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邀舞》的乐曲结构及音乐特点的分析,揭示了浪漫主义奠基人韦伯在钢琴创作方面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徐美云 《知识窗》2008,(11):57-57
汉唐时代,士大夫在饮宴时,有一种颇重礼仪的社交舞蹈,这便是史书上多有记载的“以舞相属”。这种舞要求前一人舞罢,顺邀另一人起舞,即为属。属者,委也,付也,即邀请之意。宴会中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再舞为报。这种交谊舞有严格的礼仪规矩,姿态仪容都很讲究。否则就是失礼。《后汉书·蔡邕传》记载了一个以舞相属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江澎 《科教文汇》2013,(23):137-138
《六月.船歌》是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六首,是以"船歌"为体裁创作而成的。柴可夫斯基将俄罗斯的民族音乐风格融入到该作品中,旋律优美动听,感情丰富,其结构采用典型的复三部曲式,是柴可夫斯基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4.
崔擎 《科教文汇》2008,(9):124-124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音乐体裁。《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它运用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展开叙述,展现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悲歌。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本文拟从作品的结构特点、情感变化、演奏旋律以及创作手法几方面对这一杰作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解读 ,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由于“理性”而存在亲和关系。作者运用韦伯“理想类型”的社会学理论理解这一著作 ,并就“韦伯命题”、二元论思想及作品的现实性谈了有关看法。  相似文献   

6.
陕北民歌《兰花花》带有典型的信天游风格,讲述了兰花花旧社会一个美丽陕北的农村姑娘,被迫嫁到地主周家,但勇敢的抗婚争取自由与光明,终于与自己的情哥哥重逢的爱情故事。汪立三先生于1953根据这首陕北民歌改编创作了一首钢琴变奏叙事曲《兰花花》,这部作品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优秀表演曲目。  相似文献   

7.
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韩国创作型歌手PSY(鸟叔)的《江南Style》获得3亿点击量。这首"神曲"还夺得澳大利亚ARIA单曲排行榜第一。就连谷歌总裁施密特也打算向PSY学习"骑马舞"。掀起全球热潮的《江南Style》,真正勇不可当。有网友对《江南Style》的流行感到迷惑不解,甚至觉得无聊。这是一首韩语歌。不过,对于说汉语的中国人,说英语的美国人,说法语的法国人,歌词里  相似文献   

8.
马雪艳 《科教文汇》2007,(1X):171-171
本文通过对辛弃疾词中两首作品《木兰花慢》《鹧鸪天·代人赋》的分析,揭示其作品中隐含的天文学和教育科学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孟尧 《科教文汇》2013,(5):133-133
从《丝路花雨》到现今各艺术院校开设敦煌舞的课程。敦煌舞复活和再现于中国舞蹈的教学课堂和舞台之中。本文则立足现今敦煌舞中舞姿这个最小的元素单位,分析其审美特点、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0.
1909年德彪西创作的单簧管《第一狂想曲》,使得单簧管的演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首作品从其选材、结构、和声以及独奏与钢琴间的关系来说,与以往的作品都不一样,具有全新的音乐意识。因而,在演奏方法上需要格外的讲究,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理,以适应作品多方面的表现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发明》2006,(5):26-26
2005年.扬丞琳《暧昧》专辑的好成绩让她美梦成真,并再度在‘歌手’这个身份上有了新的契机。庆祝自己失而复得的歌手身份,庆祝第二张专辑的诞生,她的梦因为你而实现,她想将新专辑中的第一首单曲《庆祝》送给你,邀你一起分享她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发明》2006,(6):27-27
松隆子一直是国人比较喜欢的日本女歌手在等待二年半之后,第7张全新大碟《因为我们存在》,由无限开关、和田唱《三角龙》,真岛昌利等重量级乐团连手打造。为了准备这张久违了的大碟,松隆子不但力邀同门的无限开关献出单曲“迎向光明”以及专辑中第6首“我的黑夜将明”,第8首“水槽”,还请来三角花的主唱——和田唱跨刀写了带有上世纪70年代美国流行乐曲风的“水洼彼端”。  相似文献   

14.
下里的巴人会唱歌;下里的巴人唱的歌就叫“下里巴人”。在古代,巴人唱着歌,跳着舞,打着仗……这个民族的个性至刚,至柔,至文,至武。除去“下里巴人”的杰作,巴人后代留给中国文化史的,至少还有“竹枝词”:被贬谪出京、来到夔州作刺史的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民间采风日寸忽听得一首好歌,不禁神往。一打听,说这是巴人的歌调,曲名叫《竹枝词》。当地人唱《竹枝词》时,吹短笛,击小鼓,边唱边舞。刘刺史分外喜爱《竹枝词》的清新婉转,立即就依着调子填词,写了十多首新《竹枝词》。当然,这其中便有那千古流传的一首,我们无论在哪一  相似文献   

15.
王薇 《科教文汇》2007,(8X):200-200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廉锋 《世界发明》2011,(3):15-15
萨特曾说“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而群展《一堆热情》则指向那些虚实互映、动静结合、形式微妙的作品。2月18日,上海香格纳画廊于新春后推出首个群展《一堆热情》,邀请了艺术家施勇、邵一、向利庆、薛松、杨振中、石青、张鼎、章清等参与其中,希望以艺术家们的笔触温暖这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  相似文献   

17.
正"翩翩黄鸟,雌雄相依。念我之独,谁其与归?"这首传唱颇广的伤感小诗《黄鸟歌》出于一位高句丽国王之口。"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太白的这首乐府诗描绘了高句丽舞女的轻盈舞姿,美轮美奂、令人神往。两首诗引出了一个昔日的王国——高句丽,这个神秘古国陌生而又熟悉,传世七百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舞蹈艺术就是这辉煌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本文介绍了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七种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部分作品赏析。  相似文献   

19.
伍光琴 《科教文汇》2007,(7X):158-158
詹姆斯乔伊斯在早期作品《死者》中,借鉴了音乐创作中对位、和声、重复等结构。这种叙事结构加上与小说情节互涉的音乐素材,增强了作品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死者》的音乐性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声乐作品《断桥遗梦》的分析,对这首作品歌词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以及作品演唱时在发声吐字、气息力度、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剖析与阐述,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对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声乐学习,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