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子知道,“窝边草”再可口,自己再饥饿,这种身边的美味佳肴也万万动不得。其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保护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至少可以让“窝边”茂密的青草成为掩藏自己的天然屏蔽,或者让低矮的灌木阻挡自己的天敌——老鹰的进攻。许多动物在死亡时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把自身的尸体  相似文献   

2.
吴边 《教师博览》2006,(4):52-53
兔子知道,“窝边草”再可口,自己再饥饿,这种身边的美味佳肴也万万动不得。其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保护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至少可以让“窝边”茂密的青草成为掩藏自己的天然屏蔽,或者让低矮的灌木阻挡自己的天敌——老鹰的进攻。  相似文献   

3.
吴边  周雨文 《阅读与鉴赏》2006,(11):31-32,71
兔子知道,“窝边草”再可口,自己再饥饿,这种身边的美味佳肴也万万动不得。其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保护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至少可以让“窝边”茂密的青草成为掩藏自己的天然屏蔽.或者让低矮的灌木阻挡自己的天敌——老鹰的进攻。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似乎是文科类课程教学的专利.与物理教学无关。实际上.这种想法或做法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在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时提出:“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产生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儿。实践中,往往是学生泛泛地写作文,教师不厌其烦地批改。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事倍功半。因为教师包办代替改学生的作文,有时会脱离生活实际,越改越偏,甚至违背小作者的意愿,把原文改得面目皆非。此种做法,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也不领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作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教师批改为学生自己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批不改,让批语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再加工”的作用,把改的工作留给学生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种做法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双向…  相似文献   

6.
人类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成才,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物力。有趣的是,动物虽然没有人聪明,但它们“也知道怎样培养自己的后代,使之成为同类中的“精英”。  相似文献   

7.
基础年级教师为了让学生见识高考题型,让学生知道自己与高考的差距,用高考卷对学生测试一下,以起到或鼓励或鞭策的教学效果,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有的教师却经常用高考卷测试学生,还美其名曰“与高考接轨”。笔者以为,这种做法不妥。  相似文献   

8.
姐姐解心结     
决心和诚心换来友谊以前,我向一个男生“表白”,可被他拒绝了,之后我们就再没说过话。现在,我已经知道自己当初的做法是错的,因此想和他成为好朋友。我该怎么对他说呢?他会接受我的请求吗既然你知错能改,他也没理由拒绝与一个如此真诚的女孩儿做朋友。你只要让他知道你改错儿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学生选择老师”的文章,学习了少数学校先让自己的教师“演讲”,“才艺展示”和“答辨”,再由“家长和孩子投票选择教师”的“先进经验”,读后如刺在喉,不吐难受,笔者以为,该校让学生选择老师这一做法背离了中国的教育现实和学生实际,是不懂教育规律的做法,似有作秀之嫌。  相似文献   

10.
动物会“治病”,这一直被认为只是一个传说,很少有人相信动物真会成为“医生”。多数科学家也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只有人才知道“治病”这回事。黑猩猩给自己"治病"迈克尔·霍夫曼是一位动物学家,他还记得早年在东非丛林考察中的所见。  相似文献   

11.
无须"检举"     
常听班主任自豪地介绍自己的“经验”之谈:要想知道班内哪个学生做了什么坏事,只要让同学之间相互检举……这种“方法”似乎有一定的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法是犯了个大忌。这是教师在利用学生的善良,培养一种不良的品质,揭别人短,搞得同学间不团结,往后何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再者,学生间发生的事情需要靠这种“检举”来发现,可见班主任工作的被动与失职。那是不是不用听孩子的话,光凭自己的“经验”就足够了吗?不。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真正用自己的爱心,听听孩子说什么,去感知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针对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现状,有人提出“先就业,后择业”的主张。字底之意是:无须挑剔,先找个地方“安身立命”,站住脚跟后,等待时机,再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和做法,这种主张至少有三个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一些学校开始尝试新的任课教师安排方法,由全体年级老师竞选班主任,再由班主任“组阁”本班科任老师,即由班主任竞选人发表竞选演说,由评委打分,让优秀者脱颖而出,再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双向选择,最后确定科任教师名单,这种双向聘任教师的做法越来越受到领导的推崇,产生了许多积极意义。一是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班主任工作量、压力、工作难度都很大,一般人都不愿主动当班主任,实行班主任“组阁”,授予了班主任更多的权利,班主任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科任教师,一些教师担心自己落聘,也主动竞选班主任,因此,增加了班主任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兔子知道,"窝边草"再可口,自己再饥饿,这种身边的美味佳肴也万万动不得。其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保护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至少可以让"窝边"茂密的青草成为掩藏自己的天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他们倾向于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叛逆”。面对几十个叛逆期的孩子,班主任应该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呢?数年来,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用体验式活动“玩转”班级管理。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11,(12):8-8
因特困生助学金名额有限,福州一高校让申请者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再由同学投票选出特困生和贫困生。一些网友认为,“这种自揭伤疤的做法太不人性,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7.
常听个别班主任自豪地介绍自己的“经验”:要想知道班内哪个学生做了什么坏事,只要让同学之间相互检举… 这种“方法”似乎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殊不知这种做法却犯了个大错!这是教师在利用学生的善良,培养一种不良的品质,揭别人短、搞同学间不团结,往后何以发挥集体力量?再者,学生间发生的事情需要靠这种“检举”来发现可见班主任工作的被动与失职! 那是不是不用听孩子的话,光凭自己的“经验”就能够很好处理了呢?不!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真正用班主任的爱心,听听孩子说什么,去感…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03,(8)
问: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在学校成绩属中等。可最近的一次考试,我由于生了一场病而没办法参加,我自己心里其实也很遗憾,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呀。但是,几天后学校贴出了全年级的成绩排名表,我竟然被排到了倒数第一名。这下可好了,我在学校里的不少朋友都得知了这个“喜讯”,我真的不能忍受这种耻辱(至少我自己这样认为),我以后还怎么去见人呀。我总不能一个个跟大家去解释,我是由于没参加考试所以才被排在最后一名的吧。我不知道学校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但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根本就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帮帮我,我以后该怎么做?伤…  相似文献   

19.
带鸡蛋     
教学时我发现,一些学生做实验时不够细心,观察不够仔细,对实验材料也不够爱惜。我虽然多次给学生讲过相关的道理,引导学生克服这些毛病,但收效不大。我在备《动物的卵》一课时,看到教材上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蛋壳上的小孔。”按平时的做法,我要为学生准备几种动物的卵。能不能让学生自己准备呢?让他们也尝尝准备实验材料的滋味。于是,  相似文献   

20.
经典笑话     
课堂问答 “孩子们,谁知道骆驼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 一片沉默。 老师略做沉思,进一步解释说:“骆驼的什么东西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