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原发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粘度的改善,探讨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3次/d,每次四粒),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血粘度、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粘度、内皮素(ET)水平均下降,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但通心络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粘度、内皮素(ET)水平显著下降(P〈0.05),并可显著升高血清NO、血浆白蛋白水平(P〈0.05)。结论:PNS患者在规律口服强的松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可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恢复,减少尿蛋白排出.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UAER、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疗效判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多项肾功能指标,保护肾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潘南金(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泵功能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我院1998.3~1999.10月收入CCU病房的40例患者进行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第1~5天给予潘南金静脉输注,第6~15天改为口服,检测两组治疗前、第5、10天的血清钾、镁离子浓度,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及第一天24hHolter,统计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合并用药等方面无差异,所有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第5、10天的血镁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的心衰、室早、室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0.05、<0.01及<0.05),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潘南金可以减少AMI后心衰的发生,改善心功能,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溶栓的患者,潘南金能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小再灌注损伤.但潘南金对血压有较大的影响,尤其血压在正常低限时,静脉输注潘南金可使低血压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应用时需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并进一步探究其导致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组分析总结64例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运用多因素分析致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中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1.5%vs86.1%,11.5%vs47.2%,7.7%vs52.6%,P0.01),A组尿蛋白、血红蛋白高于B组(P0.05)而血肌酐、血压较B组明显偏低(P0.01).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55,4.232,6.682;P值分别为0.041,0.043,0.003),而血红蛋白水平(OR=0.687,P=0.031)起保护作用.高血压、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和血红蛋白的降低,肾脏损害程度加重(P0.05).结论: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可能血压升高、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量以及镜下尿红细胞水平是衡量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依从性的血压控制影响。方法将76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联合干预,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 1.干预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为92.17%,对照组药物治疗依从性为42.17%;两组患者药物遵医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干预组血下降率为25.53%,对照组为14.87%,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联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患者收缩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祛痰、镇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滴注.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佳,且用药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服用自制降脂汤,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7%,对照组为74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以,自制降脂汤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的血脂,对高脂血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活血化瘀中药加减。观察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尿FDP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的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尿FDP,血清白蛋白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尿生化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其多项生化指标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能够明显改善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可为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指导。本文采用一般心理健康和医学应对方式调查问卷调查了郴州市99名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调查结果显示:郴州市透析患者心理健康障碍率为64.64%;“面对”应对方式维度和“回避”应对方式维度均低于常模(P<0.05),“屈服”应对方式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得分(P<0.05);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对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正向相关。尿毒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倾向于采取“屈服”应对方式,正确引导患者采用合适的医学应对方式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黄膏外敷神阙穴联合辩证施护对寒湿阻遏型黄疸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1例寒湿阻遏型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我院经验方“消黄膏”外敷神阙穴联合中医辩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黄膏外敷神阙穴联合辩证施护对寒湿阻遏型黄疸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良好,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的水平,分析探讨IL-18在SLE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I。ISA)测定SLE组及对照组血浆IL-18的水平,比较不同疾病患者组间的差异。分析与C3、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血肌酐(Ser)及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LE活动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于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SLE稳定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1L-18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和无肾损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血浆IL-18水平与Scr、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密切相关。结论:SLE患者血浆IL-18可以作为预测SLE活动的指标,并且可能成为SLE药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老年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将门诊92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为期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老年慢性便秘保健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周,观察组排便困难程度、大便性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大鼠脑出血给予三七总皂甙治疗后,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有无变化,并观察脑出血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相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脑出血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值升高;2d后治疗组大鼠与脑出血组相比分值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治疗组Bcl-2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高(P<0.01)、Bax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低(P<0.01),Bcl-2/Bax蛋白比值增高;脑含水量即12 h开始增加,24 h后比较明显,48 h达高峰,7d之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三七总皂甙治疗组48 h ~72h干预后,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其脑出血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被随机分为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级(44例)和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性心理护理的护理组(44例),分别从入院时和第八周末,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第八周末,护理组的ITAQ、NOSI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天麻钩藤饮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增高(P〈0.01,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显著升高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中药薰洗修复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结束24 h后内瘘部位用热毛巾湿敷20分钟,局部涂擦喜辽妥。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时内瘘部位使用非热康谱治疗仪照射40分钟,血液透析结束24 h后使用本院中药制剂薰洗内瘘部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穿刺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3,P〈0.01)。观察组显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43.33%,两组结果经统计软件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热康谱治疗仪联合中药薰洗治疗能减少反复穿刺导致的血管瘢痕组织增生、血管硬化、肿胀、疼痛、渗血或血栓的形成,大大地延长了血管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常规治疗的6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倍他乐克+通心络胶囊治疗的6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TC、TG、LDL水平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而血清HD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判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血脂.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规范操作的影响,从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方法:以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肾内科为研究现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出院的接受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共62例,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腹膜透析常规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操作方法,能自行操作。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心理支持、腹膜透析知识教育、标准换液操作培训、定期随访。结果: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腹透操作合格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合格率90%)。而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改变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及操作的随意性,纠正了一些不良习惯,预防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1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及改善头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疗效好,优于氟桂利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48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手术(为经桡动脉组),30例患者接受经股动脉介入手术(为经股动脉组),比较两种术式患者的平均穿刺时间、术中动脉痉挛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组患者平均穿刺时间较经股动脉组时间长(P<0.05),且术中动脉痉挛发生率较经股动脉组高(P<0.01),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桡动脉组的术后并发症远低于经股动脉组(P<0.01).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介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