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幕新闻在广义上是,电脑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打出字幕,用简洁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消息,它是电视新闻最简便的报道方式。如随新闻画面一起出现的标题字幕,叠加在画面的文字信息或单独的蓝屏字幕信息。不过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绝大部分的字幕新闻都是采用播出节目时屏幕下方滚动字幕条的方法,又叫滚动字幕新闻,笔者讨论的字幕新闻就是滚动字幕新闻。  相似文献   

2.
因时而异,优化Premiere字幕制作的流程,提高视频字幕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在熟悉Premiere的Tide Design基础上,掌握多种基于Premiere制作的字幕工具,并且融会贯通,将这种制作理念运用到影片制作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实际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提出以《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语言文化传播的意义,接着从语言功能的传播、语言符号的传播、语言性质的传播三方面分析在《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里,是如何体现英语文化传播的,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与英语文化传播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中英文双语杂志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读者理解英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和现象提供帮助,也能够为双语杂志编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字幕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信息传播的重要补充。为更好发挥电视字幕的功能,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字幕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并通过对字幕字体的选择、色彩基调的把握、位置的确定以及停留时间等方面的分折,探讨字幕在后期制作中的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求进一步提高电视字幕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电视字幕是在电视屏幕上传递信息的一种文字符号。最早的电视字幕仅限于电视台的名称标志.即电视节目的名称、栏目的名称等方面。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当今各种传播媒体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日益加剧,电视字幕已逐渐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电视节目争取更多受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江山  林黎 《视听纵横》2003,(4):107-108
从今年年初开始,江苏卫视、上海卫视等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开始不间断地“飞播”字幕新闻,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央视综合频道、国际频道在对战事进行直播时,也大量采用这种方式,之后的“抗击非典”报道中,对各地的疫情通报,防治情况等,“飞字幕”已经成为节目中重要的传播手段和信息来源。在新开播的央视新闻频道中,“飞字幕”成了节目中的一种固有形式。电视字符号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开发,现在在电视屏幕上不仅是看新闻,而且也可以读新闻。  相似文献   

7.
字幕能够扩展电视新闻的主题,补充新闻信息,美化新闻画面.然而,字幕在运用过程中,出现错字需要校对,字体、字号、色彩不当需要调整,字幕阻挡需要布局规范,字幕停留时间需要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电视字幕是一种字幕发生器,通过电脑控制在电视屏幕的下方打出最简洁的文字,以此第一时间传播新闻消息,也是电视新闻播报方式中最简便的一种。文章讨论了电视字幕新闻的优缺点以及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视听翻译领域在无障碍传播理念的影响下涌现出一些新形式,全球化所带来的多语言性和多文化性,也促进了视听翻译形式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元化应用。文章以实时字幕、口述影像和声音字幕为例,探讨了这三种新加入到视听翻译领域的无障碍传播形式的定义、发展历程、制作过程和受众需求等。其中实时字幕不仅包括语种间字幕和同语种的听障者字幕,更多视听障碍者也在呼吁实时翻译的语种间听障者字幕的出现;口述影像作为一种新添加的叙事内容,不仅可以帮助视障观众"收听"影片和理解其内容,对更大范围的受众如老年人观影者等也很有帮助;声音字幕则是将外语电影中的对话或多语言电影中有规律出现的外语对话无障碍化,促进了视障观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外语产品和多语种产品也创造出了一种无障碍传播的整合方案——口述影像+翻译+声音字幕,以期帮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享受观影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字幕是电视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开传达信息、确切解读画面、揭示抽象理论及微观现象、突出与强化重点等重要功能。艺术性字幕有利于激发观众兴趣,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电视作品的艺术效果。本文从艺术字体的制作、字幕的呈现形式、字幕的加工修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艺术性字幕制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期,各大地方卫视先后推出不同形式的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存在一个共通点就是画面中以特效形式出现的"神一般的字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令人回味无穷,成为节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本文通过对这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中的典型案例《爸爸去哪儿》中特效字幕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了解真人秀节目中特效字幕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电影字幕翻译是随着外国电影引进中国而出现的,是世界文化经济碰撞的必然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工作,指出我国电影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常寄希望于广播电视这种迅捷的信息发布媒介。但常规的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制作档期长、播放时间短等原因无法满足人们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人量的要求,电视滚动字幕新闻再次成为电视界的热点。2003年3月20日,随着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打响,一场传媒人战也同步展开。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在第一时间以电视直播方式传给观众?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都采用屏幕下方滚动字幕的方式,随时捅入最新信息。字幕新闻的内容主要是最新战况消息、各国政府、政要对战争爆发的态度、世界各地反战的最新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字幕在专题栏目中多以标题形式出现,是电视专题节目的眼睛。首先字幕是画面的一种构成元素,能够增加画面的美感,与此同时字幕也能够对节目的内容起到解释、说明、强调的作用。字幕还能补充节目中声音信息的不足,使声音内容的表达得到强化。本文就字幕在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中的作用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季文龙 《视听纵横》2010,(1):100-101
1984年,央视《新闻联播》首次打出标题字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字幕的开端。美伊战争、奥运会等重大新闻,使滚动字幕新闻首次进人观众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次将屏幕下方滚动的字幕新闻予以即时更新,大大缩短了新闻的传播时间。2000年前后,越来越多的方言电视剧和专题栏目走进观众视线,国家广电总局出台规定,要求电视剧制作机构要为台词配以字幕播出,浙江省规定方言栏目应当加配规范汉字字幕。随后,人物访谈、综艺晚会等文娱节目也纷纷配以字幕播出。在电视屏幕文字广泛运用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字差错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6.
2005年2月1日,厦门卫视开播,推出了底行滚动字幕新闻,这是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第一次将电视字幕新闻作为确定的栏目固定播出。底行滚动字幕新闻是将国内外的最新新闻资讯或突发事件,用走马字幕的形式滚动播出,让观众及时地了解瞬息万变的时事动态。电视字幕新闻从广义上来说,是用电脑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用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消息,它是电视新闻最简便的报道方式。从狭义上看,字幕新闻虽然独立于电视画面,又依附于电视屏幕,是对刚刚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文字报道的样式。它多以滚动的形式出现,因此,也可称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已成为大众休闲娱乐最主要方式的今天.电视字幕成为与画外音、解说词同样重要的“第二解说”。其锦上添花的作用日益显。几年来的电视制作实践使笔深深体会到,在字幕的运用上应该力求突出“四性”:  相似文献   

18.
张宇 《记者摇篮》2005,(6):35-35
即时性滚动字幕新闻。学名插入式行进字幕新闻,也称字幕新闻、资讯新闻。是用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以字幕形式。向观众传播最新的电视新闻最简便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节目研究》)。从我国各级电视台目前的工作实践看。字幕资讯新闻大都以横向滚动的形式独立于电视画面下方.对刚刚或正在发生以及即将要发生的事实以文字样式进行最快的报道,因其具有湎面新闻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受到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9.
字幕是电视机荧光屏上映出的文字。一般来讲。人们每秒可读解6—8个汉字,电视字幕汉字的出现数不定,多则十几个,少则几个。一般情况下,停留3秒以上就可以让观众看清字幕并理解画面的含义。在电视新闻这个包容着声画艺术的媒体中,字幕已被作为与画外音、解说词同样重要的“第二解说”。电视字幕丰富了视觉感观,较画面而言,更为直观地传达给了观众所要了解的信息,对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新闻的主题既是点睛之笔,又起到了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如果字幕能和图像完美地结合起来,就能大大提高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进程促使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有利于文化传播。因而,字幕翻译研究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鸟瞰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技巧,希冀为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