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看,“社会转型”一直是命题者比较重视的内容,然而,“社会转型”内容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之一。基于实践与思考,笔者曾以“社会转型”为主题表达了一些看法,下面就从2012年高考历史主观题有关“社会转型”的考查入手,在试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的复习导学稿为例,进一步探讨“社会转...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模式研究具有“类”与“形”的区分。西方社会学界从类型的基点出发来着力于研究社会转型模式的异同,形成了诸如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全球化理论及风险理论等各种观点。其理论研究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经典理论时期、实证研究时期、理论转向时期和理论中兴时期。本土学者将“形”研究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特指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转型研究,即主要指中国、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社会转型模式研究。相对于“类型”与“形态”的宏观理论研究,比较研究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中心主旨是发现和研究三种转型模式之间在性质与特征上的同与异,并探寻产生此异同的原因,即追寻研究模式差异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持“社会结构变动”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姜晓燕 《中国德育》2012,(10):15-19
一、社会转型初期,学校退出青少年道德教育舞台 (一)社会转型初期,俄罗斯社会出现“意识形态真空”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最初10年,国家政治经济全面倒退。由于其社会转型走的是一条以政治为中心,政治改革优先,靠民主制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建设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5.
英文中“living beings、organism”意为“生物”,“biolo-gy”意为“生物学”。 很显然,“生物”和“生物学”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前者指的是一类物体,后者指的是一门学科,两者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生物”和“生物学”之间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物学”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生物”,若没有“生物”的存在,就没有“生物学”可言。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导致在日常用语中,把“生物学”用成“生物”。如”生物学世纪”说成“生物世纪”、“生物学教学”用成“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6.
刘祖云教授撰著的《从传统到现代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一书于 1999年 1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出发 ,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 ,是该书的初步尝试和一大特色。该书共分 11部分 ,各部分题目依次是 :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与社会开放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 (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控制 (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 (上、下 )…  相似文献   

7.
千年以来,俄罗斯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六次重要的社会转型,以国家定位、治理体制和社会结构三者的关系为主线通过梳理和对比分析,认为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表现在:第一,治理体制与社会结构之间一直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张力。因此其社会转型具有“突变”性。第二,社会发展道路上存在着“西化”与“东方化”的矛盾。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治理体制的“东方化”和现代化实现路径的“西化”矛盾,二是文化的“西化”与社会结构的“东方化”矛盾,因此其社会转型存在着“西化”与“东方化”摇摆不定性特征。第三,在国家定位上存在着帝国意识膨胀与自身实力欠缺的冲突。也就是通过国家资源的垄断而导致的形式上的强大缺乏社会后劲的支持,因此其社会转型存在着间断性与跳跃性共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变动,这种变动既有社会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有同一社会形态内阶段性的质的飞跃。社会转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人们用“转型”来标示这种现象,则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暗含着对“型”的分类与价值指涉。因此,由于分类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不同,对“何谓社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从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这两个维度来界定社会转型,由此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建构与转型期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者将清末书院到学堂转换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转型与自身的腐败”,但“社会转型”忽略了转换的历程;“自身腐败”不足以表述初始转换的真实。书院在对社会转型的适应突破、内化吐纳和自身产生新生因素中实现现代化转换,这一转换显示了事物初始转换的真实状态和转换的背后逻辑。广雅书院是实践这种转换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0.
清末书院到学堂的现代化转换--以广雅书院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者将清末书院到学堂转换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转型与自身的腐败”,但“社会转型”由于关注过于粗略而有所忽略历程;“自身腐败”则不足以表述初始转换的真实。相反,书院是在对社会转型的适应突破、内化吐纳和自身产生新生因素中实现现代化转换的。这一转换显示了事物初始转换的真实状态和转换的背后逻辑。广雅书院是实践这种转换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1.
观点     
重教育理念革新:塑造“智慧人”邓刚、陈放、王谦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撰文指出,塑造“知识人”是长期以来指导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理念。从培养“知识人”到塑造“智慧人”的理念转变,是实现个人持续发展与社会转型对教育的双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演进理论,更是一种现代社会转型理论。我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及其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转型实践表明,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目标、方向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转型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基本内容的揭示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基本原则的规定,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转型理论。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应加强对照实验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卜祥通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照实验”作为实验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对照方法在中学生物实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寓科学研究方法于生物学教学之...  相似文献   

14.
混合式教学真正为学生创造了一种高度参与性的学习体验,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课程内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再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但是目前混合式教学的实证研究较少。“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和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因此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在分析“细胞生物学”课程特点与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构建了“课前在线预习—课上传授与互动交流—课后归纳总结”的混合式教学,并以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的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推动着教育制度转型,是教育制度整体性或局部性的转变,是教育制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和展示过程。在社会转型的推动下,教育制度迅速从传统走向现代,使教育制度具有了新的特质,即现代教育制度是“利益性”制度、“法律性”制度、“宽容性”制度、“妥协性”制度和“权利性”制度。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可分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原创是最初或最早的创造。是否具有首创性、基础性、导引性 ,是区别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的主要标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特别需要原创性研究。教育是一种具有“非决定性”、“不可逆性”和“非线性”的复杂现象 ,判断对其研究的价值 ,应遵循复杂研究的规律。中国教育研究应在科研管理体制、立项、评估和奖励等方面做出重大改革 ,以尽快进入原创导引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规范真空”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 ,社会转型使旧有价值评判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 ,致使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规范真空”状态。① 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参照 ,社会转型期“规范真空”必然会对学生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影响方式可能是直接的 ,也可能是间接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8.
戴世锋 《广东教育》2011,(11):54-56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所谓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持“社会结构变动”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体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社会转型” ,是指社会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 ① 。美国是最早实现社会转型的国家之一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美国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社会转型。本文试图从现代化以及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对这一时期美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做简单考察 ,分析其变化原因并做出价值判断。一 社会转型中的美国转型时期的美国 ,社会变化是巨大的。这个时期 ,美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两个根本性变革 ,一个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再一个就是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转型”是开始于100多年前并已跨越三个世纪的老命题,这一命题历程漫长、道路曲折,往复循环而未得要领,“转(zhuǎn,上声)型”成了“转(zhuàn,去声)型”.社会转型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深化不应孤注于“四个现代化建设”之经济指标与器物层面,更应观照文化价值和制度安排.社会转型更是当今中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这一问题万难全仗GDP主义崇拜和经济体制转轨就能解决,还必须通过教育与人的现代化——即“第五个现代化”,实现国人心理基因的革新及其思想、心性的转型.惟其如此,才能有望走出“社会转(zhuàn)型”的循环怪圈,实现“社会转(zhu(a)n)型”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