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斯美拉达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出的极为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多作为真善美的化身被视为欧洲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光彩夺目的美好女性形象之一。论文则试图阐述爱斯美拉达所具有的三重身份:美貌的女神,痴情的女人及充满诱惑的女妖。  相似文献   

2.
巴黎是一个繁华之地,它就像在丑恶中盛开的美丽花朵。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描绘了19世纪的这块腐朽而繁丽的土地。人性的污浊与异化让罗德.福罗洛自囚于黑暗的牢笼,他是教会的牺牲品,也是教会的刽子手。他的养子卡西莫多长相丑陋,但心地单纯,是黑暗中的光,在爱斯美拉达死后,他杀死了一直敬爱的养父,在爱斯美拉达的墓穴中自杀。看着心爱女儿赴死的母亲、不容于这儿的完美化身爱斯美拉达,他们都是悲痛的灵魂,无法抗拒整个城市的走向,死亡在她们身上绽放出圣洁的光……  相似文献   

3.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宽宏大量,是一道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巴黎圣母院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受副主教的指使,去劫持善良美丽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后来皇家卫队救下了姑娘,抓住了加西莫多。加西莫多被绑在绞台受刑,他口渴难熬,没有人给他水喝。爱斯美拉达却抛却前嫌,走上绞台,把水葫芦温柔地送到他干裂出血的嘴边。  相似文献   

4.
我们总会被相貌极丑但心怀感恩的卡西莫多与窈窕美丽且纯洁善良的爱斯美拉达所吸引,并习惯用卑鄙的克洛德反衬人性的光辉。但《巴黎圣母院》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把美歌颂得多好,更在于把人性刻画的多真实,比如,极易被我们忽略的格兰古瓦——爱斯美拉达名义上的丈夫。  相似文献   

5.
《巴黎圣母院》虽已读完,但我却仍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中不可自拔。仿佛剧中的女主人公爱斯美拉达没有死,她还活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6.
传世经典《巴黎圣母院》的女主角爱丝美拉达风情艳丽、单纯善良,追求纯真唯美的爱情,然而却被无情的命运捉弄。爱丝美拉达为爱而活,也因爱失去了生命。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作家雨果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腻曲折的笔触,描写了爱丝美拉达充满悲剧的爱情哀歌。  相似文献   

7.
[故事梗概]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前面有一个广场。故事发生在1482年的“愚人节”那天。狂欢的人们选出来的“愚人之王”是圣母院里其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可是当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载歌载舞地来到广场上时,所有人的眼光都被这个美丽热情、舞姿动人的姑娘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8.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派小说家雨果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个卖艺女的不幸遭遇。故事的三个主人公是:波希米亚女郎爱斯美拉达、敲钟怪人伽西莫多、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爱斯美拉达是位卖艺女,她天真纯洁,美丽动人,富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等许多高贵的品质。这样一个女孩竟会被诬陷为“女巫”、“杀人犯”,并处以绞刑!看到她这么不幸的命运,我不禁想到了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是多么黑暗:教会人士卑鄙阴险,宗教法庭野蛮残忍,贵族阶级荒淫无耻,国家王权专横暴虐。同时,我也想到了生活在巴黎社会底层的人们———乞丐和流浪者,他…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1):F0002-F0002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创作的浪漫主义小说。故事围绕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美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三个人物展开,艺术地再现了法国400多年前的真实历史,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压迫以及人民反抗压迫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10.
让我摔跤     
我看着许多先哲很久以前的成长:尼采放肆地歌颂战争说自己是太阳公公,苏格拉底一直想着生命的本源活到古稀之年,少年维特是否还在烦恼,烦恼没有人教他学会如何成长?如果没有带着山羊的爱斯美拉达出现,疯跑的卡西莫多会不会面对浮雕,在圣母院钟楼的角落,为自己的丑陋哀叹?  相似文献   

11.
艾斯美拉达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拥有迷人的外貌、高超的舞艺和善良的心地,是乞丐和穷人的知友。她不幸的遭遇与悲惨的结局使人们为之叹息,但她纯美的形象却在世界文学的画廊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艾斯美拉达是纯美的化身,善良的使者,但她的纯美却遭到摧残、欺骗,以悲剧结尾。本文对整部小说中的少女艾斯美拉达的纯洁美丽形象进行分析,以深化读者对艾斯美拉达纯美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少文学评论者对《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评价是:爱斯美拉达集真善美于一身,克洛德是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内心却纯洁高尚,而弗比斯则徒有其表、薄情寡义。本文拟从“人物塑造的主观原则与客观效果”、“我国传统研究的方法及其弊端”和“以现代典型理论观照人物”三方面再次分析上述人物形象,并试图作出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不少论者对《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评价是:爱斯美拉达集真善美于一身,克洛德是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内心却纯洁高尚,而弗比斯则徒有其表、薄情寡义。从“人物塑造的主观原则与客观效果”、“我国传统研究的方法及其弊端”和“以现代典型理论观照人物”三方面再次分析上述人物形象,并试图作出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相似文献   

15.
缝隙     
一个人,最吸引我们的,就是人性的缝隙袒露的时刻吧。塞林格的《献给爱斯美的故事——怀着爱与凄楚》中,那个女孩子引起主人公注意的动作之一,就是她在合唱中的心不在焉,以及她的鼻翼翕动,那说明她  相似文献   

16.
《巴黎圣母院》中通过描写三组二象对立项之间的关系,生动地诠释了美的不可抗拒和至高无上的实质。法比和爱斯梅哈尔达之间的源于本能的对外表美的无功利的爱慕,促成二人荒谬低级的悲剧爱情。加西莫多与爱斯梅哈尔达之间的爱则是丑对美顶礼膜拜,美却拒斥丑。加西莫多用生命与死亡诠释了雨果唯美思想的真谛。克罗德与爱斯梅哈尔达之间的爱,克罗德企图通过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美的占有弥合他人性的缺陷,从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和完善。美为克罗德恢复完整人性提供了契机,却又最终因他自身而毁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释英雄崇拜与英雄原型之间的关系,揭示英雄崇拜的心理根源。进而通过对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的交往的分析,说明不受理性控制的英雄原型在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爱斯梅拉达一系列行为的分析,证明造成爱斯梅拉达悲剧命运的内因是心理的极端不成熟。由此展现"内外皆美"的爱斯梅拉达性格中的美丑(善恶)两面,以求对爱斯梅拉达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缝隙     
一个人,最吸引我们的,就是人性的缝隙袒露的时刻吧.塞林格的<献给爱斯美的故事--情着爱与凄楚>中,那个女孩子引走主人公注意的动作之一,就是她在合唱中的心不在焉,以及她的鼻翼翕动,那说明她在悄悄地打呵欠.  相似文献   

19.
初识雨果,是在《巴黎圣母院》里。美丽的爱斯美拉达,虚伪的神父和善良的敲钟人都从书中慢慢地走出来,定格在一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幻化成了教堂中那一块块彩色玻璃上的图案,凝固在阳光里。敬佩雨果,是在走近了他的《悲惨世界》之后。一个如此庞大的故事在他的笔下被铺陈得有条不紊,又举重若轻,从冉阿让、沙威到芳汀、马吕斯……众多的人物被演绎得栩栩如生.恰到好处。不仅如此,就连最细微处的伏笔也都埋设得严丝密缝。小说的情节更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让人不禁时而提心吊胆,时而轻舒一气,继之又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20.
《巴黎圣母院》,人们已经评论的很多了。但是对于小说中小山羊和爱斯美腊达的关系似乎涉及的很少。从表面上看,小山羊“佳利”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动物,是吉普赛少女爱斯美腊达生活上演艺上的一个动物伙伴。其实,人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小山羊的身上,作者潜藏的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