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画虽然由外国引入,但中国动画创作长期以来不断地吸收着中国戏曲元素的营养.我国丰富的戏曲文化题材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使得我国动画创作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我国戏曲在表演过程中的服饰和道具也为动画创作过程中角色形象的重塑提供着原料.此外,动画角色的行为可以通过借鉴戏曲演员的动作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角色性格.另一方面,戏曲舞台设置为动画创作过程中的背景设置提供了借鉴,这使得我国动画画面和场景的形式更为多样.将中国戏曲表演过程中丰富且带有韵味的音乐素材融入到动画音效中,有助于动画故事中人物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从有色动画出现开始,美妙的色彩在动画片里的利用越来越多,颜色的使用和搭配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从一部动画片的大致构想到开始制作以及其制作过程,还有动画中所设计的人物、构思的背景还有整部动画的建立这些都与色彩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整个动画制作的过程中从前期的策划、角色的塑造、动画线条到精神思想的表达,色彩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色彩的利用不仅仅是活跃了气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民族的情绪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国产动画作品中角色动作设计缺乏趣味性的问题,采用与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国产动画在角色动作设计的趣味性上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国产动画中角色动作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动画影片创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决定着影片主题的表现。国产动画角色动作设计唯有增强趣味性,提高文化内涵,才能成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马语者》是好莱坞著名电影家罗伯特.雷德福用十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一部诗情浓郁、内涵深邃的影片。影片从外在结构上看是一个拯救生命的故事,从内在结构上看,则是一个爱的发现与觉醒的故事。整部影片自始至终都渗透着对个体生命的关心和对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人的美好情感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知名作品之一,影片曾获得过非常高的评价。影片之所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力,与电影跌汤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设计,流露出具有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故事场景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影片的人文主题内涵是整部影片最值得人们深思之处,也是这部影片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众多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独特表现形式,使得它的每一个制作细节都需仔细推敲.而一部动画率先逐人眼球的便是场景色彩,人对色彩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将对色彩的主观感受和解读注入动画的场景色彩中形成"画面情感",有助于将特定的作品主体情感传递给观众,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就是我们动画的场景色彩分析与提炼的意义所在.本文分析了短片动画《毛毛儿》中的场景色彩设计与角色性格刻画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场景色彩设计在整部影片艺术风格塑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调爱情叙事模式影片是指在一部影片中选取多个分量相当的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这些故事以相互交替的接续方式呈现,共同完成着整部影片主题的表达。在《LOVE爱》、《咱们结婚吧》以及《恋爱中的城市》这三部较为典型的复调爱情叙事模式影片中,网状型的人物关系、角色扮演全明星化的趋势以及些许增值的美感均构成其较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常常通过构建意象来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感悟。电影《雏菊》中"雏菊"作为影片的中心意象,始终贯穿整部影片。雏菊是电影的一条叙事线索,故事情节围绕着雏菊而发展;雏菊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到了烘托、提升的作用,将爱情人性之美展现出来;电影画面中雏菊的出现为故事营造了唯美的场景,给现代人带来了一泓清泉。雏菊的意象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首先雏菊的画面宁静自然,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其次,电影《雏菊》采用了悲情模式,雏菊意象的运用奠定了故事的悲情基调;最后,雏菊在意象造境上,体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朱青 《德州学院学报》2012,(Z1):233-234
宫崎骏动画得以获得世界性荣誉不仅因为其影片深刻的人文内涵,更在于他塑造了众多优秀的动画角色,动画片中角色形象是其灵魂,宫崎骏动画不仅塑造了优秀的正面人物,还塑造了经典的反面人物。性格复杂,造型独特的反面角色是宫崎骏动画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其动画片中反面角色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动画角色成功的关键在于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独特的造型和个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角色是动画片的核心,表演是角色的灵魂.观众对一部动画片的评判不仅仅在于影片的故事,也包括对角色独特的表演与影片风格的评价.鉴于此,在相关动画设计的基础上,并就其对角色表演的艺术表现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动画设计中角色表演的核心、方式、艺术表现性以及角色表演的意义等方面对当前的动画设计带来了深刻影响,把握角色表演的艺术表现性,拥有独特的表演动画角色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欣赏性,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加大了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自我体现.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动画影片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剧本创作的故事性。首先,提出动画影片制作入要重视动画剧本创作的故事性,其次,强调动画剧本故事性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才能使艺术效果深入观众之心;最后,以动画剧本故事情节的设置为重点,要求展现中国动画剧本故事性的个性特征。以此来倡导我国动画剧本创作要有“打磨”和“创新”精神,要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管虎导演的作品《厨子·戏子·痞子》化用欧洲狂欢节的表现形式,以陌生化的故事结构、丰富的画面、喜剧性的话语对白等表现手法为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提供了更具有市场价值的艺术表达范式,同时也为喜剧片注入了具有更高社会价值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3.
用Flash制作动画一般需经过剧本创作、风格设计、角色造型、场景设计、分镜头画面设计、绘制元件、帧制作、上色、特效与合成等流程,要想使影片能够脱颖而出,在制作过程中应用一些电影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将阐述如何从背景表现、角色设定、常见电影镜头等方面来增强Flash动画电影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电影《滴水之恩》(A Little Help)讲诉了女主人公Laura几经挫折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从介绍标记性理论入手,通过对影片主要情节的追溯,分析《滴水之恩》中语言的标记性及其内涵,并从这些标记性语言来揭示影片中几对人物关系的冲突,从而突出影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马丽娜 《天津教育》2021,(8):161-162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设计方面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在编排上包括许多故事文本,课文内容丰富有趣,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科学应用教学策略,积极挖掘故事类文本的内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故事类文本的教学策略展开具体分析,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皮影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韵味。这种情感韵味既是一种意境之美,更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同时也是整个动画设计的灵魂,以皮影艺术的情感韵味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在现代化的动画设计中应用皮影艺术中的情感韵味,丰富现代动画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天津地域文化在新的时代发展变化下所面临的传承发展困境,探讨了通过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内容的更新变化来带动其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分析了凭借动漫艺术等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泛受众的形式来承载和表现地域文化的可行性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电影《白鹿原》游走于雅俗之间,改造了原作的叙事主线,使其叙事含混、破碎;试图以轻盈的画面表述复杂故事,定位不甚清晰;以影像奇观取代厚重思想,原作的精神意义被消解。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思维机制,想象是动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东西方不同的文明起源与文化背景导致形式各异的想象,在动画创作上显现出物质与精神两种完全不同的想象思维方式,包括动画故事想象创作及动画形象的想象创作。比较东西方想象创作思维的文化基础,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动画的创造性想象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精神内涵之上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场景结束另一个场景开始之间的时刻叫作场景转换。每个场景转换都给编剧和导演提供了利用场景组接特性来传达故事信息的机会。场景可以在没有明确意图的情况下简单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建构增加故事元素。动画场景转换在表现手法和运用方式上与电影和舞台剧等其他可视性艺术作品相比有所不同,它加入了更多虚拟与夸张元素和后期特效技术手法,使动画片中场景转换更加灵活多变。在丰富的场景转换形式下,更彰显场景转换对动画影片的作用,对动画影片叙事节奏的把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