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荆 《新闻前哨》2003,(4):21-21
标题是最先和读者见面的。人们看报总是要先看标题。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标题,往往会使一篇新闻生辉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标题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制作标题中,除了要注意准确、精炼之外,更要尽力让标题生动起来。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内容活起来,能产生新鲜、醒目、形象从而吸引读者的魅力。新闻标题的生动,不同于文学作品标题的生动。它要求使用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深挖事实所包含的生动活泼因素。所谓新闻标题的生动,就是在制作…  相似文献   

2.
新闻标题要做到准确鲜明,形象生动,以求对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这就不可不讲究修辞了。所谓修辞,说得大一点,它是指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说得小一点,简而言之,就是研究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研究如何修饰语句,把话讲得更准确、鲜明、生动一些。  相似文献   

3.
(一)新闻用事实说话,以事实本身的力量来影响读者。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是新闻写作争取的目标,也是新闻修辞追求的效果。新闻事实的面貌千姿百态。有的新闻事实就是一个具体事实本身,它往往生动形象,直观可感;有的新闻事实则是对大量具体事实的综合概括,失去了生动活泼的形态,已不具有直观可感性。要对不同形态的新  相似文献   

4.
法学(新闻学)硕士、《中国民航报》编辑刘玮的硕士论文《视觉新闻初探》提出:视觉新闻是时代的需要,其理由为:第一,视觉新闻是文字新闻与电视新闻相竞争的手段,电视新闻迫使文字新闻学习形象的、立体的、有生动画面的表现手法;第二,从报纸宣传的角度看,视觉新闻可以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为增强新闻的可信性,有利读者由认识新闻事实的外部形象而认识新闻事实的本质意义,有利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第三,从读者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周漫 《新闻前哨》2008,(11):80-82
主持人在运用语言与听众进行交谈的时候,如何做到准确、生动、凝练、诙谐地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吸引听众,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如何通过声音树立主持人的形象?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如公文语言、科技语言、政论语言等)有着不同的特点,后者是记述性的,重在传达内容;前者是描绘性的,力求表现形象。文学语言要求在准确、鲜明、生动、得体的基础上,给读者以形象的实感和艺术的美感。它是形象的语言,感情的语言,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具有作者创作个性的语言。文学语言同新闻语言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着甚多的相同点。尤其是人物报道重在写人,人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形象。因此,在采写人物报道时,特别是采写人物专访、人物特写、人物通讯等体裁时,完全可以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文学语言,增强视觉效果,更好地发挥其宣传效益。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好的新闻更是用事实说话,少陈述多表现。也就是说在写作中从内容出发,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读者,做到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使读者久久不忘。在这方面,细节描写则是高招之一。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的说理侧重于以抽象道理和逻辑思维启迪和说服读者,写起来难度不小,读起来往往又枯燥一些,不如侧重于以叙事为主、靠事实说话的新闻和通讯报道等体裁来得具体、生动,易于入脑。正因为如此,为了学习和改进新闻评论的写作,使得它说理有根有源,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需要适当输入一些新闻事实或最新信息。而且在写作上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贵在“新”。一是选择新闻事实要新鲜感人;二是在生动上做文章,要运用新颖、别致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使稿件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因此,成功的新闻报道要有诗的凝炼和意境,有小说的细节。这里的凝炼和意境,说的就是新闻报道的语言既要简洁,又要给读者以美感,使读者在读新闻时有一种似听音乐的优美畅快的感觉,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感到赏心悦目,并加深对新闻事实和稿件思想性的理解,达到理想的最佳宣传效果。 合适的字眼与大体合适的字眼之间的区别,是电光与荧火之间的区别。作家老舍说过:思想内容与语言是血之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而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是新闻事实的,“衣裳”,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是事实和语言的结合体,如果光有好的事实,没有精美的语言来表达,那无疑就逊色不少,也影响了事实本身的吸引力。所以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起来应铿锵悦耳,富于音乐感,给人以流畅协调的韵味。我们知道,同一件事同一个道理,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由于表达水平不同,效果往往大不相同。那些形式单调、  相似文献   

10.
消息是用简练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准确、精练是消息语言的基本特征,但如果消息语言干巴巴的不生动,受众的接收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受众面临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新闻语言不生动会直接降低其阅读率。怎样才能使消息的语言变得生动呢?1、变抽象概念语言为形象可感语言。在消息写作中,我们在语言技巧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家把文字表达的语言分为四大类: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和新闻语言。这四类语言,除了有其共性外,都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点。新闻语言的特点,概括起来有16个字:具体形象、简练生动、准确鲜明、通俗易懂。新闻语言之所以要求做到这些,这是由新闻事实、报纸和电台的特点以及读者的需要决定的。人们看报纸、听广播,不但从中增长见闻、学习政治、知识,而且也从中学到新闻语言。如果我们的新闻语言是健康的、纯洁的,那么,报纸对整个国家、民族、全体人民就是一个天天  相似文献   

12.
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主要原因固然有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作品字里行间蕴涵的浓浓深情,无疑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和生命力,使得这些新闻作品事过境迁却魅力依旧。由此可见,新闻不是无情物,在准确报道事实的同时,好的新闻作品也应包含感情色彩,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新闻有情方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新闻不是行政命令,不能强迫读者读下去,可读性是新闻吸引读者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新闻语言",就是运用最鲜明、最生动、最准确的文字.报道最丰富的新闻内容.顾名思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语言是音义统一的全民交际工具.新闻语言具有表达事实传播信息客观、确切、简洁和通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应该是对新闻事实的准确、简练、形象的概括:一是准确反映新闻事实,不使读者产生歧义,从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二是客观反映新闻事实,不偏不倚,凸显新闻的真实和价值。有人把新闻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信息传播中,新闻的标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题好文一半”,更说明了制作好标题的重要性。消息是传播新闻时最常用、最重要的体裁,它的标题制作首先要求准确。笔者以2006年5月份的《华北石油报》所发新闻为例,谈谈如何准确制作消息标题的体会。一、标题要准确概括和反映新闻事实消息标题应直观明白,一语中的。表…  相似文献   

15.
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都是实实在在的。因而,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新闻语言,就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具体地表述各类新闻事实的任务。只要一翻开报纸和刊物,一打开收音机和电视机,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新闻作品的语言具体准确,生动形象,简练朴实,鲜活动人,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犹如置身现场,感同身受。但也有少数新闻作品的语言比较空洞、抽象、笼统、含混,使人感到仿佛是雾中看花,若明若暗,若隐若现,模模糊糊,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6.
语言艺术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艺术包括有声语言、无声语言、形象语言。当好主持人,必须学习好、运用好、发挥好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7.
温斌 《今传媒》2016,(10):112-113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拥有职业的敏感性、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和娴熟的摄影技能,这是新闻摄影记者必备的能力。凭借职业的敏感、灵敏的新闻嗅觉,能及时发现新闻,正确分辨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抓住新闻点;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能使摄影作品新颖、独到、有思想、有深度、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读者从视知觉层面产生强烈地期待感和阅读探究的欲望,还能触发读者对新闻图片形有尽而意无穷的丰富联想;娴熟的摄影技巧,使其能迅速发现并凝固住新闻事实生动典型的瞬间。用简洁表现复杂,以形象揭示内涵,凭形象说话,运用艺术手法使新闻图片主体形象生动、鲜明、突出,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与感染力,达到“以图揽胜”、“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引起读者发自内心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常常写出些新闻非新闻、文学非文学的东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新闻与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不当,思想认识上的模糊,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紊。新闻语言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①,因而特点是准确、通俗、简洁;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塑造形象的语言、传达感情的语言、审美独创的语言,因而特点是准确、形象、富于感情。诚然,新闻为丰富、扩大自己的表现功能,往往借助文学作品的篇章结构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正如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说:“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报道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一特点使得新闻语言要有较宽的适应性。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新闻是语言的艺术,它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能否准确无误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事实,恰当地运用新闻语言是个关键。新闻语言是新闻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运用得体,会使新闻增“值”,反之会使新闻贬“值”,以至使其不成新闻。要恰当地运用新闻语言,须了解新闻的特点。写科学论文,用抽象概念语言;写文学作品,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文学语言,去塑造艺术形象。如果用写科学论文、文学作品的语言来写新闻,人们就会摇头,会说尽玩虚的! 新闻语言要准确、具体、鲜明地反映新闻事件,就要用精确的新闻语言,不能靠用华丽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