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设“布罗提根阅览室”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美国作家布罗提根的小说《堕胎》虚构了"未刊本图书馆"这一后现代文化意象。近40年来,这个文学想象对图书馆的现实改革提供了诸多新思路。调查显示,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未刊本"资源和多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在高校图书馆尝试设立未刊本阅览室价值大、成本低、易操作、可推广,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1971年作家布罗提根在小说<堕胎>中描述了一个未刊本图书馆的文学意象,据此,美国在1990年创建了布罗提根图书馆.受其启发,有必要对中国各类图书馆设立文学作品未刊本阅览室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别从作者送藏、读者阅读、未刊本的保存实践和阅览室创建的理论基础等几方面呼吁国内文学作品未刊本阅览室的问世.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连图书馆大谷文库的历史渊源,通过对该文库所藏日本刊本抄本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在日本的流传、翻译、刊刻、抄写,以及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原嘉业堂藏抄本《玉狮坠》为海内孤本,属于梨园演出本,每折标明演唱声腔,有昆曲和弋阳腔两种,是乾隆时期昆弋并重、同台演出的一个重要证据.该本与乾隆刊本,在目录和出数的分合、曲牌的使用、故事情节以及曲词和宾白的增删等诸多方面,存在多处差异,是经曲家校订过的本子.该抄本与刊本最大的区别在于曲牌格律,本文择其要者,详加辨析,品其优劣,考其得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前半继作者前著<是否蒲松龄所作--庆应大学所藏十五种抄本真伪考议>之后对赝品<倡和集>的真实作者及其刊本考索、寻踪,终使这桩作伪文案真相大白,同时订正了前著个别推断之误;后半介绍<倡和集>原作者之一吴陈琰及其词作,并录佼佼者数首,予以简评,以期引起治清词学人的关注和青目.  相似文献   

6.
从文献学和法学的角度,分析了合法的未出版或未发表文献的收藏与传播价值,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对此类文献进行委托服务的建议和具体工作方案。开发和利用这种“隐蔽文献”,可以健全著作权法的建设,依靠内部业务因素创建图书馆市场机制,改变只靠有价书源充实馆藏的历史传统,最终让图书馆支撑起文献的整个天空。  相似文献   

7.
现有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之研究,通常将它的收藏追溯到李开先旧藏.但根据前人校勘记录,将现存李开元收录资料与元刊本比对,就会发现存存元刊本与李开先旧藏之间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但二者当属同源.而元刊本扰书过程也比较复杂,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集结而成的.  相似文献   

8.
一、熊成冶刊本概况《三国志演义》熊成冶刊本,二十卷,每卷十二节,共二百四十节。现残存八卷, 卷一至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三至六、卷十九至二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熊成冶刊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失载。此外,一些外国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例如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诸本为中心》、《三国志演义的世界》、上田望《〈三国志演义〉  相似文献   

9.
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原本在流传过程已经亡佚,今本可能是元人从《乐府诗集》中辑出.由于句读误断的原因,今本尚有若干失辑的文字,这些文字就保存在《乐府诗集》中.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在毛晋刊本及其衍生的其他刊本之外,至少还有两种明抄本存世.持校毛晋刊本与无锡市图书馆藏明抄本,可见明抄本保存不少异文,具有相当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部分高校图书馆实施了大流通,以其灵活方便,新颖高效等特点吸引了更多读者入馆,随着入馆人数增加,其携带未借图书离馆的违规行为也有所增加,如何妥善处理违规者,是抛给图书馆职能部门的一道善治考题.本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着手修订违规处理规定等措施,探析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日本米泽图书馆藏室町钞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庆长刊本《释氏要览》分别是目前所知三卷本系统《释氏要览》最早的写、刻本,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旧本的原貌,校勘价值亦十分重要,皆为中华书局校注本所未利用。从卷末题记看,室町钞本可能是三卷本《释氏要览》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叶氏广勤堂是元明间建阳著名书肆,刻书甚多。见于著录和现存的刻本中,最早有刻书家姓名的刻本是元天历庚午(1330)叶日增广勤堂《新刊王氏脉经》十卷,序后有行书写刻“天历庚午仲夏建安叶日增蒜于广勤堂“牌记。国家图书馆存原刊本,《四部丛刊》本即据此刻本影印,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3月也曾据此本影印出版。刻书家叶日增之名,仅此一见。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三国志演义》四郑刊本",指的是《三国志演义》郑氏宗文堂刊本、郑世容刊本、郑纯镐刊本和郑以祯刊本。它们都属于《三国志演义》明代建阳刊本的行列。巧得很,四位刊行者都姓郑。宗文堂刊本的刊行者是何人  相似文献   

14.
所谓"圣散子方",是古代的一个方剂名称,该方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所传,并经他大力提倡,在宋明两代都很流行,还有刊本流传。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就存有一部名为《圣散子方》的医书,已为孤本,一直被认为是北宋刻本,颇受瞩目。如作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的《中医文献学》在介绍现存宋刊本医方书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目录学研究室编辑、研究馆员卢正言主编的《中国古氏书目词典》一书,将于今年第三季度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利用了上海、北京、重庆、武汉、南京等地图书馆的收藏,选收我国现存和重要的已佚古代书目,包括单刊本、附刊本、稿本、抄本、影印本、重排本,发表在报刊上的各种书目、篇名索引,现当代编纂的有关古代的部分书目、研究专著,港澳台地区出版的古籍书目和美日等国收藏汉籍书目,共2686种。收录丰富,品种齐备,重要书目不遗漏,是其一大特色。其二,广为搜罗有  相似文献   

16.
明嘉靖年间罗洪先依据元人朱思本《舆地图》增广分幅而成的《广舆图》,因为准确实用,问世后多次翻刻重刊,今存八种明清刊本。对于不同刊本的辨识,任金城先生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笔者在研究万历本和嘉庆本《广舆图》时,发现了几处任先生未注意到的版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袁昶和李慈铭,一个晚清重臣,一个文坛耆硕,相知契交二十余年.本文所涉袁氏致李慈铭手札廿通,为绍兴图书馆所藏,均为未刊.时间始自同治十三年,讫于光绪十六年(1874-1890);内容涵盖诗作唱和、学问切磋、饮宴应酬、吉庆丧吊及冶游娱乐等社会活动诸层面.诚为研究晚清官僚仕子人际交往的实证档案.  相似文献   

18.
《包孝肃奏议》在明代产生了多种版本。这些版本依据其刊刻地和刊刻者的不同,可分江西刊本系列、庐州刊本系列、开封刊本系列、端州刊本系列和其他刊本5大类。其中,明正统元年(1436)刻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其他刊本对正统本多有借鉴。明版《包孝肃奏议》的传世,既与该书在传世中出现的“故刊不存”和“读者病之”的状况相关,也受到了明代“致用”学风和该书“以文化人”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据孙楷第编《中国通俗小说书目》(1933年初版,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明清小说部乙著录:“《驻春园小史》六卷二十四回,存,清乾隆癸卯(四十八年,1783)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戈按:春风文艺  相似文献   

20.
万历《新会县志》,一般著录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笔者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的研究,认为该志当成书并刊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国图本是崇祯间增刻本,后经清人抄补。复旦本为顺治十六年(1659)补板重刊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