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荷兰手册,又名《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系由荷兰的三位档案学家缪勒、裴斯和福罗英根据"来源原则"对档案文件的整理与编目工作的理论进行的系统的论述。1898年在荷兰海牙首次出版,110年以来曾先后以9种文字再版,在世界范围内对档案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荷兰手册对现今档案界的意义。一、理论的传承和发展荷兰手册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对来源原则这一档案界的基本原则的理论论证。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档案馆档案的来源与组成,第  相似文献   

2.
赵滟  王飞 《云南档案》2023,(1):43-45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既是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挖掘整理,也是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传承,更是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守正创新,能为广大乡村经济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法,能为基层地方政府发展乡村经济提供决策咨询。  相似文献   

3.
档案是历史的存贮和原始记录,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与编纂的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创新是档案学研究和档案事业发展的灵魂.本文分析了交通施工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交通施工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四川档案》2018,(1):28-30
<正>2017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工作主线,主动融入文化强省建设,深挖档案文化内涵,创新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丰富档案文化传播手段,打造出一批档案文化精品,进一步彰显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编印档案书籍。省档案局启动"阿坝州嘉绒藏族土司档案整理与研究"等8个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推进实施《烽火家书——三台抗战时期战士书信选编》等25个档案编研项目,评选《清代四川南部县衙  相似文献   

5.
档案整理工作是档案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保证其他环节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前提.正确认识档案整理理论是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然而档案整理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科学规则,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直接影响着档案整理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本文首先阐述了档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对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此基础上,针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档案保护工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全方位建设视角不仅要关注显性层面的建设,更要意识"大学教学文化"等隐性层面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名师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实践为例,撷取国聘博导和一些老教师为口述史采访对象,深度挖掘值得传承的教学文化,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名师口述档案工作对于高校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装订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档案实体保管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民国档案装订规范有利于了解民国时期档案的整理与归档制度。文章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苏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为调研对象,按不同时期选取300卷(件)档案作为研究样本,对民国时期档案装订形式、材料、要求及应用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民国档案的装订要求体现了档案管理的基本思想,装订形式的演变体现了传承、扬弃与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还应在重新整理中“整旧如旧”。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使档案工作发生了历史的变化。它简化了档案形成初期的繁琐整理,弱化了档案传统管理繁杂的环节和流程,强化了档案检索,带动了档案设施、档案装具、档案库房建设的现代化;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服务手段、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档案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保障;为档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新内容;为  相似文献   

10.
薛芳 《档案与建设》2015,(12):32-34
文章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下对高校档案进行"重新语境化"的分析,把高校档案所表现的文化-社会属性视为特定因素,探寻高校档案服务师生、社会并构建文化传承体系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整理和挖掘高校档案服务理念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非遗档案资源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加强对其研究与开发,是当代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非遗档案资源在当代面临着生存困境和时代转型的双重挑战,科学有序地开展档案资源的收录与整理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我们要重申非遗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的意义,明确非遗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及突出问题,依照分区域、分民族、分种类的档案整理思路,助推非遗档案资源库的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现存的民国档案整理原则和方法已难以满足档案实体保管和信息利用的发展需求,为此文章提出了维护档案实体安全原则、尊重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统一原则、利用档案整理原基础原则、坚持整理标准化原则和注重整理与利用开发协同推进原则等五大整理原则,同时提出民国档案整理工作将会呈现由过程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线性逻辑向网状逻辑发展和粗颗粒化向细颗粒化深入的发展趋向,以期为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彭宗忠 《兰台世界》2016,(23):79-81
高校档案是学校各时期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真实记录,是高校历史发展的缩影,是实现大学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是文化创新的新的生长点。如何发挥高校档案的作用,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是广大档案工作者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档案机构新时期被赋予了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这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必然结果。大学档案机构文化创新职能具有历史与地理两个维度,其职能的发挥较基于人为活动的文化传承创新具有先天优势。大学档案机构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除做好传统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外,应加强文化提炼编研,参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建设,积极服务社会和开展基于档案内容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的发展,档案整理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档案整理的原则和方法也理所应当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档案整理原则探讨成为了档案整理理论的重要话题,分析档案整理的原则,结合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能够让我们在新的档案整理工作中拥有全新的工作面貌。笔者就自身的工作经验浅谈档案整理工作以及信息化档案处理方式的状况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档案记忆研究不只是一种理论观点、一种理论解说,它对阐释理解档案现象、探讨解决档案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从档案记忆工程、媒体对档案记忆展演、国家记忆传承、档案部门构筑社会记忆、档案学理论创新等5个方面对档案记忆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以表明“走进记忆之门”的档案学,还要进入记忆的堂奥。  相似文献   

17.
藏族石刻档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中央王朝与藏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详细记载了中央王朝为治理边疆所实行的各项措施。本文从边疆治理的视域出发,提出开展藏族石刻档案的整理发掘研究工作,有利于为边疆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档案支持;并通过文件连续体理论提出整理发掘的思路与对策,结论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整理发掘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前。武陵源区档案局举办了全区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全区各乡镇(处)、区直各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片4个行政村及各企事业单位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近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分理论集中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进行。集中学习的内容包括档案法律法规、档案信息化的探索与创新、档案整理和数字化服务外包中的保密管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归档文件整理的步骤与要求及档案整理等。为期两天的实践操作培训由业务骨干与学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与指导。通过理论集中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该区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文档大量产生并逐渐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管理对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也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创新思路,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强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护,掌握并探索电子档案整理与保护的新方法,为电子档案的利用效能发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依玲 《档案管理》2020,(1):30-33,59
知识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模式在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将知识管理应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有利于科学系统地获取、组织、存储、共享档案记忆,挖掘档案记忆的知识价值,为知识创新提供资源的土壤,为档案记忆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视角。文章首先从档案、记忆、知识的关系,知识管理理论与档案记忆理论的研究路线的相似性,知识管理理论为档案记忆再生产提供方法论指导三个方面对知识管理理论在档案记忆再生产中应用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然后勾勒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记忆再生产架构,提炼出三条应用方式:以档案部门为主体的记忆重构,以公众为客体的记忆生成,档案部门与公众相互作用的记忆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