥斯丁思想深刻性前瞻性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9.
对话不仅是人们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促使人们打破思想僵化、促进思维发展。米哈伊尔.巴赫金对此有深入研究,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他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都体现出积极的对话精神,女性创作也不例外,奥斯丁的小说亦遵循此道。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展现了女主人公与父亲的直接对话,以及父亲不在场的情形下父女之间的虚拟对话,从而展示了奥斯丁对当时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她的女性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的生存现状出发,分析了主人公埃斯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然后详细阐述了为了建构女性主体意识,埃斯特在自杀未遂后对通过安装子宫帽对父权社会做出的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