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调动学生听、视、动等各种感觉协同合作。运用平衡练习,将音乐有机渗透于体能练习方法中,通过学生参与和体验,改变体能练习枯燥、学生情绪紧张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习惯,塑造体育品德。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以"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为主要目标,将体能练习的教学方法与课堂实际相结合来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和青少年学生之间的关系,预期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能课堂,力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组织形式不僵化且能够吸引  相似文献   

3.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根据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敏感期,让学生通过体能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模式,减少运动损伤,提高各方面身体素质。将体能素质里的灵敏素质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游戏形式,借助体能小器材,以教师教和学生学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提高灵敏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上下肢灵敏性、提高学生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循环练习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吃苦耐劳的品质。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  相似文献   

5.
<正>一、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为策略,结合常态课"七个基本要求"进行设计,以各种游戏活动作为动作学习、体能发展的载体,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一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指导思想,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能练习,提高速度、灵敏练习的趣味性,并在游戏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二、教材分析青少年体能训练能培养学生适应环  相似文献   

7.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灵动、简约、精致、创新"的理念为基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做到既注重技术教学又增强学生的体能;引导学生会学乐学、愉悦身心、发展自我,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养成。真正体现本次活动的主题:聚焦核心素养导向,彰显课  相似文献   

8.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体现“教会、勤练、常赛”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二、教材分析本课的主教材是“脚内侧接+脚背正面或外侧运+脚内侧传”的控传组合技术,该组合是足球课程教学中发展控球与传接球能力的基本技术的组合练习内容。掌握该练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足球比赛中个人的进攻能力,亦可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动力性力量等体能素质和应激性、空间感知等思维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前庭—平衡觉、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学设计理念依据现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研究如何增加学生练习兴趣和质量,提高速度练习的趣味性、多样性与科学性,在提高学生体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速度训练既是体能训练的重点内容,也是身体训练的重要内容。由于速度是体育运动中重要的强度指标之一,所以速度训练对于学生掌握体育专业技能、发展体能及保持运动状态起着重要作用。速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护理岗位职业体能要求,高职院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职业体能提升"为主线,把体育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构建课内外有机结合的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为学生从事护理岗位打下坚实的体质体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1.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计划(本课侧重体能维度),以常态课"七项评价标准"设计课时教学。根据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以趣促学,以游戏作为动作学习、体能发展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练,发展学生的平衡、灵敏、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体能是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提高体能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教师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锻炼来促进体能的增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面对学习压力和高考压力,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榜样模仿跟随、目标设立锚定、专项聚焦瞄准、训练方案周期、良性竞争驱动等方法来开展丰富多彩体能训练活动,切实发展和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能素质。  相似文献   

13.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施"技术、能力、体能"相融合与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法的选择上,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练习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依托体育教学达成发展学生体能的目标,是很多一线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一、厘清"运动能力"与"体能"之间的联系1.学科核心素养中"运动能力"概念与分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其中,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突出了技能学习和体能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技能和提高体能,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分析了体能与技能的概念、关系,和融合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5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过程选择以跳绳为主的教材,以"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主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调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有序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体育兴趣,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心,发展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本课在设计时坚持学科特点以身体练习为主,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保证基础、强调选择、关注融合、重在运用,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和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奠定基础。本课坚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如何在学生掌握基本的静态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将动态的核心练习方法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核心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指导思想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例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出发,围绕"学习一个单一动作、完成一个组合练习、进行一次对抗"设计。在拍球为主的基础上,结合球类的综合性活动特征,将抛接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球,提高练习兴趣,提高体能。  相似文献   

19.
体能是竞技体育的核心与保障,运动员要想提升竞技能力,保持竞技水平,就需要储备充足的体能,特别是高校武术专业套路运动员,基于专项体能角度,展开科学、有针对性、系统的训练,能够全方位提升灵敏、柔韧与力量等身体素质与机能,为有效完成整套武术演练奠定基础。对此,该文对高校武术套路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相关内容展开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五、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教育性(详见本刊上期杂志)(二)科学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核心追求是通过简单易行、丰富多彩的体能练习、体育游戏、体育运动等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健康。因此,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定要注意选择对于提高学生体能效果更为明显的身体练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负荷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体育运动形式,具有健身性,能有效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