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的灵魂是意境,怎样再现原诗的意境是翻译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考察分析大卫.霍克斯的《葬花吟》译本,阐释了原诗中落花意象如何在目的语中得以传达和再现,揭示了诗歌翻译中意境美传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继承了诗体文学中的落花意象传统并把它作为小说的中心意象,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它以“花魂”、“落花”寄寓理想人格美的追求和作者的人生悲剧意识,以葬“落花”加深死亡的悲剧意识并表达永恒的灵魂自守,标示着小说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姜媛 《文教资料》2020,(5):16-18,13
落花是暮春时节最常见的物象,一直是诗人笔下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落花诗以吟咏落花为主体内容,托物寄怀,发端于先秦,兴起于汉魏六朝,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它作为一种传统诗歌题材,承载着丰富的主题意蕴,并在一代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传统诗歌中别具特色的一类意象。本文立足于唐代之前落花诗研究,深入挖掘落花意象之起源,分析落花意象之意蕴内涵,寻找落花在先唐时期成为意象与逐步发展成诗歌主题之发轫轨迹。正是有了先唐落花诗的发展延续,使得落花成为中国意象史上重要的诗歌意象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歌中很早就有对于落花景象的描写,杜甫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落花意象中,使落花意象成为其情感的载体。通过研究杜诗中的落花意象,可以发现杜诗落花意象的情感意蕴主要有:生平际遇的自况、内心情绪的外射、生命速逝的感慨、家国盛衰的忧思。落花意象在杜诗中具有丰富的画面美和含蓄美,体现了杜甫精湛的诗歌技艺。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借助落花意象,昭示了《红楼梦》中女儿们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以花喻人,揭示了封建社会礼教下妇女的坎坷命运。  相似文献   

6.
张淑花 《语文知识》2001,(12):11-13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林黛玉作了首“葬花诗”,借落花表达了自己寄人篱下,身世飘零;内心孤苦,前路茫茫的感伤之情。其诗冷艳凄婉,读之令人断肠,顿生哀怜之心。而黛玉的这种情绪宣泄,又是借助于“残红”——桃李、凤仙、石榴等的落花一这个特殊的意象来完成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这些诗句,集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借助自然的  相似文献   

7.
宋词中的意象浩如烟海。选取"落花"这一意象,从士大夫阶层、失意文人以及女性词人三个层面,结合具体作品和词人写作时的背景和心态,可以分析出"落花"意象在宋词中的特殊意蕴和内涵,以及其中所表达的宋代文人的命运观和家国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他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春思"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春思"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林兰香>、<红楼梦>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春思"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英译本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其中诗词的翻译则探讨不足,究其原因,是无法确定一个好的翻译标准,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及其<葬花吟>英译的剖析与评论,认为该理论可以承担此要务.  相似文献   

10.
血与生命有着必然的联系,其本身带有拯救性.在鲁迅小说<药>与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都存在"血"的意象.从这一意象切入,可以看到,在五四思想启蒙运动和改革开放十多年这两个历史时期,用血来救助生命所具有的不同意义与价值以及人自身的拯救能力在不同时代的偏失.  相似文献   

11.
落花     
大自然神奇瑰丽,芬芳多彩。山川雨雾、朗月明星、名葩异卉等等都足以激起诗人的创作欲望。即使是那在暮春时节随风飘落的花儿,亦能寄托诗人的满腔情思。在清人龚自珍的演绎之下,落花更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成了人们乐于吟诵的千古名句。古人吟咏落花的诗还有不少,下面摭拾一二,供同学们欣赏。  相似文献   

12.
唐宋词人喜爱以春天为背景描写"落花",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伤春情绪。其原因首先在于唐宋词具有应歌的功能,其次在于承袭自古已有的"春女善怀"的传统。选择象征春天离去的"落花"意象表现女性化的伤春情思.成为唐宋婉约词典型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宋词中有很多写到落花的词。落花意象以其“伤春”与“伤逝”的凄美之情触动人心,它们寄寓了词人不同的人生际遇、人生态度和追求。男性词人从男性角度看落花、男性词人以女性角度看落花、女性词人从女性角度看落花,使得宋词中落花意象具有不同的情感内涵。此外,宋词中落花意象还影响到当代流行歌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春来春去,人生浮华,流水落花,总带着些许的惆怅。花落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花开花谢只是生存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花开不意味着幸福,花落也不代表忧伤。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花落花开总关春。  相似文献   

15.
刘雪庵留下了大批优秀作品,一生致力于音乐创作,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之一。他谱写的乐曲情深意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极为感人,包含了歌曲、器乐曲等。本文主要分析了刘雪庵艺术歌曲《飘零的落花》演唱特色。  相似文献   

16.
"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文心雕龙>"变乎<骚>"一语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折衷"思维模式.在刘勰看来,体"资于故实"、数"酌于新声"是文"变"之"势"、"理",而<楚辞>则是对这两者的集中体现."变乎<骚>"者,实指<骚>(概指<楚辞>)为文"变"之典范.  相似文献   

17.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用英文大量重述中国人鬼故事,其作品呈现出一个具有典型后殖民杂交性的"鬼"的意象.这一意象折射出一位华裔美国女孩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困惑成长的经历,弥漫着作者充满激情与自由奔放的女性主义思想,言说着华裔美国人对美国社会中严重的种族歧视与压迫的悲愤之情,但也流露出无意识的东方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朱松苗 《文教资料》2008,(12):33-34,15
意象是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森林"意象在艺术作品中频频出现,如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几米的<森林游唱><森林里的秘密>等.文章试图从"森林"意所蕴涵四个方面的象征意义--家园与回归,迷茫与困惑,生机与希望.理想与自然--逐一去分析作品<挪威的森林>的内容,从而探寻出"森林"意象在现代社会流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P869)中对“落英”一词的解释是:“名词,落花”。这个解释无可厚非,“落英”确有“落花”之意,但编者紧随其后举了这么一个例句:“餐秋菊之落英”,这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20.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塑造黛玉悲剧形象的经典作品,文辞优美,意蕴深刻,如何将其译为形神俱备的英文诗歌,是对翻译家自身综合能力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时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个译本作了总体和局部的分析评价,从译诗"三美"、意象运用和典故翻译三方面对它们进行对比赏析,二者虽各具风格,但都成为读者喜爱的不朽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