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82):156-157
全纳教育主张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学习者的身体、情感等状况。音乐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潜能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人们日渐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出于对当下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特别关注的儿童和开展普遍教育的思考,论文对全纳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运用进行探索发现,力图揭示全纳教育视域下儿童音乐教育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以期实现让所有儿童有效和终身发展的音乐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育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上的全纳教育,是主张把特殊儿童接纳到普通学校,并通过特殊儿童对各种文化、课程、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普通学校。广义上的全纳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一部分特殊儿童,而且包括所有的儿童。从广义的全纳教育的理念出发,从入学机会均等、幼儿园课程的构建、幼儿活动组织三个方面简述了对落实全纳教育理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颁布以来,全纳教育思想迅速传播开来并成为特殊儿童教育的核心价值文化.它以包容、接纳、个性化等作为表现特征,又以平等、正义、有效性作为支撑点.在全纳教育的理念下,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应该得到有效实现,但在实践中却遭遇权利诉求的困境.如何实现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在实现过程中,不仅要对教育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做出限定,也要积极地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其实现.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是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想,主张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家庭形式、学校形式以及随班就读形式等三个阶段,并正在向人本特教形式的全纳教育阶段迈进。在我国实施全纳教育要考虑全纳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现状、地区差异以及特殊儿童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5.
浅谈全纳教育观视野下的性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应该考虑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需要.然而在学校教育中,仅仅因为性别原因,部分学生被隔离于正常教育之外,校园中的性别排斥现象、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全纳的性别教育"不仅包括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全纳,更包括性别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6.
全纳教育主张关注所有的学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不应只关注城市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农村的学生。要在吉林省农村实施全纳教育,首先要关注国家的教育政策,这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基础,其次还要注重教育实践、教育观念、教师资源、资金配备等因素。只有做到几个方面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才能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国全纳学校的发展特点及变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全纳教育实践较早,较成功的国家.全纳学校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固定机构,全纳教育的所有特性都在全纳学校中具体体现.近年来,英国全纳学校特殊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类别越来越泛化、对全纳型教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课程设置越来越个性化,在远程特殊教育服务、特殊教育教师角色拓展、学生评价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这一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教育词汇,不仅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而且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平等地接纳所有的学生,不排斥任何人,积极地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全纳教育的这一思想已为各国所接受并己落实到行动。  相似文献   

9.
全纳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公平、机会平等,尊重个体差异,主张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认为社会应构建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进而构建全纳性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更新.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对特殊教育资源进行界定,得出全纳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资源对教师、教育的启示.特殊教育资源应从本国具体历史条件出发,突出对特殊教育运转和发展的信息、价值、功能作用,并应将之用于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10.
1994年6月7日至10日,联合国教科组织在西班牙王国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想,所谓“全纳教育”,是 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党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教信仰的国家,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万花筒般的、充满差异性的社会中,在针对残疾儿童的基础教育问题上,印度政府选择的是全纳教育的模式。全纳教育是一种融合所有儿童的教育形式,而无论他们的身体或精神是否有残障,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处境如何,都应该在共同的学校环境中一起接受教育,得到公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新兴网络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使个性化自主学习成为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从全纳教育的概念、倡导方向出发,提出将全纳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教学中,实现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评价体系、师资力量的全纳化,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与学朝着个性化、自主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包括:(1)残疾儿童的全纳;(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3)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5)社会包容;(6)性别;(7)灾难风险减少教育。全纳教育思想与"两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建议在中国国家报告中和国家其他相应政策文件中采用这个概念。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纳教育仍是国家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政府在推进全纳教育中毫无疑问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教育公平.特殊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在其接受教育时,用全纳教育的思想指导,更有利于特殊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本文基于全纳教育视角,试图从受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及教育结果的公平三个方面论述教育公平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迎合了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推行全纳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透过后现代思想的视角分析,不难发现:全纳教育的话语权依然是站在多数群体的角度看待少数群体儿童;全纳教育对"特殊儿童"概念的模糊界定导致了全纳教育实践受困;全纳教育提出的真正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以维持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转变全纳教育的话语、明确适用对象以及重新建构全纳教育的目的是实现真正全纳的途径。全纳教育需要人们更深入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一、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理念于1994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公正地对待所有群体并且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全纳教育的概念最初成型于特殊教育领域,但其关注点不仅仅是残疾儿童,还包括:贫困地区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女童以及其他没有获得均等教育机会的儿童。  相似文献   

17.
全纳教育思想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是在"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1994年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和会上发表的《萨拉曼卡宣言》标志着全纳教育的肇始,并以此推进了世界各国的全纳教育研究与实践。开展全纳教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融合教育,目的是以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方式予每一位学生,减少各种学习障碍,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这种教育理念对教师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者对全纳教育的另一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纳教育固然保障每位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接受同等教育和过正常社区生活的权利,但是否任何特殊儿童都有能力适应和普通儿童一起的教育呢?所有特殊儿童能否都能从与普通儿童的交往中受益呢?一些西方特殊教育学者对全纳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的性别角色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纳教育着眼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反对歧视与排斥,其理念已渗入到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本文试图依据全纳教育思想,分析探究两种性别角色理论和性别教育模式的利弊不足,进而提出全纳教育背景下儿童性别角色教育应坚持性别平等观念,避免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等国际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全纳教育的思想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学校应全面接纳所有有各种需求的学生,学校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特性和需求的广泛差异,学校要消除歧视,不排斥任何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