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可见新闻标题的重要性。编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给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标一个准确、鲜明、生动、简练,能够吸引人的好标题。作为农业类报纸的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上除了把握新闻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还要着眼于突出农民报自身的特点.时刻想着农民是我们的主要读者和消费者,按照“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努力把标题做好、做活。做出让农民喜爱的标题做得适合农民的口味。  相似文献   

2.
对于任何一种报刊来说,办得好与坏直接取决于可供选择的稿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而稿件的来源仅仅依靠本报(刊)记者的采写往往显得局限片面,特别是对于一些主题专栏、专版,因为内容受主题限制,采稿面往往很窄。在这种情况下,版面要想办得有深度有分量有趣味,也就是要想“出彩”,就必须广泛调动基层作者对该版的关注热情,提高其专门为版面提供独家新闻线索及写稿的积极性,不断汲取来源于基层火热生活中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报道,报刊才能办得鲜活生动,才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编辑有意识地组织培养一支精明强干的作者队伍,是促使报刊版面不断出新出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位在全军新闻界颇有名气的老报人在一次讲课时说:“报道的题材、对象和读者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新闻在美学追求上的独特性。感性特征、情感特征,构建了军事媒体编辑对军事新闻标题的艺术审美性。”现代社会,报刊出版业空前繁荣,信息爆炸,不少报纸多达几十个版,大多数读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把每一篇文章都细读一遍,只是先浏览一下标题,挑出自己想看的好稿件细细  相似文献   

4.
一张报纸除了定位和风格是由报社决定之外,稿件的选择和版面的安排,则大多由编辑决定。所以,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用好版面语言,使新闻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每一名编辑要练的基本功。在笔者看来,做好一名编辑不能单纯地只当"版匠",把记者的稿件或从网上摘录下来的稿件原  相似文献   

5.
一、对文字的"再创作"作为新闻编辑每天都会面对许多的稿件,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都已经是成品,但是对于编辑来说,只是一些基本素材,尤其对于电视编辑来说,除了文字以外,还要对新闻画面进行处理。所以对稿件的再创作才是新闻编辑真正的工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1.首先编辑要熟悉记者的工作采访过程,如果不知道记者的工作内容,又有什么资格去删减人家的稿件呢?这个过程当中有时会了解到一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看报看题”的读者不少.据了解,除有的读者因时间紧,无暇详看内容外,不少读者看报看题,是为了寻找自己需要的新闻.这就要问办报人:我们的报纸,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需要?我在报社工作多年,办报辛苦是次要的,最苦恼的是,一张报纸摆在读者面前,只看题的人不少,详看内容的人不多.这主要是读者需要的东西不多.也就是说,我们的劳动成果,没有完全得到社会承认,怎么叫人不苦恼呢?最近,我做了点调查,从了解读者的需要,回到分析报道的内容,大约有三种类型内容的稿件,读者只是看看题目,有的甚至连题也不愿看.一类是所报道的内容,读者不所想、不所需,有的甚至与读者的需要相悖.新闻事实与读者的需要相吻合,新闻才有价值;如果新闻事实好,但读者不需要,就是无价值的新闻.因此,记者不但要调查研究选择好的新闻事实,还要研究读  相似文献   

7.
每当我们打开报纸、刊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标题。一则好的标题,不光能表达文章、报道的内容,吸引读者注目,有的还能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把读者引进稿件内容特定的意境之中,浓化对读者的感染力。有的标题旗帜鲜明,读者一看便知报刊的立场、观点,有的标题含蓄,读者阅后会沉思良久。当然,也有的标题平淡无味,读者一看连文章、报道本身都不想再看……可见,制作标题在写稿中占有重要位置。 有些同志对标题不重视,总想依靠报刊编辑给自己的稿件制作一个好标题。这种想法虽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8.
编辑做久了,心里会大概给身边的记者定个等级.有时单单看到名字,就对稿件的质量有了心理预期.有的记者写起稿来如文豪附体、汪洋恣肆.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但若把意气放错了位、情怀用过了量,反倒本末倒置,失掉了新闻的本真.有的记者倒是行文流畅、几无瑕疵,可稿件索然无味.硬着头皮把千字甚至几千字的文章读下来,记住的似乎只有零星的事实和不痛不痒的观点.有的稿件—读就知道出自年轻记者,虽说遣词造句上努力向成熟靠拢,却总会在细微之处露出马脚,知识、逻辑、观点上都有待打磨.有的稿件读起来东—榔头西—棒子,八成是记者偷懒,七拼八凑出一篇“四不像”文章.这些“攒”出来的报道,或许骗得了编辑、骗得了读者,总归骗不了自己的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9.
关注民生是一张报纸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民生报道是一张报纸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几年“民生”版编辑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开“民生”版易,但办好“民生”版却难。要想将“民生”版办得贴近百姓,让读者击掌叫好,编辑记者必须全力投入,体恤民情,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百姓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去年第二季度,我在小通讯社值班三个月,虽然每天只摘发一两篇几十字或百把字的新闻稿件,却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感觉,那就是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新闻。 走进报社当编辑记者已三十余年,可说是时间不短了。不管当编辑也好做记者也罢,都是编写新闻给读者看,自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出现的。这次作为小通讯的值班人员,每天从当地新闻媒体摘发新闻,介绍给更广泛的读者群。因此,自己所站的角度便来了个180°大转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新闻媒体的新闻。仅当地报纸一天就有两张八版七八万字之多,都  相似文献   

11.
任何记者通讯员在采访准备、采访过程、提炼素材、确定主题、安排事实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思索诸如此类的问题:采访对象是否典型?是否具有针对性?哪些是新的东西?点与面如何结合?详与略如何安排?这些,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对比这把尺子.同样,文字编辑在编辑修改来稿时,与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加以比较,鉴别出稿件的份量,然后加以取舍.组版编辑或美术编辑在划版时,也必须十分熟练地运用黑与白、疏与密、曲与直等等,造成版面的整体美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打动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12.
时事版和文摘版,各地市报和几乎所有的晚报、都市报都设有版面,而且是一个"看点".但此类稿件从新华社或全国各类报刊搜罗而来,有时难免"公说婆说",甚至多有抵触之处,作为版面编辑,在设计版面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读者甄别遴选的需求,尽量把稿件出处标得翔实充分,利于读者查实、取舍.当然,编辑在选取稿件的时候,更要首先查实、甄选.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的课业辅导为主业的教育报刊,每年在审定发稿计划时,都会遇到稿件内容不同程度雷同的问题。学生们每年的课业基本相同,于是学科辅导文章便老是在一个圈子里打转转。如此一来,不是编辑本人觉得稿子编得乏味,便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读者觉得没看头,报刊订数大幅度下跌。如何走出这个怪圈,使学科稿件常编常新?通过几年的编辑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做法可供同行们参考。一、加强调查研究,摸清读者的真正  相似文献   

14.
本刊破例在一期内全文发表张建伟同志的这篇长文,相信不少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编辑、记者、通讯员,会有兴趣读完这篇贴近新闻工作实际、对我们提高业务水平很有教益的文章。中央新闻单位的编辑该如何对待各地记者站记者发来的稿件,地方报纸的编辑、记者应如何处理基层通讯员的来稿?编辑、记者、通讯员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从而为我们的时代、为广大读者奉献出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此文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5.
编辑是常常伏案工作的文字匠吗?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新闻出版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这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确:编辑仅仅会把稿件编编辑辑是远远不够的.编辑不但要谙熟给稿件拟定标题、修改文字、美化排版的工作,还必须有组织作者队伍、选题采访写作、捕捉读者信息等强有力的社会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颉亚珍 《传媒》2013,(2):67-69
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而编辑面对的稿件却是大量的.什么样的稿件能迅速抓住眼球从而赢得与读者见面的机会呢?最重要的当然是稿件的新闻价值,即其所写事件的重要性、影响力及吸引力如何,是不是读者必须看或者感兴趣的新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元素能使一篇稿件从几十甚至上百篇稿件中脱颖而出呢?作为一名编辑,根据多年的切身体会,笔者认为,那就是文字. 很多记者只注重新闻事件本身,却不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处理.其实,文字的魅力和力量是绝对存在的.唐诗宋词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原因就是文字优美.就新闻报道而言,新闻价值需要通过文字来传达,具体生动的标题能立即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而恰当贴切的文字表达不仅可以准确地传达新闻事实,还可以让一个普通的新闻事件变得吸引人,让一个吸引人的新闻事件变得回味无穷.笔者认为,记者新闻写作时在文字处理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记者在转型.在怎么转型呢? "文革"时代的记者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大都以当一名称职的宣传员为己任. 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报纸大都对开4版,一天容纳不了多少新闻稿件.许多新闻从业者以社会守望者为己任,追求当专家型记者.采访收集新闻材料反复比对.写作编辑稿件精益求精,不少记者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和政府决策的智囊人物.新闻在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高,.报纸上是这样说的".是那时候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面貌如何十分重要,版面编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自己担任编辑工作五年来,深感编辑更像一个导演,要把一个个“演员”(稿件)安排在合适的舞台位置,必须具有宏观的立体经营意识,即多方读者意识、内容互补意识、整体设计意识。 一、多方读者意识。 编发的稿件应尽可能反映广大群众的心声,满足广大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消息。我曾在《新疆教育报》编辑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版。当时来稿很多,在编辑组稿时,尽可能照顾多方面的需求,注意编发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欣赏习惯的读者所关心的稿件,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地市级党报的版面编辑,往往是编辑部领导交给一组稿件,就别无选择地把这些文稿和图片安排在版式纸上,这种填鸭式的划版,很难划出使自己称心令读者满意的版式来。因而,要想搞出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版式作品,就需要进行版式创新的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业余报道工作中,我有这样一条经验,即通讯员除了具备刻苦精神外,还要具备“编辑意识”。编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编辑思想。即报刊编辑人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所产生的宣传思想和计划。通讯员如果缺乏编辑意识,就不可能写出一碰即响的稿子。那么,如何提高通讯员的编辑意识呢? 一、站在“点”上,想到“面”,点面结合出佳篇基层通讯员,大都是在本单位寻找材料写稿子,这在客观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据一位老编辑说,在选择稿件时,首先要把它放在社会这架天平上,去掂量它的价值。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既要看“点”上(指拟选用的这篇稿件),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