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张元济先生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一八六七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从他的九世祖起,每一代都有著作问世.张元济的父亲张森玉,历任广东省惠东、陵水等知县,因此张元济的幼年是在广东度过的.十二岁时,因父亲病故,随母返回故乡海盐县.张元济从小受家学熏陶,读书勤奋,因此他在一八八六年中了秀才,一八八九年中举,一八九二年中进士后,即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为刑部主事,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张元济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张元济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  相似文献   

2.
张元济的文化教育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济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在近代中国东西方政治、文化的激烈冲突出,张元济出于高度的爱国心与历史责任感,一方面积极支持维新变法,努力传播新知,倡导“英才教育”和国民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又孜孜于保存国粹,传承中会优秀文化,表现了一代文化大师所特有的清明理智与兼容情怀,为后学者树立了一座难以磨损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他出身于官宦书香世家。海盐张氏在明代就是一个望族,他的十世祖奇龄,是万历31年(1603)举人,曾主讲虎林书院,学者称他为大白先生。对张元济影响最大的是九世祖螺浮,他在京师做官时直言敢谏。清朝入关之始,对汉族每多岐视,他抗颜上疏,称“刑部审鞠录供,不宜但凭满官执笔”;同时,奏请不许满洲贵族再圈占民地。九世祖的立朝大节为张元济所称道。  相似文献   

4.
张元济(1866—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任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戊戌变法运动中,他追随维新派,拥护变法主张,积极参加变法活动。张元济创设通艺学堂,“专讲泰西诸种实学”,培养维新人才,就是他积极从事的维新活动之一。他主办通艺学堂卓有成效,得到清廷支持变法大臣的保荐,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和赞扬,成为维新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之一。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的教育主张,侧重于废科举,兴学堂,注重时务,造就新人。张元济  相似文献   

5.
商务印书馆(1897—1949年)的两位重要主持者张元济和王云五,在文化理想、出版理念上体现了两代出版人共同的事业追求和社会担当,因时代和个性差异他们有迥异的管理风格,反映了两种类型管理者的思想和特征。张王二人为推动国家文化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昭示出前辈出版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展现了近代中国出版业发展中曲折多姿的一幕。  相似文献   

6.
张元济是现代出版业之父。本文试以搜访和求购丰赡的善本书资源、精校精勘的为人作嫁襟怀、坚实的出版步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以张元济对古籍的整理为视角,探讨张元济对古籍整理的贡献。在出版产业化的今天,研究张元济对古籍整理的贡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依靠文化机构开展公共交往,是近代知识分子区别于传统士大夫的突出特点。出版家张元济以现代出版重镇商务印书馆为平台、通过文化活动开展的公共交往,呈现出人员众多、关系多元、中介化、充满思想分歧与新旧冲突等特征。张元济的公共交往推动了商务出版事业的发展,同时拓展了促进知识分子转型的公共领域。从社会公共交往网络的角度,可以推进、深化当下的张元济和商务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元济的藏书与影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济,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出版家。他参与、主持和督导商务印书馆先后近60年,是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奠基人之一。张元济一生贡献卓著,但他收藏善本秘籍,创办涵芬楼、东方图书馆;辑校印行成套古书,如涵芬楼秘籍十集、四部丛刊三编、百...  相似文献   

9.
立足出版、昌明教育是张元济教育思想及活动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编辑新式教科书、编订教学工具书以及广泛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这不但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新学的传播,而且还给大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有志之士和广大知识界以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元济(1867-1959),戊戌变法的参加者,著名的出版家和版本目录学家. 胡适(1891-196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难者”,26岁成为名教授的年轻学者. 两代学人,互相敬慕,成了忘年之交.30年间,交往不绝.张元济是胡适“老辈朋友”里重要的一位,胡适则是张元济所敬重的晚辈学者之一.现存二人来往的书札就有91封之多.张元济致胡适,65封;胡适致张元济,27封.笔者得有机缘读到这批珍贵史料,不揣谫陋,愿就此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元济与陆费逵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叱咤出版界数十年,创造了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两大出版神话,为中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出版人张元济和陆费逵,在教育问题上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他们从早期教育救国的鼓吹者,继而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最后投身出版业,成为出版与教育完美结合的实践者,彰显了一代出版人的教育情结.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重要的文化运动.作为当时重要文化机关之一的商务印书馆,不可避免地置身其中.在此过程中,商务印书馆从初始的消极被动,到顺应参与,反差甚大.这既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也与张元济等商务领导人及其人脉圈对时局的判断有关,更与商务本身的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前期选择与张元济及其他领导人自身与逊清态度以及日本政商渊源密不可分;后来参与则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及商务印书馆的商业利益考量的结果.商务印书馆通过这一碰撞调整,既获得了商业利益上的巨大成功,也在学术界乃至政界赢得了很高声誉,开辟了企业梦寐以求的义利双赢的局面,在自身乃至近代文化出版史上,达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张元济从1898年开始主持南洋公学译书院,开启了贡献中国现代教科书的第一乐章.他从1903年开始参与、主持、督导商务印书馆近 60 年,以稳健进取精神带领商务印书馆在晚清民国教科书竞争中位居第一,成功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系列教科书.张元济亲手为商务印书馆打造了一流的教科书编撰出版队伍,在其强势引领下,民间书坊的现代教科书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共创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令人追慕称羡的黄金20年,为开启民智、唤醒民众建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是传统向近代过渡的重要阶段。士农工商等群体在这一时期内都发生着变化。士阶层逐渐向自由人转变: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思想倾向于自由民主;在寻求文化发展的同时,开始依赖文化市场,密切同市场的联系。商人阶层亦将目光投入文化市场,融入近代化过程。民初,商人阶层发现新文化运动的经济潜力,不断扩大人才探寻范围,士商开始走向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并成为彼此的互推器,双方通过合作以及交游,获得新文化成长的空间,士运用商的优势传播文化与新知,商人依附知识分子推进经济的近代化,进行商业转型。知识分子与文化商人之间的互渗与交游在这一历史时期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商务印书馆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关键,在于其特有的组织文化,而张元济则是这一组织文化的主要奠基者。商务印书馆的组织文化,表现于其“以扶助教育为已任”的宗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格规章制度的管理等方面,它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生于广东,原籍浙江海盐.中国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光绪壬辰(1892)进士,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1896年创办讲授西学的通艺学堂,1898年冬任职于南洋公学,管理译书院事务,后任公学总理.1901年,以"辅助教育为己任",投资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1903年任该馆编译所所长,1949年被特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本质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重点是"文",关键是"化",目的是"人"。在以文化人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责无旁贷之使命,又有时代发展之必然,更有势在必行之紧迫,还有得天独厚之价值、内容、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从创办西学堂到编译教科书1899年3月,经李鸿章介绍,张元济入南洋公学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各类新式教科书。他主持编译了英国莫尔旦的《格致读本》、法国包尔培与英国保罗伯德台合著的《中等格致读本》、英国还琐米尔士的《万国通商史》、勃克鲁的《英国文明  相似文献   

19.
张元济投身并主持商务印书馆,通过编辑出版活动切实提高国民文化素养,为社会变革奠定了有益的思想基础.文章从坚持开启民智的编辑出版诉求、秉持精进大度的文化精神、奉行义利兼得的效益观等方面分析了他如何在编辑出版实务中贯彻渐进改良的文化态度,担当推动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万琛 《文教资料》2012,(33):184-186
出版巨擘张元济作为中国近代出版家,从投身商务印书馆为始,至参与创办和众图书馆为终,在他为商务印书馆所做的努力中.始终体现出了一位出版人所必备的能力素质——他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他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并将之一次次付诸实践,他注重出版经营战略以扩大出版社的发展,这些无不值得当今的出版人借鉴学习,以促进当今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