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VaR方法和GARCH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沪市1998年至2005年的上证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时间序列数据中普遍存在的尖峰厚尾性在沪市指数中同样存在,还有明显的异方差性,并且GARCH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VaR值。  相似文献   

2.
初探我国沪市股价波动性 ——基于ARCH模型和GARCH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市场的波动一直是经济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计量经济学领域,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模型)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模型)经常用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特别是GARCH(1,1)模型在金融资产的波动性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沪市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ARCH模型、GARCH模型进行初步研究,分析我国沪市股价波动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前门限自回归模型是最受大家关注的预测模型。本文以太阳黑子非线性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建立门限自回归预测模型。通过一些相关分析技术来确定预测模型中的门限区间个数和门限值的寻优范围,然后优化门限值和TAR模型的自回归系数。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门限自回归预测模型能够对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4.
以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双重门限模型,对各省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级行政区的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省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将会显著提升,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各省技术创新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双重门限模型,对各省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省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将会显著提升,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1982年Engle首次提出ARCH模型和Bollerslev于1986年提出GARCH模型以来,GARCH模型及其修正模型在描述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是利用EGARCH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波动中存在的杠杆效应,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多为偏好风险的个人投资者,而且对收益期望过高,这在现今股市投资中的风险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7.
相瑞  陶士贵 《科技广场》2009,(10):103-105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的GARCH模型,选取2005-2008年的日汇率作为样本数据,论证了GARCH模型预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入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后至2009年3月的日汇率,预测2009年4月-6月期间人民币的短期汇率水平,并短期预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在上半年的大致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从人民币汇率体制进行了改革,汇率的波动就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GARCH模型能比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特点,所以本文采集了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3月11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日值,运用GARCH模型,利用EVIEWS进行分析检验,得出该时间序列具有不服从正态分布,有群聚性、较强记忆性的特点,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日值波动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幅度也在不断变大,所以对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充分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VaR方法和GAKCH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沪市1998年至2005年的上证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时间序列数据中普遍存在的尖峰厚尾性在沪市指数中同样存在,还有明显的异方差性,并且GAKCH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VaR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03-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区域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OFDI与国内区域创新能力关系中的"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发展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低于门限值时,OFDI对国内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当金融发展高于门限值时,OFDI对国内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还发现,总体上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处于相对较低水平,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影响;只有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区的金融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在推进OFDI时会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1993-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金融发展的结构和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的规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则并不明显。同时还发现,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地存在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相应的门槛时,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才会更加明显,且各省级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最后就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催发了可视化技术的再创新。"豆形图"以其处理海量数据的超强能力可以直观地展现大数据的结构特征,并为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引入"豆形图"及其可视化大数据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资本市场中典型的金融大数据——超高频数据,构造用于可视化分析的豆形时间序列,分析数据的日内模式和动态特征,为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判别国际资本市场波动时我国的冲击路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冲击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国际资本流动、信息跨境传递以及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均可能在国家间传导金融风险.本文运用多元GARCH模型(BEKK)实证检验了美国资本市场波动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传导关系,进而判别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实证结论表明:汇率市场的风险波动程度显著低于资本市场,且美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国际资本市场风险通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途径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姜松  曹峥林  王钊 《软科学》2013,27(2):6-11
基于1985~2009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与GARCH模型对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及其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显著提高,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西部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最低的是中部地区;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演化中存在"集簇性"、"非对称性"以及长短期演化存在差异的规律性特征。基于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to financial fields is advancing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financial documents. Transformer-based models such as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T)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NLP in recent years. These cutting-edge models have been adapted to the financial domain by applying financial corpora to existing pre-trained models and by pre-training with the financial corpora from scratch. In Japanese, by contrast, financial terminology cannot be applied from a general vocabulary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 language models suitable for the financial domain. Furthermore, we compare methods for adapting language models to the financial domain, such as pre-training methods and vocabulary adaptation. We confirm that the adaptation of a pre-training corpus and tokenizer vocabulary based on a corpus of financial text is effective in several downstream financial task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observed between pre-training with the financial corpus and continuous pre-training from the general language model with the financial corpus. We have released our source code and pre-trained models.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5—2019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市场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与金融发展水平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强于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均为金融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中介变量,且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替换估计方法与相应变量衡量指标后结果仍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驱动金融包容性增长的新金融形式,无论在服务范围和触达能力的规模层面,还是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功能层面,均能更精准地支持技术创新。本文首先基于A&H模型与内生增长模型,嵌入金融超发展非线性影响关系,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数字普惠金融规模和效率层面的不同阈值对技术创新的非对称传导机制和影响特征。其次,沿着功能视角,基于我国2011—2018年地级市数据,运用门限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阈值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技术创新存在非对称影响,在不同阈值范围内对技术创新影响程度不同;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2个规模维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超过合理阈值后呈现递减特征,而数字化程度这个功能维度表现为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技术创新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对于东部地区,金融规模过度扩张表现出不同阈值的边际递减效应,而金融效率可以保持正向促进影响,对于中西部地区,两者均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技术创新中的功能层面改善是突破规模瓶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由于各个行业的金融创新都受到融资影响,金融创新的安全性大大下降,为此,论文对情报学 论域下基于大数据的金融创新安全及风险分析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在情报学论域视角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分 析了金融创新存在的风险,发现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资金安全风险以及信息安全风险;针对金融创新风 险的现状,通过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资金管理和规范门槛准入标准,给出了情报学论域 下基于大数据的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以某银行的金融创新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参考 Logistic模型评估了金融创新风险。【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不仅可以降低客户 的信贷违约率,还可以提高其经济盈利能力和资金流转率。【创新/局限】由于本文选取的案例较单一,因此实证结 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日后可选取多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使分析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陈瑜 《科教文汇》2013,(27):5-7
通过对兰州六所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和理财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非理性消费和理财意识、知识、技能薄弱的问题,因此认为开展高效理财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并提出通过开展理财教育系列选修课、开展校园理财讲堂、提供理财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理财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