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何谓历史空间概念 何谓历史空间概念?历史空间概念也叫历史地理概念。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指历史活动的地理位置;其二,指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其三,指历史活动与一定地理条件紧密联系的社会环境;其四,历史地图。 历史空间概念如按其内容的繁简来划分,则有复杂的历史地理概念和简单的历史地理概念的区别。复杂历史地理概念,必须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井冈山”,就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地理概念。结合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剖析一下,它是由三点内容构成的: (一)要掌握地理位置及沿革:在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上,直接指明位置所在,赣西南井冈山,现在仍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处处都留下了历史要素的“烙印”,若把这些历史要素揉到地理空间概念的学习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以黄土高原及周边相关区域”为例,就如何揉历史要素于地理空间概念的教学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讲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中国地理沿草图>序》)这里梁氏把掌握历史空间概念喻作为掌握整个历史的基础,确实不失为是一种真知灼见。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学生,尽管他们可以背得出历史上某些都城、地城、江河、山川的名称,但由于没有在头脑里确立起历史空间概念,结果就会闹出诸如都城搬家、山河变向的笑话来。由此,我感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重视对学生的历史空间概念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培养历史空间概念呢?根据实践,我感到有以下二点值得重视。第一,要充分运用历史地图,做到“时空”结合。地理是历史活动的舞台。历史地图则是历史空间的客观反映,它跟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  相似文献   

4.
空间概念是指人对地理事物、现象、规律的空间特性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空间思维是指人利用空间概念对思维对象作判断、推理、想象、分析、比较、综合,以获得深一层次认识的大脑活动.它是人类基本思维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对掌握地理空间知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处处都留下了历史要素的"烙印",若把这些历史要素揉到地理空间概念的学习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以黄土高原及周边相关区域"为例,就如何揉历史要素于地理空间概念的教学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地理观念教学是历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有助于讲清历史概念,并突破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  相似文献   

7.
把握历史空间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与特定的空间相关,离开了空间,历史事件、历史进程、历史现象就无从谈起,因此,把握历史空间概念显得尤为重要。那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作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示法的经验,指出运用图示法可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思维训练,从而实现确定空间概念,进行空间概念的判断和推理。  相似文献   

9.
陆水滔 《考试周刊》2010,(29):153-154
历史有时间和空间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学生要完整地理解历史,就要懂得当时的地理,因而需借助历史地图。文章认为,历史地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中的地理空间概念,使教材内容具体化,让学生获得较为清晰的印象,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地厘清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地理观念教学是历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有助于讲清历史概念,并突破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左图右史” ,“索象于图 ,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 ,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 ,因而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也发出了“即图而求易” ,“即书而求难”的感叹。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时间和空间。历史发展的过程 ,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之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 ,是古今中外历史演出的舞台。梁启超在《〈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中指出 ,“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 ,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 ,把掌握历史空间概念比作掌握整个历史的基础。显然 ,要完整地理解历史 ,就…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曾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基础也",的确,历史地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必不可少的教具。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重大历史事件、疆域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但对于初学历史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地图的认识还处在一个很模糊的阶段,由于他们读书的训练先于或多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和地域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地域概念实际上就是历史空间概念。据一些学者认为,它大致包括下列内容,首先为历史活动的地理位置;其次为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活动与一定地理条件紧密相联系的社会环境。因为一部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活动史,而人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如果以朝代的演变作为时间的存在,那么人所活动的地域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中的空间概念是衡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标志之一。而空间概念的形成需要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获得,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考文综考试,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006年中考开始考题出现新题型——读图,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空间概念的培养越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要从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设计、教学教程、学生学习活动三个方面创设情境,构建互动课堂,让学生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通过学习、体验、思考、感悟,使历史教学成为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构建有生命力的历史互动课堂。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地理观是建立在历史学和地理学基础上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历史地理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地理观的内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学生历史地理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史学科教学,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搞好历史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空间概念的教学。首先,这是由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所谓历史,就是人类过去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又大多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但活动本身已随着时间的逝去而一去不复返,而空间则在古今之间架设了一座很好的桥梁。今天我们与历史的对话,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这座桥梁实现的。所以,建立与培养空间概…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师要构建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搜集案例,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实联系,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空间概念及其基本型式从一般系统论看,任何一个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以及时空结构。本文重点研究空间结构,即地球表层空间系统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它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空间的排列组合形成的稳定结构,包括要素结构和地域结构。无论是要素结构还是地域结构,都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有效地表达出来。从对空间概念的认识层次和表达层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