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6月24—25日,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体美劳教育工作推进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承办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学校成立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美劳教育工作推进委员会主任戴立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主任、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办,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承办,重庆市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的"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于2017年12月21-23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6月7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成立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上海市教委王平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书记季浏教授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汪晓赞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吸引了全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来自中小学的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近300人参会,参会规模远超会议初定规模,该联盟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牵头成立,该联盟的成立使高校的学者、专家以及一线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面对面地接触,为学校体育今后的工作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正>6月9日—1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主办,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运动促进健康研究院协办的2019国际体育课程与教学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阿根廷、爱尔兰、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北马其顿共和国、美国、南非、土耳其、西班牙、新西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专家以及500多名中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参会。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与体育与健康学院共同打造了以“聚焦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共谋教改教研发展方向”为主题的“体育与健康”大讲堂。2019年12月13日,“体育与健康”大讲堂第七期——体育与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举行。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12月24—28日,由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办,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第三期全员体育育人项目培训班"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11月25日,"中美体育课程改革及青少年健康发展"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美国体育教育课程专家、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副院长Lynn Dale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指示精神,完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体育提出的"五大任务"要求,继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2018年12月8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五周年大会暨2018年  相似文献   

9.
2019年12月7日至9日,适逢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成立6周年之际,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专题科研会议在厦门举行,会议包含三个内容:首届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论文报告会、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精准测量、精准分析、精准干预工作大幅提升中国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开题报告会及全国体育名师教改联盟成立启动仪式。本次专题科研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办,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和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杂志协办,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承办。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学校体育》: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同样也在探索中不断突破,在突破中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室的努力下,北京市学校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请您谈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情况(包括课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办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走向。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已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实施,此次对原有体育教育思想、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适切性,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交流与辐射作用,2017年12月18—19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主办,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中学组)第4届教学研讨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正>为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研究和解决现阶段安徽省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2017年4月13-14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歙县教育局承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新理念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中确立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完全不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健康第一”和健康整体现理念、终身体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人文教育理念等四种基本理念,它们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必然带来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加强体育学习指导,对于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家教委体卫司从1989年开始在天津市和广东省湛江市部分中小学进行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改革试验,是试图深化体育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健康教育,使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更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项改革受到广大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欢迎。他们反映:试验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现将这项改革的内容和试验的效果介绍如后: 一、课程改革试验的基本设想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在小学3-6年级和初中1-2年级开设,每周3课时(外堂课2课时,内堂课1课时)。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体育实践两大部分。两者互相结合,养护、保健和锻炼并重。教学目标是: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身心健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和解决现阶段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水平,2017年4月13-14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山市歙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工作会议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歙县新安小学举行。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吴桥、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沛明、黄山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科科长张朝阳、黄山市歙县教育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体育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被大力引入并应用,然而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也逐渐显现,可能造成我国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导向偏差与效用褊狭。基于此,通过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价值分析,围绕体育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特性,以及学校体育的内在规定,厘清我国学校体育对两大素养的认知误区和不当纳入,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对相关素养的合理定位提供理论参照。认为:(1)当下体育素养内涵难以适用于我国学校体育多元价值语境。体育素养仅涵盖规律-理性-科学知识而缺乏经验-感性-人文知识,且其中的道德相关素养与体育缺乏直接关联,因而相关人文-精神取向存在形式化、泛社会化的弊端;体育素养以运动-生物取向为主导,强调体育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人文育化功能。(2)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存在错读与误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游移于体育学科而承接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其本质是以体育教学形式培养社会生活素养内容,且具有跨学科内涵,这区别于我国“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国内外对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的侧重不一,而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却在某种程度上套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过于凸显非体育的一般性健康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若干反思与应对。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下降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小胖墩""小眼镜"的现象激增,成为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在研制并颁布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之后,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帮助和指导一线体育教师打造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一直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团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体育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4—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协办,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杭州市拱墅区现场展示活动及研讨会在拱墅区举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巡视员万丽君,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原北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体育     
G813.135 20030469日本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简介[刊,中,B]/季浏(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中国学校体育.-2002(5).-65-66(TY)日本∥教学大纲∥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