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严肃的政要部门或机关人员把它称为"八小时以外的新闻".现阶段社会新闻的价值观改变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报道,充满了暴力、血腥、色情与性、凶杀、矿难等,给社会生活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鸿燕  张淑玲 《传媒》2021,(5):74-76
社会调查报道是新闻中的"高精尖"产品,兼具新闻性与研究性.新闻性就是指调查报道是对社会中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挖掘,通过调查、报道,反映社会问题;研究性就是做社会调查报道需要记者透过现象,寻求事物来龙去脉、探究原因.社会调查报道要想出彩,需要记者以"四力"为方法论指导,才能明辨真相,呈现事实,写出深刻、有力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3.
谢稚  孙茜 《东南传播》2013,(12):57-58
灾害带给人们深重灾难,对灾害的报道不仅需要对灾害本身进行报道,还要对灾害引起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需要及时、迅速地到达现场;真实、客观地进行事件报道;监督社会救助过程以及充当公众情绪“减压阀”的功能等.社会责任的担当,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树立.  相似文献   

4.
媒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与关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但在报道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媒体所热衷的"卖子"、"卖肾"类新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媒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与关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但在报道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媒体所热衷的"卖子","卖肾"类新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治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帮忙,促使所暴露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是批评报道的初衷.因此,在从事批评报道的过程中,批评者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从整体利益出发,从全局着眼,要掌握好“度”,把握得好自然就会达到报道的目的.地方电视台到底如何才能做好批评性报道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新闻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相关理论,关注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以央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通过直播这种方式,在国家哀悼日的报道中有效发挥出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社会记忆功能和社会抚慰功能.在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同时.这样的报道叙事也完成了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从医药科技期刊的社会属性分析其社会责任,认为医药期刊应全面履行制止学术不端、继续医学教育、患者教育、突发事件报道、参与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引领学术发展等社会责任,并提出了践行相应社会责任的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素云 《青年记者》2007,(12):71-71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其特点为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联系密切。地市党报理所当然应该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社会新闻的报道。目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正视社会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升社会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僖  赵文竹 《青年记者》2012,(21):39-41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媒体承担着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考验着媒体在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过程中的作为和能力.综观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典型人物报道在其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近些年的典型人物报道,由于报道模式化、刊发较为零散、影响力积聚性差等弊端,在塑造社会形象、传播社会理念、提供道德规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党报金融报道,尤其是党报关于金融改革的分析性报道,是当前整个党报新闻报道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不外是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作为整个经济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稳定影响巨大,如果把关不严,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影响社会稳定.二是金融报道专业性很强,如果没有入门,不了解金融和产经、农经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就会雾里看花,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其特点为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联系密切。地市党报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社会新闻的报道。目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正视社会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升社会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柳萍 《青年记者》2006,(24):47-48
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同人们息息相关。对其有选择地、适时地加以报道,是党报应该负有的重大社会责任。社会新闻报道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或其他报道一样,应当起到伸张正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党报报道社会新闻不是一味地争抢读,而应当是用理性思维增加社会新闻报道的深度,把社会新闻报道推向一个较高的层次,使之能给人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而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重大报道,是受众普遍关注、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它可以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有效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接受度.是主流媒体更好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新课题。对于重大主题报道,传统的报道模式不外乎既“重”且“大”,即文章篇幅长、版面处理突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事件报道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身份叙事倾向,报道重点从冲突事件本身转向了当事人社会身份,进而把普通的新闻事件演变成社会公共舆论事件.这种报道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际隔阂和社会关系的断裂,不利于发挥媒体的社会协调功能,反而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给建构和谐社会关系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报道陷入困境,表现为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日趋式微、报道的数量和篇幅日渐缩减.分析其原因,有社会环境转变的因素,有典型报道操作上的一些缺陷.同时,这些原因也是促使典型报道进行革新以重获生命力的契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以及受众心理文化需求的变化,既对典型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其再度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各种社会矛盾.作为时代记录者的记者,在每一个或大或小的采访中,都回避不了这些问题.做有深度的报道,做有建设性的报道,离不开坚定厚重的新闻理念,而其背后,一定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认识.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杨雪冬研究员致力于社会政治理论和中国当代政治研究,最近,就新闻同行关注的几个问题,我们请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作为两种不同的新闻类别,经常被新闻工作者或错误区分,或混为一谈.这不仅不利于记者高效的采写新闻,而且还易引发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定义、特点、题材、报道角度、价值取向、报道形式等详细分析,找出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建构的视角反思西方主流媒体对于“阿拉伯之春”与“占领华尔街”两次社会运动的报道,认为依靠其强大的技术条件与传播能力,西方主流媒体遵照自身的社会结构属性与媒介报道规则建构了“适宜报道的社会运动”.但是由于现今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这种传播霸权正在被“另一种现实”所打破.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涉及老年人的话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因此涉老新闻应该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值得新闻媒体和全社会共同思考。报道原则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服务社会与公众的作用,新闻媒体在报道涉老新闻时须坚持以下原则和理念。1.报道事实须理性客观当前,老年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展,程度日益加深。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