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仿拟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是一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广泛使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手法。英语parody和汉语仿拟基本对应。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仿拟现象及其运用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英汉仿拟修辞格六种变体的讨论,展示出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语义上的相似性。灵活、适当地运用此种修辞手段,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兼叙了英语仿拟辞格独特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范畴化的语言认知观是剖析语言特质的基本思路。仿拟修辞作为英汉语言基本的修辞手段之一在英汉语言的应用与翻译中有独到之处。从范畴语义的视角就英汉仿拟修辞进行对比,探索英汉仿拟修辞的分类及运用技巧,同时考察英汉仿拟修辞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仿拟是英汉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文章主要对英汉广告中仿拟特点和局限性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在翻译含有仿拟辞格的广告时,译者需要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广告的风格。因此,了解广告语言中仿拟辞格的特点并能有效地进行语言间的相互转换将有助于原语广告产品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广告语言又是广告的核心。为着同一目的,中外广告语言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来宣传自己的商品,仿拟是众多的修辞之一,在广告语言中同样起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比了英汉广告语言中仿拟修辞的几种表现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外广告语的仿拟手法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它们的表现形式,坚持的原则以及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的价值观,语言的学习和欣赏。  相似文献   

6.
英汉仿拟的关联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是一种打破言语常态的语言行为,是对常规语言的偏离,它不仅是人们构造新词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人们语言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出发,探讨了英汉防拟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防拟生成的认知语用模型.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是网络新词汇产生的主要方式,以往网络中的谐音仿词主要是汉语与汉语的谐音仿拟,英汉结构的谐音仿词是近年才出现的。这类仿词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成语谐音、惯用语谐音、古诗词谐音和专有名词谐音。英汉结构谐音仿词的出现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有语言外部的原因,还表现出了特有的辞趣。  相似文献   

8.
语言风格仿拟是伴随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崛起而流行的一种较新的仿拟格。语言风格仿拟的载体通常是名篇、“流行体”、口吻以及名言等语段,风格仿拟行为可以在语言各层面出现;风格仿拟的目的是为了讽刺或游戏,是一种风格上的元语言戏仿;风格仿拟的生成手段有古今颠倒、中外错位;仿拟的效果和认知框架的重合度、模因的时效性等因素相关;风格仿拟的创造主体通常是青年男性阶层;对待语言风格仿拟应该持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拟亲属称谓方面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现有拟亲属称谓研究及其英汉互译方法讨论方面的不足,特别指出,汉语拟亲属称谓的英语直译不会使原文所具有的亲切和尊敬的涵义丧失。  相似文献   

10.
仿拟是为追求新颖别致、幽默诙谐等辞效目的,人们有意模仿所熟知的固有的语言实例而拟造出新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从仿体的形式来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包括了仿词、仿语、仿句、仿篇四种类型。网络语言中之所以会大量使用仿拟,与仿拟主体(网民)求新求简的语用心理及其在构建网络话语文本中特殊的修辞效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仿拟汉语新闻标题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集中探讨汉语仿拟类新闻标题的陌生化效应、标记性特征及其幽默诙谐、言简意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仿拟是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通过重复、类比、删减、添加等方式,借助具体的题旨情境以达到幽默俏皮、强化语势等效果的修辞格。当代英文电影对白中有大量的仿拟习语或仿句现象,但其汉语翻译质量堪忧。仿拟习语的存在是语言自身因素和语言使用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迎合了人们的语言审美心理,但同时也受到规约原则的限制。所以,仿拟习语的翻译应在充分正确理解原文各层面意义和效果的基础上保证译文的效度。  相似文献   

13.
仿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在英语广告语中使用广泛,从而使广告形象生动、立意深刻,给消费者以过目不忘之感,使其产生购买欲望,最终达到促销和劝购的功能.文章阐述了广告、广告语和仿拟的定义,继而以仿拟在英语广告语中的运用形式——仿词、仿语和仿句——为框架,列举分析仿拟在英语广告语中应用的成功体例.  相似文献   

14.
"戏仿"是中国先锋作家"反话语"叙事革命的一种重要叙述策略。在先锋作家的"纯"文学想象中,戏仿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实验,更是一种话语形式和审美范型。然而,当这样的实验被重复并成为新的叙事准则时,戏仿便可能转而被"经典化"。  相似文献   

15.
仿拟是互文性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和实现手段。仿拟式手机短信主要是通过仿拟已有的语篇结构达到各种修辞效果,其互文性结构大致分为成分性互文、语篇性互文、体裁性互文三类。  相似文献   

16.
仿拟是言语活动中进行语言创新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仿拟辞格具有溯源性、语境依赖性和可及性认知特征,同时它还有使语言表达新颖、生动、幽默以及突显新信息的修辞功能。根据仿文的语言形式,仿拟分为仿词、仿句、仿篇和仿体。  相似文献   

17.
从版权法的角度来说,滑稽模仿具有其合理性。然而,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应当受到保护。商品化的滑稽模仿成为挑战现行立法的问题,通过利益平衡机制分析应当将商品化的滑稽模仿予以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