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均鸣 《青年记者》2007,(14):22-22
灾难新闻目前在媒体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探索灾难新闻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新闻理论界不能回避的一个领域。同时,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速丰 《新闻世界》2012,(4):210-211
灾难事件因其灾害性、负面性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灾难新闻因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更成为提高媒体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把21世纪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剖析,并重点阐述第二个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由于灾难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笔者仅以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件报道为例,谈谈如何从灾难新闻中挖掘新鲜话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冲突的表现 资讯时代,媒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个个都"削尖脑袋"去"出新".所以,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已不满足于"正常化",而是走向挖掘灾难事件中的"非常态"和边缘新闻的极端,陷入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灾难因其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而备受社会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用什么样的眼光观察灾难,以什么样的角度报道灾难,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尺度。所以在灾难新闻中,记者的角色把握关系到能否成功地进行新闻报道工作,发挥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晖 《新闻知识》2008,(5):30-32
灾难是危及人类自身安全、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事件。对灾难事件的报道称为灾难新闻。因为灾难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危,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是社会大众最普遍、最急切关注的问题,所以灾难事件新闻价值极大,一直是西方  相似文献   

7.
王萌 《今传媒》2015,(4):108-109
灾难新闻摄影不仅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而且透过灾难的艺术展现、镜头语言背后能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要对广大的受众形成强烈的画面冲击感,还要顾全拍摄对象的人文关怀,过分的灾难展示也会破坏受众的正面认识结构,造成人们在灾难面前良知的泯灭,因此用事件镜头来关注灾难中的人,并倾斜于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本能.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下解读图片事件中的人文关怀,把握好灾难新闻图片展示灾难的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为主轴,传递人类进步中的重大灾难信息,激发人类良知的社会教育功能.本文从灾难摄影题材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出发,试图剖析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分析新闻属性,忠实的记录人文关怀,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力求展示灾难新闻摄影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认为灾难题材摄影作品中的大爱、无私、奉献是摄影者传播的理念.对人性的张扬,对人的尊重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8.
灾难新闻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曼有句名言:“即使写街上发生的一起火灾,也要像写诗那样精雕细刻。”从审美层面来观照灾难新闻,不是颠倒美丑、粉饰美化,而是传者以正确的审美观来报道新闻。“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①如果传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健全的审美理想,他就会以独特的视角去报道灾难新闻,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灾难新闻包括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方面的报道。由于灾难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又由于灾难新闻的报道的政策性极强,又受历史传统和传统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9.
朱清 《青年记者》2021,(4):62-63
灾难新闻Vlog融合报道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能够引导民众更全面地认知灾难事件,该类型报道者能与民众形成一种具身的知情陪伴关系,进而引导民众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灾难,展现了新闻领域中的一种新型行为引导方式,即民众对新闻Vlogger人格认同后产生的行为认同和效仿,从而更好地引导民众以理性行为应对灾难。  相似文献   

10.
抓拍可以有效生动地呈现新闻事实。突发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大类,不管哪一种都会引发民众强烈的关注欲望,新闻价值非常高。本文还结合了荷赛灾难性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对突发性新闻的抓拍进行阐述。其次,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拍摄,同时又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件的真实本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刊》2005,(5):25-25
灾难新闻是指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目前国内媒体对于灾难新闻存在着审美误区。  相似文献   

13.
灾难的难以避免决定了灾难新闻的必然性。新闻讲求报道效果,作为媒体莫不希望自己的报道引起更大的社会效果。我们将灾难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门类,必然要关注其社会影响,探讨其报道效果。灾难事件因报道目的、叙述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灾难报道具有别的新闻题材不可替代的地位,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性等等。中国灾难报道近年来发展迅速,地位显著提升。有学者指出,在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灾难报道已经发生变化,进入“后灾难报道时期”。事实果真如此吗?从媒体呈现的报道文本来看,中国灾难报道仍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本研究拟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个案为分析对象,探究“中国特色”灾难报道的特色及框架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灾难报道具有别的新闻题材不可替代的地位,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性等等。中国灾难报道近年来发展迅速,地位显著提升。有学者指出,在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灾难报道已经发生变化,进入“后灾难报道时期”。事实果真如此吗?从媒体呈现的报道文本来看,中国灾难报道仍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本研究拟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个案为分析对象,探究“中国特色”灾难报道的特色及框架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面对灾难新闻,除及时报道、理智,科学地进行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状况,彰显生命的尊严、价值、无私,智慧等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灾害新闻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报道,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传媒对灾难的报道从传播态度和传播方式到传播内容都缺少“以人为本”的精神,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灾难新闻的阻碍因素及开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难事件不可避免地成为新闻事件。 人们不希望灾难的发生,但无法回避现实。1999年2月,美国评选出20世纪百条大新闻,其中属于战争、地震、暗杀、骚乱、空难、瘟疫、核泄漏等灾难新闻就达29条,近三分之一。如何对待灾难新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对民众所担负的责任有时决定了其表现形式。 一、灾难新闻成为“禁区”不利于中国传媒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灾难新闻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灾难新闻一般指火灾、水灾、海难、空难、地震、车祸、爆炸、台风等天灾人祸的报道。如近年来,我国各大传媒有关’98抗洪、9· 21台湾大地震、11· 24烟台“大舜”号特大海难、上海丽都酒家爆炸事件的报道,就属“灾难新闻”的范畴。这类新闻视其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多少或伤亡人员的知名度、事发地点的显著程度来决定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心理学中,将人、物、观念及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感性世界)、信息环境(拷贝世界)和心理环境(心理世界)。灾难(感性世界)带给人们的情感情绪反映(心理世界)是悲痛、颓…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窗口,展现着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显示出的必要性。但是,"就传统的新闻价值如反常性、时效性、趣味性等而言,经济新闻却无法和灾难新闻、时政新闻、娱乐新闻或体育新闻等相媲美。"其原因在于经济新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理论性,对其本身的解读就十分困难。特别是纸质媒体的经济新闻,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