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以学生为本”与“游戏精神”遥相呼应《语文新课程标准》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创设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借此激发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展示“主体”,即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细细品味“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竟发现与西方所提倡的“游戏精神”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2.
林庆辉 《小学生》2011,(4):23-24
《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意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建立正确价值观。一句话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试验、实践产生的几点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在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一思想无疑给处于困境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指导,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语文学习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增加个体主动活动机会,发挥小组、班级群体功能,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小彬 《考试周刊》2009,(27):62-6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然而,当前对“学生主体”虽谈得很多,但大多数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缺乏操作层面的“行必有果”.学生的创新素质也得不到有效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建立在学习主体自主、独立基础之上的学习,都需要学习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因此欲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对如何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切实唤醒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让语文课除了应有自己的味道、特色,除了概括了解和演绎人物…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强调的一个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语文教改的推进 ,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已逐步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已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但是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学生是否已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现状并不乐观。杨再隋教授在《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到了三种有问题的主体性 ,很令人深思。其一为“虚假的主体性” ,即追求形式主义 ,做表面文章 ;其二为“肤浅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初步实践,大家已经达到共识。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青睐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标》中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相似文献   

9.
王华 《河北教育》2007,(7):32-34
A案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相似文献   

10.
洪海军 《现代语文》2010,(12):110-111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还“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严峻挑战。于是,车行陌上,春光袅袅,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当我们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于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时,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建立在学习主体自主、独立基础之上的学习,都需要学习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因此欲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对如何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切实唤醒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施的前提是保障自主学习能够开展的基石。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确认,在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也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参与平台,并利用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贯穿其间、渗透其中的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确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7.
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改在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倡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但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条地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读书”,教学随心所欲,想怎么上就怎么上,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语文教学改革将面临着从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19.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是教师的责任。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语文学习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力。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环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设置学习探究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自主体验教学法”是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和理性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知识、学习知识,并通过自主体验和探究自我,建构知识、能力和思想情感。新课改强调:语文学习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