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读:一位文人,一场旅行,掀起一场“文化大散文”的风潮。《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此书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一位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敏锐的文化感悟力和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写下的这些文章,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从道士塔到酒公墓,从阳关雪到吴江船,从青云谱到天一阁,从西湖到苏州,他看到的是那些隐藏在具体意象后的历史累积;他抗拒着痛苦,追寻着文化,书写着历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远行跋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深层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文积淀的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
亨利·詹姆斯享誉全球,他的作品在英美历史上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小说中经常反映的是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亨利·詹姆斯的文化理论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影响。阿诺德作品中经常出现两个词语:希伯来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在阿诺德看来.如果希伯来文化能够与古希腊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就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亨利·詹姆斯对阿诺德的观点很是信服,他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对比沿袭了阿诺德的文化观.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相互冲突到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鉴赏》2009,(7):59-62,109,110
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领悟力;他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他善于从文化和历史的大视角出发,着眼于小至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大至一国一朝乃至整个历史的长河,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4.
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很多看法都认为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有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多从经济和政治方面着眼。即使从文化方面着眼探讨,对于他在中国文化定向方面的特殊作用也是注意得不够。孔子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范式人格,是因为:他顺应历史的选择,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点上,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整理、弘扬西周文化的精华,并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同时.孔子的人格特质非常适合中国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是一种精神的纽带,还是一种包容与兼收,更是一种继承和创新.为了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刘国华 《成都师专学报》2002,21(1):43-47,51
郭沫若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是独具特色的。从纵向的角度.邦沫若把文化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看成是文化变迁的动力.认为文化的变迁类似于生物细胞的分裂.是呈波浪起伏的状态向前发展的。从横向的角度.他把文化看成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他主张文化的综合创造,企图超越古今中外的对立.强调民族精神对于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强调生活实践对于文化创造的本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承载方式,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现实或艺术地表现出来,让身处文化碰撞中的人们感知和反思其中的文化交融、隔阂。文章通过比较中西方电影中的他者影像,了解他者文化的历史变迁,以他者形象的嬗变品味两种文化从隔阂、抵触到了解与接受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6,(4):66-71
广东南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禅宗六祖慧能与南江文化有着割不断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为广东南江流域地区是他的本根之地:生他、养他、育他、圆寂之所,更表现为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稻作文化以及习俗文化对他的熏陶。慧能深受南江文化影响,他对南江文化也有着重大贡献。通过对禅宗六祖慧能与广东南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和分析,为研究六祖慧能与地域文化之间联系以及解读六祖慧能的文化思想,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无论在仕宦顺利期或贬逐期,都积极从事文化活动。在其贬逐期间,更发挥了他的文化天性,加强他的文化自觉,加固他的文化自信,这些现象可视为他对文化的回归。这对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师,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商文化是武汉商人、武汉商业的一笔巨大财富,继承与弘扬汉商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汉商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探索归纳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吴秀明从事历史文学研究已经三十余年,经过了文衣解读、理论建构、文化阐释等不同的研究历程,他总结并建构了历史文学的创作原则和严密完整富有创新的理论体系.中国历史文学研究终于超越了此前那种感悟评点式的评介和研究.有了属于自己宏富而严谨的理论体系。他这种超越自我、不断精进的学术研究理路,不但对历史文学研究作出了独特的学术贡献.也为当下的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的开创者,在乡土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深切地“关注人生”、“启蒙主义”和“疗救病苦”为目的,用小说的艺术形式.孜孜不倦地批判和拆解着破旧的历史,呈现出解构的创作视角。现代文化生态学是受生态学影响而兴起的一个学科.认为文化的生成与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鲁迅乡土小说的视角成因进行一番疏理和分析.以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悠久的历史文化涵养了他的深沉和博大 ;高原民族多彩的文化特质哺育了他的纯朴和灵敏。伍雄武先生青年时代就立志于探寻人类精神文化家园之所在 ,率先开展少数民族哲学与文化研究 ,为哲学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打开了另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的意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郑板桥喜爱探访古代遗迹,一方面是为了评古,发挥古为今用的历史文化作用,另一方面是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爱好。郑板桥注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民间技艺术文化的记录,防止历史文化的损害与流失,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关注郑板桥人文思想与艺术思想的同时,要关注其文化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文化意识落后于生活实践是一种常态。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一句话就解决问题,实践探索也很容易展开,“摸着石头过河”.做错了可以重来。但是要打开心胸.克服封建性意识形成的封闭心理.那就不是朝夕之间的事。因为它是在闭关锁国的历史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思维的封例性。鲁迅先生这样描写阿Q:“他又很鄙薄城里的人.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葱煎大头鱼,未庄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这是排斥异端.不能宽容他物的典型描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该文剖析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蔡元培的涌现之历史文化条件、个人文化思想影响及其历史地位和历史评价问题 ,揭示了他从旧文化的教育到新文化的创始之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认为蔡元培个人的文化思想不仅指导了其所在的时代的新文化建设 ,而且对于未来新文化建设也将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皖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张恨水与皖江文化有着割不断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为皖江地区的人文与地理环境给予他的浸润,更表现为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熏染,还体现为张恨水以其创作的实绩丰富着皖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古人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财富。而我们怎么做才能很好地将文化传承下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儿童同样有责任也有权利了解我们的文明历史。作为一个洛阳人.一个有着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有太多的文化历史需要我们去学习。如果能够很好地将洛阳的文化通过绘画的方式传承下去.也许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特尼亚诺夫是著名俄国历史小说家、理论家,20世纪的俄罗斯艺术巨匠之一。他总是关注历史与文化的艺术结合,他所有的主要文学作品,在题材上都离不开俄罗斯历史和俄罗斯文化。特尼亚诺夫文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主题是普希金时代,他的一生都以普希金为旗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