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昌如 《现代语文》2010,(12):83-84
提起文言文,也许学生头脑中立刻呈现的就是:难于理解,枯燥,唉!又要背书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观念,想要学好可就难了。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兴趣淡薄、方法陈旧、效率低下”等弊端。要打破这一僵局,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文是笔者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诵读法教学有哪些优点目前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采用老师串讲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一)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听和记的机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难以提高。(二)老师的过细串讲和繁琐分析占去了大量课堂时间,老师累得半死,学生却不甚了了。久而久之,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文言文诵读法教学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激发兴趣。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诵读法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历经千百年时间的筛选,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金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将这些珍宝传承下去,是我们全体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大纲》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要求。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三步教学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范晓燕 《学语文》2013,(1):59-60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都强调了语文课堂上"读"的重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文言文教学更是首当其冲。现在,语文老师普遍反对用逐字逐句串讲的方式进行文言教学,但是,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如何让文言课堂灵动丰盈,如何让文言文真正担负起文化传承、培育人格的使命,依然是我们广大语文老师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凯 《教师》2008,(7):16-17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老师教学的老大难,老师不乐意教,学生不乐意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加强文言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激趣的方法,以期找到文言文教学与新课程理念对接的最佳结合点。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隔阂和晨惧,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必须改变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的模式,采用灵活生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发掘文言文自身魅力,使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们准备时间不太充足时,常常从文言文单元讲起。在他们看来,文言文是死东西,有规律可循,较容易把握。可是,一旦讲开了,他们发现,学生的“意志力”有限,很快就患了文言文疲劳综合症。此时,老师们往往一筹莫展。或者硬着头皮讲下去,或者拿考试来吓唬学生,或者“画饼充饥”:坚持,坚持,下个星期,我们就转入现代文单元的学习了。有时候,为了迁就学生,我们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代文交叉进行,仿佛文言文是一个无味的馒头,需要蘸点果酱或辣椒酱什么的佐料才能勉强下咽似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相比现代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基于此,长期以来.老师们教学总怕学生不能理解,希望面面俱到,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  相似文献   

9.
远和近     
一提到文言文教学,也许我们语文老师的脑中就会条件反射似地出现这些概念:文学常识、词句意思、语法知识、落实到位……也许我们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之乎者也,死记硬背,枯燥乏味,好打瞌睡……  相似文献   

10.
朱惠影 《语文天地》2013,(10):33-34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何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自己与黄厚江老师的《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身问题。一、教学实录第一组:如何切人文本?A(A是笔者的教学实录,B是黄厚江老师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回顾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如今,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呢?从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和高考成绩来看,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木尽如人意,这与语文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教法不无关系。笔者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不仅听了很多一老师的课,还向各种类型的学生征求意见,并留心于各种语文刊物上所介绍的文言文教改情况,总括起来,文言文教学现状如下:”,(一)串讲加分析。这种教法面面俱到,费时费力,最容易…  相似文献   

12.
许纪友 《学语文》2010,(4):50-51
文言史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内容多,难度大.老师重视。学生用心,新课标教材5个必修模块,每个模块中文言文所占比例近半。而为了与高考接轨,4个选修模块。几乎所有的学校选择的2个模块都是文言散文和古代人物传记的教学。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去教这些大量的文言文,老师们往往出现两种比较极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金嫣 《考试周刊》2012,(57):28-29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难啃的一根腰节骨,针对如何使文言文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和活力这一问题,作者提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充分倾注老师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学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近读《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8A期上包素茵老师的《“浅易”意味着什么?——新教材文言文改革刍议》一文,文中谈到了新课标、新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等的认识,对于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说明“浅易”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时谈谈对包老师的见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点。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那么,文言文的教学是否真的没有好的办法,是否  相似文献   

16.
现在大多数初中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畏惧,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文言文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我累积了一些文言文教学的经验。一、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好文言文也需要有强烈的兴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李咪 《黑河教育》2013,(4):27-27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点。许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花了很多时问和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才能教好文言文呢?笔者在教学完《(论语)十则》一课之后得出以下结论: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众所周知,文言文因离我们时代久远,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难以理解,因而产生厌恶文言文的情绪,甚至出现谈“古”色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陶峰 《现代语文》2014,(2):85-86
中学文言文教学,用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观点来说,就是问题颇多。钱梦龙老师曾这样来评价文言文教学:“那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红火年代,在文言文这块世袭的领地上,依然是一片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可见,目前,文言文教学是不景气的,文言文教学理论是不成熟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充满困惑的。那么到底该如何进行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笔者依据对董旭午、黄厚江、黄玉峰、韩军等语文名师文言文教学课例的研究,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灵魂之杯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过文言文教学这一关。现在的高中新教材.文言文的份量很重.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相对而言比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更难。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体会就是千万别把文言文讲死了,讲成章句学.让同学们变成“寻章摘句老雕虫”。我觉得要树立这样几个观念:联系的观念、发展的观念、整体的观念。这样.可以让文言文的教与学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0.
郑永春 《师道》2012,(3):31-32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也不敢怠慢。有老师说,有些现代文可以不讲.文言文则不能不讲.而且每篇都要讲,精讲精练。而学生也是,别的语文课可以不记笔记,唯有文言文课必须记笔记,而且必须背笔记。这道出了我们目前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这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