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国外学术论文的影响、作者对引注的功能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学术论文繁琐注释的流行。繁琐注释会将注释流于形式,淡化注释的功能,使注释丧失其核心的检索作用,而且也往往混淆了正文与注释的关系。解决繁琐注释需要对注释的功能和写作规范有清醒的认识: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预设、基本原理和规则无需注释;对同一观点,应选择有代表性、权威性的作品为准;论文的补充注释必须与论文主题的论证有关,而且应尽量简化;注释尽量不引用原文,而使用转述性语言。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篇首页注释的编排《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韩一赤朱诚注释亦称论文的脚注,是论文的重要辅助信息。期刊论文中注释的次数要保持在最低限度;通常置于有关页面的下方,并用横线与正文分开,根据《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对科技论文索引项目的要求,在科技期刊篇首页...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学术论文注释的质量,必须明确其功能。学术论文注释有三大功能,即释疑、举证和申说。释疑可扫清阅读障碍,举证可提高学术信度,申说可增强论文深度。注释中存在很多问题,作注者应增强问题意识、读者意识、学术意识,在注释中实现必要性、适度性与可接受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类目注释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得当可以引导分类标引人员准确归类。调查发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类目注释存在分类指引与所属类目内容不符、分类指引与类目设置不符、类目注释不完整或缺少注释等10个方面的问题。论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改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编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宇文高峰 《编辑学报》1999,11(4):224-224
从科技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内涵分析着手 ,根据科技期刊编辑规范提出了关于参考文献和注释的科学、规范的编辑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震林 《编辑学报》2006,18(6):424-426
通过对科技论文英文注释语句中省略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其省略用法的一般规则:省略注释语句的主语、动词be以及常用短语中的虚词;用标点符号替代注释句的谓语动词.对经常出现的注释句中的省略错误进行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修改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出版界将著述引文(含引图、表、数据等)是否标明并详列注释或参考文献,视为作者学术道德的重要标志之一。凡严肃的作者,对著述引文及其注释,从不掉以轻心。笔者不揣浅陋,仅就编辑实践中见到的引文与注释方面的问题,谈点滴体会,与同行交流。一、引文常见差错当今著述稿“十引九错”者,比比皆是。笔者曾负责编辑一部高校多作者的论文集,55篇论文有引文,54篇有注释。引文准确无误的仅5篇,差错率高达92%,最严重的有一篇文章13条引文11条有误,出错率近85%;注释项目齐全,书写符合国家标准的竟没有一篇,100%不合要求。这…  相似文献   

8.
历史专业论文在历史的补充和整理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历史资料是历史专业论文的“血肉”。历史学者如何准确引用历史资料,如何标准注释所引用的历史资料的出处是历史专业论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注释随感     
看书当中,常常见到注释。注释是编辑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个好的注释,应该起到对正文内容有所补充的作用。它可以把在正文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说到或者说得不清楚的问题,加以说明或补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所以,注释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字。有些内文,如果缺少必要的注释,就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例如《鲁迅全集》,它所涉及到的人物、事件很多,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鲁迅先生的许多著作  相似文献   

10.
吴晓蔓 《图书馆论坛》2007,27(1):165-166,169
诗歌注释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当代学者在对古代诗词的整理注释工作中,讹误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文章从语言解释、历史解释、心理解释、校勘与注释四个方面将诗词注释中的常见讹误分类释例,以期为日后的注释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在编辑审稿时,有一条注释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这条注释引文源自大家熟知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社会记忆力的革命"一节。我们所碰到的一篇期刊论文和一篇学位论文,它们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打了双引号的段落字句在被引文献中却找不到相应的出处。期刊论文引文是:"第一次革命是人类将共有的记忆和个人记忆放在同一个地方,就是  相似文献   

12.
注释杂议     
把新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与第一版相对照,发现新版本的主要变化在注释上:对原注中一些错讹的史实、不准确地提法和偏颇的评述,作了订正和修改;并且新写了一部分注释,其中有的是对人物、事件等作了注释,有的是纠正了正文中个别有误而不能直接改动的史实,有的是提供了重要的解释和说明。粗略算了一下,现在这个版本中的注释共有一千二百多条,十六万字左右,显然是占了相当的份量。为前人的书作注,在中国是  相似文献   

13.
正史艺文志注释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七部主要的正史艺文志注释的著录特点 ,总结正史艺文志注释类型 ,阐述正史艺文志注释的著录方式变化及成因。  相似文献   

14.
编辑在编校学术论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注释的编辑问题.学术论文中的注释问题主要包括:注释位置不当,注释内容烦琐,注释表述不清,注释质量不高等.编辑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对待注释的编辑工作,与作者充分沟通,多方查证,依据八种策略完成注释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书刊注释形式似难统一墨愚有论者主张“书刊的注释形式应该统一”。笔者认为,诸多注释形式虽共司其职,但各有所用,偶尔似可替代,最终无法等同,实难统一。容稍加阐述。一、注释的概念与分类总括一些有关的教材和辞典对注释所下定义,可以把注释分为两大类:1.对正文...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说明提到:“《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的修订工作,主要是校订注释,改正注释中某些错讹的史实和不准确的提法,增补一些新的注释,删去少量的注释。”《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注释写得很好,备受学术界称道。第二版注释又前进一步,无论是思想性、科学性,还是写作的艺术性,都更上一层楼,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只要  相似文献   

17.
注释有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标明材料与观点出处的作用。它是编辑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注释的方式一般分页末注(脚注)、文中注(在正文中的引文后面用括号作注,不用注号)、文末注(篇末注)。在注释较短的情况下采用文中注较好,在注释很多时宜采用篇末注。页末注的好处则是比较便于阅读。目前,我国的社科期刊以采用文末注的为多。但往往一种刊物的同一期有的采用文末注,有的则为文中注,很不统一。期刊中出现文中注时,有的期刊采用与正文一样的字号,有的则小一号字。脚注一般排在当页下  相似文献   

18.
类目注释是对一些容易混淆或是有特殊意义的类目所注的说明,它能帮助图书分类人员正确了解和掌握分类表,保证图书分类的准确和一致。《中图法》的类目注释大致有下面三种:说明类目的内容范围,说明与其它类目的关系,或说明分类的方法。在很多类目下都注有“按××复分”的字样,就是在说明方法。这些注释在使用中总感到有些不足.最主要的:一是感觉类目注释不够多;二是注释粗糙,不确切。  相似文献   

19.
章永林 《编辑之友》2016,(11):78-81
在我国学术期刊编辑过程中,注释是常规使用的文献著录方式,且有着专业化、行业化的用途.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注释的定义有待规范,脚注和尾注使用的不统一,脚注的当页单排和通篇统排的不一致,文献引证性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混淆等.基于此,文章对学术期刊注释的使用从学理、办刊的价值体现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注释使用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注释图书是我国四大图书著作类型之一。是读者必须借助现代语文注释才能读懂原文的图书。注释对正文起着补充、诠释、解说、注明等作用,它源于文献的传授、研究、整理等实际需要,在中华文化传播与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按注释内容划分,注释图书可以划分为词义类、章句类、义理类、史传类、音义类、综合类共6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