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奇妙的纸     
设计意图 “纸”的主题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小朋友们学习折纸,婷婷折了个“纸盒”,引发了组内同伴有关“纸盒”用处的讨论。当小桐说要用这个纸盒装水喝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有的说:“不行,纸盒不能装水。”有的说:“可以,饮料就用是纸盒装着的。”观察到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从“纸”的主题出发,利用园内资源,设计了本次户外科学活动“奇妙的纸”。  相似文献   

2.
活动背景最近,我班有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塑料陀螺,引起了很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转得慢,你转得快?”“我怎么转不起来呢?”“呀,转快了,陀螺上的四个角变成一个圆啦!”……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生成了此次活动。我尝试让幼儿使用记录的方式,从预测———观察———记录———讨论———进一步发现,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从而激发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班的课题研究计划,我在科学活动中开展了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尝试,体会如下:一、观察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1)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恰如蒙台梭利说过:“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的程度。”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生活本身就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多契机。因此在日常…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又结合园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的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小超市”主题活动。以往的数学活动总是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那么结合“小超市”主题活动,如何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亲身体验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尝试通过以下有效途径来进行:一、数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一)活动生成来源于幼儿生活在刚开学的时候,有的孩子经常将一些食品、玩具等带来…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同时,口语能力是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工具。口语训练仅靠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一、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强幼儿说的需要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如在《小动物接力赛》活动中,幼儿要戴上小马、青蛙、小乌龟的头饰模仿动物的行进动作,我请模仿动物的幼儿讲一讲是怎样做的。有的说:“我像小马一样飞快地跑。”有的说:“我像青蛙一样蹦蹦跳跳的。”还有的说:“我像小乌龟一样慢慢地爬。”…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为幼儿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基础。1.观察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有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孩子说:“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  相似文献   

7.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间吃西瓜的时候,我无意中问了孩子们一句:"你们吃的西瓜皮像什么呀?"没想到我的提问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有的说像月亮,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镰刀……孩子的想象竟然如此丰富,这激发了我的灵感:西瓜皮可以变成一个极好的语言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由来。近来表演区的幼儿想要添置一张“化妆台”,他们向美工区的同伴递交了制作“订单”。接到“订单”后,美工区的幼儿围绕“怎么制作化妆台”展开了讨论:有的说化妆台都有一面大大的镜子;有的说化妆台像桌子一样,可以放很多东西;有的说化妆台要有抽屉……于是我发动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开展关于化妆台的调查,开展一场“化妆台设计大比拼”活动,幼儿关于化妆台的探索之旅由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做中学”的理念、原则,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一、萌发幼儿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一是科学活动成了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相对其他活动,我班幼儿更喜欢科学活动。有的科学实验、探索活动需要较长时间,但孩子们从不厌倦。瞧,利用松紧带制作旋转飞机的活动已整整进行了45分钟,但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结束活动。尽管教师一再要求他们把材料收起来,下次再研究,但仍有一部分孩子舍不得放手。牛牛说:“老师,让我做完好吗?我今天不玩游戏。”说:“老师,我今天也不玩娃娃家,我想让飞…  相似文献   

10.
奇妙的磁铁     
设计意图幼儿对科学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喜欢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与需要。我班幼儿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已进行过一些粗浅的科学探索活动,如“水的变化”、“无处不在的空气”、“风的形成”、“沉浮小实验。”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通过活动让幼儿观察了解初浅的“磁铁吸铁”的物理现象,满足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及兴趣。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磁铁以及磁铁能吸住铁的物理特性。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2.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  相似文献   

11.
玩,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针对幼儿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抓住机遇,发挥导向作用,组织幼儿开展了一些融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游戏活动。玩碎布一天,我班的骆崴同学把自己用碎布剪贴成的《小狗玩球》带到班上来,小朋友们高兴极了,有的说:“这只小狗真漂亮,还穿了一件花衣服呢!”有的说:“老师,明天我把家里最漂亮的布带来,你教我们玩‘剪布贴画’,好吗?”面对幼儿的这种强烈愿望,我因势利导,在全班掀起了“剪布贴画”的热潮。在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大多数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但也有部分幼儿对这种活动兴趣不大,或缺乏自信心,学绘画也许只是其父母的意愿.我认为,对这些幼儿,表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及时适度的表扬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他对画画的兴趣,尽管他画得不好,我也会找出一点点优点来表扬他,比如说他有进步,有想象力,很大胆等.正面的引导,会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班上有个小朋友,每次上课都坐着,还不时地去干扰其他的小朋友,让他画画,他说不会画.班主任常批评他,我也拿他没办法.心里想,这样下去不行,总得想出一个好的法子来“征服”这个小家伙.有一天上课,我不小心把磁铁弄到地上,这小家伙居然迅速地跑去捡起来.当时我很高兴,在班上郑重地表扬了他,最后我还摸着他的头说:“如果你能认真画画,等一会老师还会表扬你的.”这一招果然有效,这节课他还真的不错,虽然画得不是很好,但下课时我还是表扬了他.至今,这孩子已经有很大进步,他受到的表扬不再是我刻意的,而是很自然的了.班主任老师说:“想不到一句表扬的话真管用.”  相似文献   

13.
●寻找切入点一天,我边给幼儿讲《三只蝴蝶》的故事,边舞动自然角里的蝴蝶标本,模拟故事场景。幼儿一边听一边跟着“飞”了起来,还说“我是红蝴蝶”“我是黄蝴蝶”,有的甚至想像自己就是小蜗牛、小螃蟹。幼儿的生动表现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何不抓住这个契机,发动幼儿创设一个仿真的“丛林世界”,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呢?这样不仅能把自然角的内容融入角色表演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有关自然知识,还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友情。(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某些表现可能是无意识的,却往往包含了很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这些生动表现,就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教学要从小抓起,这一认识,近年来已逐渐被幼儿园所接受,“幼儿听读游戏,科学识字”,在市区各所幼儿园已风靡开来,并日益受到师生和家长们的欢迎.“识字游戏”的目标之一,便是要培养幼儿朗读能力,提高幼儿朗读水平,使幼儿感受汉字的魁力.为较好实现这一目标,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的:一、选择使幼儿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可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以小动物、童话人物等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再与音乐、美术、“偶像”效应等相结合,使幼儿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如:儿歌《颠倒歌》,以唐僧师徒为主人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接触儿歌前还可以借孙悟空之口,告诉幼儿:“今天,俺老孙想给大家讲个笑话.”通过“偶像”效应,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创意贴画     
本学期,大一班美术课由我上,这个班的孩子们喜欢画画,而且有的孩子还真画得不错,不过每次美术活动过后,总有绘画练习纸被扔到垃圾筐里,我看着被孩子们扔掉的画,真有点心疼。几天前我不经意地翻看幼儿的练习画,灵机一动,何不变废为宝用废画进行创作呢?于是我挑了几幅画剪下上面的各种图案,重新组合粘贴起来。美术课上,我拿出粘贴好的作品让幼儿看看这幅画是谁画的,大家都说“:这不是画的。“”那是怎么来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剪的,有的说是拼的,还有一个孩子说:“这是粘贴画。”嗬,还真有明白人呢!“好看吗?”我问“,好看!这些都是从哪里剪来…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在我班孩子已有听说新闻的经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电视新闻”这一情境,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听、说、想象的自由空间,让孩子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情感。目的:1.通过听新闻和编播新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兴趣。2.引导幼儿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3.让幼儿学会关心周围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绘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引导幼儿观察感受,但泛泛的观察不仅会影响幼儿对形象及其特征的深刻体验,还会直接影响幼儿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小班幼儿的绘画中,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绘画时,总有些幼儿乱涂乱画,缺乏兴趣;有的对绘画缺乏信心,总说“我画不来”;有的还因为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对绘画产生胆怯、自卑心理;还有的一到画画就照着别人的画,出现许多“依葫芦画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向孩子学习     
有一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了,但记忆犹新。那天的音乐活动是复习歌曲《小娃娃跌倒了》,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为第三乐句“我快快地跑过去,抱起小娃娃”配器时,我问幼儿:“这一句用什么乐器比较好?”幼儿说:“沙球。”我问为什么,幼儿说:“沙球的‘沙沙’声像走路声。”我  相似文献   

19.
五线谱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记谱法,比简谱记谱法形象、科学。为了普及五线谱知识,我在幼儿园进行了五线谱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是完全可行的。一、培养幼儿对五线谱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进行五线谱教学的第一节课上,我拿了一些曲谱给孩子们看,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我看到了许多豆芽菜。”有的说:“我看到许多小蝌蚪在河里游。”然后我把这些曲谱唱给孩子们听,原来都是他们会唱的歌曲。于是,孩子们一个个兴奋起来,对五线谱有了浓厚的  相似文献   

20.
刚毕业时,我分配到一所农村幼儿园,教的是大班。开学不久,一次我让幼儿自由绘画,但所有幼儿画的却是同样的内容:一间农村的房子,房子一边是一棵苹果树,另一边是一个幼儿在做操。我的心一下缩紧了,这是我小时侯画的呀,现在的大班幼儿还在画这个?我顺手拿了一盆花放在讲台上,说:“小朋友,我们今天画这个好吗?”他们都摇头,说:“我不会画。”有的说:“老师,你画在黑板上吧。我们可以跟着你画。”我感到非常震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本人从几年来在美术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