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角活动是一种低结构、低控制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小班幼儿愉快入园、积极参与活动。同时,为了使幼儿真正在自主的游戏状态中参与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发腱,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我们着手创设情趣化的区角活动环境,提供情趣化的材料,结合主题活动选择情趣化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2.
区角活动指的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境下的幼儿游戏,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全体儿童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种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区角活动正适应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丰富、有序探索的环境,并适时地介入指导,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索区角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保证区角活动朝着顺利、有序的方向发展,努力使区角活动成为教育活动(或者说是课程)的重要形式,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创造发展机会.使区角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让每一个幼儿受到全方位的良好影响,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何时介入幼儿“区角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芝 《宁夏教育》2005,(1):28-28
区角活动(也称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地被发现。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呢?以下是我在带领小班幼儿进行“区角活动”时的几种适时介入幼儿活动的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5.
情境创设有助于吸引小班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并获得相关经验.教师在开展生活活动时应充分认识情境创设的价值,把握情境创设要领,将其运用于小班幼儿的进餐活动中,尝试改变进餐环境、组织方式、餐品名称、指导策略,创设生动情境,从而提升进餐活动实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角活动以其轻松自由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区角活动会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区角活动促进主题活动的发展。那么如何充分地利用区角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呢?一、与幼儿共同创设区角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以便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相关区角。这样,既能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区角活动,主动获取与主题相关的知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浙江省90所幼儿园168个班级的区角活动以及966名幼儿为研究样本,采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试用版)》和《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进行调查,旨在探索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不高;相对而言,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状况优于区角活动实施状况;控制了幼儿年龄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跟材料与空间、活动设计与指导两个子项目相比,区角活动的机会和时间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更显著.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应以生态学视野来审视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建议幼儿园进一步拓展区角活动空间,丰富区角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区角活动机会与时间,为幼儿的区角活动提供更有效的设计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幼儿正处于发展各种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也就成为幼儿教学的重中之重。区角活动就是一种以摆弄、操作等自主性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作为幼儿教师,为了确保幼儿区角活动的顺利实施,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呢?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对幼儿区角活动的浅显思考。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孩子成才的基础!区角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和源泉。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是幼儿主动建构多样化经验的实践基地,也是幼儿实现富有个性发展的成长摇篮。  相似文献   

10.
区角活动是以幼儿所感兴趣的活动材料与活动类型为依据,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而所获得的知识的获取、情感的丰富,这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区角活动,为幼儿设计一系列有趣生动,操作性强的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愉悦开放的活动环境中快乐学习,让幼儿感受活动的乐趣,实现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探索区角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保证区角活动朝着顺利、有序的方向发展,努力使区角活动成为教育活动(或者说是课程)的重要形式,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创造发展机会,使区角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让每一个幼儿受到全方位的良好影响,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区角活动又称为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多样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个别性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玲 《早期教育》2014,(4):52-53
针对我园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玩中做,做中学"为主导思想,在科学探索区的指导过程中尝试从结合活动规则、结合集体教学活动、结合自然环境,融合一日活动、融合其他区角活动,探求适宜的活动材料、适宜的指导方式等三方面入手,探寻小班科学探索区活动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春艳 《教师》2020,(11):90-90
在幼儿园里,幼儿对区角活动十分感兴趣,这是由于区角活动自由、宽松的氛围给幼儿带来了乐趣。在开展区角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每阶段的主题设置相关的区角,同时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游戏材料,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教师也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能够愉快、自由地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区角活动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组成方式,在促进幼儿知识经验增长、培养幼儿社交意识、丰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促进幼儿综合素养提升方面大有裨益。区角活动的创设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与更多同伴接触、互动的机会,也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从而深度挖掘他们的活动特点与兴趣爱好,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将乡土资源的优势融入区角活动中,有利于幼儿的心智发展与道德素养的全面培养。本文就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有效的幼儿园区角活动进行了全面探究,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促进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规则我来定!     
徐苑 《今日教育》2010,(2):34-35
幼儿园活动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的活动环境,它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别化活动的游戏区角。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长此以往,活动区活动的规则由教师制定,幼儿以标志牌作为进入区角活动的通行证,并按照教师制定的规则选择区角进行活动。但是,一次由活动区规则引发的冲突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83):192-193
幼儿园区角是幼儿活动与学习的场所,区角环境是教师为幼儿区角活动所提供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因此,区角环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分析区角环境创设的现状,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兴趣等,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创设不同功能的区角环境,以促进幼儿与区角环境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角活动的创设和实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在活动中,幼儿是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和行为,从区角活动选材、环境创设、适时指导等多个方面着手,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无限快乐,同时也帮助老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袁茵  杨丽珠 《教育科学》2005,21(6):54-56
本研究以幼儿探究活动为载体,分别在小班的观察探究活动、中班的游戏探究活动、大班的学习探究活动中,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实验结果表明: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探究活动形式和内容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观察探究、游戏探究、学习探究活动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有效途径,小班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20.
区角活动已成为幼儿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作为探索性活动类型的科学区更是如此。然而,在科探区角活动设置时,往往会出现缺乏区域功能性定位现象,活动内容偏离主题的要求,内容选择随意,忽视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在《指南》的引领下,开展了小班科探区角活动创设与跟进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