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们     
曾经是,飘摇的,飘零的,孤苦的,孤寂的,狼狈的,劳累的,苦笑的,噙泪的.一代,一辈. 如今是,炫耀的,喧嚣的,张扬的,张狂的,奢华的,单薄的,艳丽的,苍白的.一瞬,一夕.  相似文献   

2.
寻找     
那些年,我一直活在惊恐的寻找里。雨后的黄昏,村庄的空气中浮动着水洗过的亮色,屋顶,树梢,山脊,都被抹上了一层炫目的金辉。正是牧归时分,对面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从坡上俯冲下来,像江流在奔泻,轰隆隆,轰隆隆,那些舞动的蹄子,大的,小的,轻的,重的,单腕的,双瓣的,横踩,直踏,一脚脚,都踩在村庄忙得有些错乱的神经上。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教室,不喜欢学校的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生气,没有灵气,没有趣味,像枯萎的花朵,像生锈的铁钉。可怜的母语,可怜的语文,可怜的阅读,可怜的作文,可怜的孩子们。我们知道,孩子们没有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孩子们看来,在教室里读书,老师的语言也是干巴巴的,老师不是缺乏热情,老师不是缺乏多媒体的技术,老师缺乏的是自由的心灵,准确地说,老  相似文献   

4.
金色畅想曲     
早晨的阳光,是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阳光,喷薄,热烈,灿烂。 党旗的镰斧,是金色的镰斧。金色的镰斧,光亮,璀璨,耀眼。 国旗的五星,是金色的五星。金色的五星,辉煌,富丽,庄严。 金色铸成了我们的信仰。金铸的信仰,有金色的意志,有金色的气节,有金色的韬略,有金色的理念。 我们的意志、气节、韬略、理念,是一条长长的金色链条,系着南湖,系着延安,系着北京,系着遥远;系着我党 的形象,系着国家的振兴,系着民族的命运,系着历史的召唤,系着时代的责任,系着每人的奉献。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美,是徜徉山水,沐浴四季风光,感受春日的和风,夏日的凉阴,秋日的落霞,冬日的暖阳;有一种美,是畅游书海,领略异域风情,一览撒哈拉沙漠的浩瀚,黄土高原的空旷,伦敦大都市的繁华,俄罗斯苹果园的宁静。有一种美,是放飞心灵,洗尽世俗铅华,享受诗人的浪漫,文人的豁达,哲人的思辨,智者的从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人难得闲  相似文献   

6.
想要在高考的书面表达中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好的连接词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使你的行文更加流畅通顺,增进读者的理解。下面罗列了一些高中生写作常用的连接词,你不妨把它们都记入大脑,适当的时候便把它们提取出来,运用到你的写作中去。表示增加的:and,and then,also,too,in addition,furthermore,moreover,what is more,besides,as well,on top of that,another,etc.表示转折对比的:but,however,yet,instead,on theother hand,on the country,despite,inspite of,although,even though,differentfrom,in contract to,whereas,unlike,ne…  相似文献   

7.
美文美读     
步入美文世界,就步入了美丽世界。不必说春花秋月,良辰美景,旷野小屋,更不必说美丽动人的英姿,至真至诚的心灵,娓娓动听的话语,碧波荡漾的旋律,就是浩瀚的沙漠,汹涌的大海,僻远的野店,孤寂的灯火,沧桑的人生,悲惨的命运,也总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渴望,让我们泊静,让我们沉思,让我们扼腕叹息。正是那些美丽的东西,才点燃我们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  相似文献   

8.
为生命祈祷     
菜市场和生活的颜色人流。不断的人流。在县城西关的菜市场上,我站在十字路口,看那些熙攘的人群,还有声音,颜色,表情,动作,以及一切与生活有关的细节。我知道,在生活的名义下,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们,可以多么的骄傲,他们充实,平凡,忙碌,甚至连庸常也不怕。这些卑微的琐碎的生活,让他们觉得快乐,让他们尽情地暴露他们自己。他们趿拉着拖鞋,就散散漫漫地走出来,然后,随便地拣起蔬菜,看鲜嫩,讨论价钱,为一角钱费半天口舌,和卖主聊天气,谈新闻,甚至称兄道弟,最后,他们提着一大兜中意或不中意的蔬菜回家,和路上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打招呼,说说笑笑,有一…  相似文献   

9.
祖国颂     
中国,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在我心中荡漾,在我心中放歌。歌颂她的秀美,婀娜,歌颂她的伟大,巍峨,歌颂她的顽强,不屈,歌颂她的博大,广阔。她像河一样世代发展繁衍生息,她从未让无情的烈火把信念吞没,啊!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闪烁的星,流淌的河。中国,像一排无坚不摧的波,在我心中激荡,在我心中放歌。歌颂她的雄健,遒劲,歌颂她的激荡,鲜活,歌颂她的傲骨,勇敢,歌颂她的壮志,洒脱。她让几代人的梦飞翔太空,她让“中国”的名字在世界响彻,啊!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东方的雄鸡,所向披靡的波。啊!我亲爱的祖国妈妈,您把青春奉献给了儿女,儿女会把…  相似文献   

10.
窗外日新月异,窗外天翻地覆,而我们呢,多年不变的教法,简单机械的重复,填鸭式的灌注,只为那些冰冷却权威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是成长的艰辛,是茫然,是被动的接受.不再怀疑,不再质询,考证,快乐的学习,只是一种奢求.考试是被膨胀的机器,数字决定我们的命运,所以,一切都在继续.直到我们热情的泯灭,直到心如止水,我们所讲的只是知识的框架而已,已不再有血肉.可是,送走一届又一届,我们仍然要面对的是热血的青年,他们梦想着,渴求着,希望在人生之路上得到关注与指引.  相似文献   

11.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快择,不但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更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权能虚置;集体土地使用权内容混杂,不能流转等弊端,必须对其作根本性的改革。在坚持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借鉴国有土地使用权改革的成功经验,取消集体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单一的土地国家所有制。建立和谐统一的土地用益权体系,严格控制改革土地用途,加强土地公权管理,这是改革我国土 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的理想模式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戏剧中潜台词的处理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戏剧潜台词的挖掘可以更接近人物,感受形象和剧本的灵魂。舞台表演中,可以紧扣舞台行动发挥潜台词的魅力,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潜台词丰富的内涵,还可以针对规定情境准确表现潜台词的内容。演员只有熟练把握潜台词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表演更加深刻,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含义探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遗产、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具有合理的科学内核和重大理论价值的一个科学范畴.同时,在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利用苯酚法、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抗坏血酸法分别测定香蕉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以及淀粉用酸水解转化成葡萄糖后,测定葡萄糖含量,根据葡萄糖含量换算成淀粉含量.通过对比生、熟香蕉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淀粉的含量来研究香蕉成熟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香蕉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增加,而淀粉、维生素C含量却减少.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向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后期以来,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向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教育的国际交流朝着教育贸易方向发展;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改变了;世界留学生的规模急剧扩大;教育的国际化使各国教育课程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教育向社会的全方位渗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