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共宾连动式的象征关系研究发现,共宾连动式V1+N+V2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象征关系是通过自主/依存联接实现的。共宾连动式的语义概念化是通过依存成分"V1"及"V2"的图示性次结构界标和同一个自主成分"N"的不同语义侧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来"和"去"意义和虚化过程的不平衡导致了"来V"和"去V"的不对称,如"来"可以是助动词,也可以和动词构成连动式;而"去"则一般只能跟动词构成连动式。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紧缩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紧缩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个特殊句型。笔者认为紧缩句是一种以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过渡句式。紧缩句不同于貌合神离的连动句、兼语句,也有别于主谓作宾句。  相似文献   

4.
上古汉语的"V+OT+于+OR"句式是与格句式;现代汉语双宾句式和与格句式共存的格局是上古汉语特征的继承.自先秦时期,汉语双及物句式由次要宾语型双宾句式和间接宾语型与格句式构成的混合型发展为由混合型双宾句式和闻接宾语型与格句式构成的新的混合型;"V1V2+OROT"和"V1+OT+V2+OR"两句式并无发生学关系.  相似文献   

5.
连动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为研究连动句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分析,连动句中V1和V2的排列顺序遵循的是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中的时间顺序原则,这种句式表达方式反映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知和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汉语特有句型连动句的语音切分,找到该句型语音切分的某些规则,发现连动句语音切分与主语的工短,V1P与V2P的结构层次及V1U前状语所修饰的对象有关。另外通过对连动句的语音切分的研究,还发现影响语音切分的几个因素;语法规则,语义表达,节奏等。  相似文献   

7.
兼语句是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是人们口语表达中经常运用而在语言学习中辨析起来有难度的句式。这种句式含有特殊的"兼语"成分,汉语中的连动句、主谓作宾句在形式上与它非常相似。准确地分析理解这种句子,就必须明确它的特点,搞清它与形式相似的句式的区别,从而掌握辨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四种句式的辨析(一)连动句和动宾宾语句容易混同,要加以辨析。例如:(1)他去划船。(2)他看划船。例(1)和例(2)都各用了两个动词,但例(1)是连动句,例(2)是动宾宾语句。要辨析这两种句式,需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连动句两个动词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宾宾  相似文献   

9.
(一) 共宾结构是指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的语言形式。共宾结构中的两个动词一般由“而”联接,构成连动短语;共宾结构中的宾语,则往往由指示代词“之”充当。例如: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①中“得而腊之”为共宾结构,“得而腊”是由“而”联接两个动词所构成的连动短语,“之”乃动词“得”、  相似文献   

10.
杜婷 《海外英语》2012,(7):244-246
在生成语法框架下,考察了趋向动词"来"和"去"在连动结构中的句法特征。根据轻动词理论,分析了趋向动词"来"和"去"的三种结构:V+lai/qu+O,V+O+lai/qu,andO+V+lai/qu.进一步通过探讨这三种结构的生成过程,发现存在空语类的连动结构中,"来"和"去"可以与其它动词合并。通过移动和合并,趋向动词"来"和"去"在句中的位置很灵活,可以放在其它动词的前面或后面,而不会影响句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