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破坏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现象及原因,并简要介绍了减少水破坏的措施,为公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提供了一项参考。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建成后,要抵抗来自外界各方面的侵蚀,水破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针对就水破坏做了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在高速公路维修中针对水破坏的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建成后,要抵抗来自外界各方面的侵蚀,水破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水破坏做了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在高速公路维修中针对水破坏的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分别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沥青路面施工时的孔隙率、沥青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评价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标分析了早期水破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沥青路面水破坏的特点入手,重点分析沥青路面破坏的因素之一水因破坏的情况,最后从设计、施工、监理和养护诸方面阐述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沥青路面水破坏的预防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桥面上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最易遭受水破坏的部位。针对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水破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经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丁家城煤矿上下2组煤开采后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以及理论破坏形态预计。并且通过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研究分析了上下2组煤开采后覆岩破坏规律、顶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覆岩沉降规律,得出导水裂隙带最大值。相似模拟实验中观测1、3层煤开采后的覆岩破坏高度,得到模拟导水裂隙带高度,再与理论值对比,综合分析分组上行开采覆岩破坏与运动规律,并确定了1煤、2煤上行开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公路结构水损害破坏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水损害原因分析,重点讨论了从设计、施工、养护三方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早期损坏有多种形式,也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其中对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最大的是结构性破坏、水破坏和严重辙槽。笔者深入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面破坏的表现形式与成因。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一日千里,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公路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一些公路,特别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水损坏的较为普遍,如路面沉陷、桥头跳车、车辙、唧泥、坑洞、网裂等,可以说,水破坏是当前影响公路路况,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重要因素。现就水损害的现象及造成原因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是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从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水破坏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的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水的破坏。本文分析了水损害的原因,提出了沥青路面抗水损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煤层采动后,采场围岩的应力状态将发生改变,会产生一定范围的变形与破坏,不同煤层采动过程中的底板破坏具有一定的规律,正确确定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是评价底板阻水能力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经验公式计算及现场注水试验监测等方法对1煤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探测,初步探讨新集二矿1煤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发育规律,为后期1煤开采过程中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留设、阻水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从而达到防治底板灰岩突水的目的,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张文佳 《今日科苑》2010,(18):108-108
沥青路面的早期水损害破坏现象已经成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分析了水损害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3)
为了研究底板隐伏断层突水规律,以赵固二矿的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对隐伏断层突水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承压水突入采掘空间要经过底板塑性破坏区、被破坏的中间完整岩层和活化的隐伏断层3种不同类型的地层。经公式计算和数值模拟验证底板的极限破坏深度为16m;相似模拟呈现了断层活化及裂隙贯通的全过程;提出了阻止断层突水发生的完整岩层最小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列举了许多高速公路早起比较常见的损坏类型。重点讲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水损坏,并从设计、施工、规范各方面分析了水损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08,(10):138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及原因,探讨了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公路结构水损害破坏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水损害原因分析,重点讨论了从设计、施工、养护三方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厚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的分级细化标准、径流、补给、排泄条件及水稳定性、薄基岩风化软弱岩层的岩石属性、工程变异特征和薄基岩浅部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移动演化规律与关键调控技术,揭示了薄基岩浅部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移动的新特点与控水开采机理;首次系统地提出了采用采动裂隙疏放煤系砂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和底含水;煤水分流的设计新理念;加大开采高度,护-让结合的软弱顶板调控新技术;物探精细化探测,地质弱面预先加固的防治突水溃砂控水开采关键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实现了安全开采,回收原设计防水煤柱128.9万吨,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