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折子戏的成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戏曲抒情特性和表演技巧化的体现,二是戏曲点线结构演进的必然,三是戏曲艺术对明代前中期精神伦理化的反动。折子戏是传统戏曲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必然演进,是戏曲艺术应对明代社会的新变而做出的一种积极调整。折子戏这一艺术形式在当前的戏曲艺术改革中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同欧洲歌剧分属不同的发声体系,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戏曲的声乐艺术有其独特的风格与表演方法,是在中国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的行当是戏曲声乐的又一独特表现形式,戏曲演唱的很多问题都涉及音韵学。我们应鼓励各种尝试,不断提高戏曲演员的素质和水平,让这门集中国传统艺术之大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戏曲体现出一种召唤结构性特征,呈现出一种空灵美的风格。这种空灵美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召唤结构能对观众产生审美召唤的关键所在。面对现今的召唤危机,中国戏曲必须进行审美观念的转变和结构形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张协状元”和中国戏曲艺术形式初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形式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中国戏曲的艺术传统是由宋元南戏和元杂剧奠定并逐渐积累的。《张协状元》(以下简称《张协》)是现存完整南戏剧本中年代最早的一种。本文试图展示其艺术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其是如何综合众多艺术因素、为后世戏曲奠定艺术基础的。一《张协》结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戏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一条规律性的运动轨迹,即起源于农村而繁荣于城市。然而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却与这条运动轨迹相悖,出现了由城市走向农村的现象。调查资料表明,“戏曲在城镇已基本失去观众”。具体表现是:戏曲在城市里的观众大量减少,剧场很少接待戏曲剧团,戏曲艺术团体的演出活动绝大部分转移到农村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戏曲舞蹈中探索中国古典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是一个值得我们珍惜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璀璨的产物。因为她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武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武术和舞蹈中蕴含了大量的舞蹈动作,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韵律优美的戏曲舞蹈。而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界前辈在50年代研究总结创新出的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舞蹈学派,它主要是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手法,结合我国的戏曲、武术、杂耍等艺术形式,形成的一种舞种。既然戏曲中蕴含着舞蹈,古典舞蹈中又融合了戏曲,那么,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舞蹈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咏剧诗歌是中国戏曲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清代乾隆之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批化修养较高的知名人士和戏曲专家运用这种形式进行戏曲评论、戏曲研究和记录戏曲活动,提升了它的艺术品位和学术价值,这不仅丰富了传统诗歌创作,而且为戏曲史、戏曲批评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明清堂会演剧中观众对戏曲的欣赏是赏玩性质的。观众行家式的赏玩(品评和粉墨登场)既以其艺术才华的展示来获得快感,又以独到的见解深化了中国戏曲的表演理论。这种欣赏一方面加剧了明清戏曲由学时代向演技时代转变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古代戏曲美学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河南戏曲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是经历了长期历史演变,吸收了优良的文学和艺术的精华而形成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和美学价值。河南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产生于地方“土壤”之中,和当地的方言、音乐、舞蹈风情相结合,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河南地方戏曲品种繁多,在万紫千红的中国地方戏曲之花竞相争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文》2007,(8):30-30
1.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相似文献   

11.
据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戏曲的观众基本上是些中老年人,即便有年轻人,也多是些专业艺术学校的学生。尽管有关人士为此而大声疾呼:“拯救民族艺术!”其结果却还是应了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先生所言——“台上振兴,台下冷清”。中国戏曲艺术濒临如此尴尬境地,自然波及到了当前的中学戏曲教育,并由此而衍生了一系列问题。中学阶段是否需要戏曲教学?新课改下的中学戏曲教学又将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曲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唱、念、做、打为主的综合表演,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从艺术因素的构成看戏曲的发展来源主要有三个:歌舞、滑稽戏和说唱。而戏曲的“叙事性”则是在戏曲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衍生出来的。尽管中国戏曲...  相似文献   

13.
●教材解读策略●中国戏曲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戏曲的文本传播与场上传播所派生的命题是案头之作与舞台之作。它们在差异和联系中互动,其联结点是观众心理学。观众心理是左右戏曲审美建构无形而巨大的抓手。研究戏曲美学必须加入观众心理这一维。中国观众的命运关怀心理、趣味性心理、观赏性心理、满足性心理等,规范和导引着戏曲的审美对象、方向、方式和形态。观众心理具有组合性、流变性、调控性等特征,它是一柄双刃剑,具有正负面价值;其反馈和制约、调节功能成为戏曲综合性审美机制及其诸种审美特征的重要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戏曲活力和情力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5.
戏曲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包括戏曲艺术在内的民族艺术的个性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出现"他者化"现象。对此,戏曲艺术必须强化自己的个性,戏曲生产者和创作者应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继承戏曲的文化传统,保持戏曲的传统神韵;全社会都要重视戏曲审美教育,完善当代人戏曲审美心理结构,在不断自我整合中强化戏曲的根本特点,使中国戏曲在全球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朱艳霞 《天中学刊》2002,17(6):122-123
一、地方戏曲进入高校音乐课堂的必要性 中国戏曲是在民间歌舞、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唱腔设计、乐器配置、剧中配音等均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民族特色。地方戏曲中的音乐又具有地域特色及该地域的民族风格。就以豫剧来说,它是我国河南的一个主要剧种。在我国戏曲声腔体系中,与秦腔(陕西梆子)、晋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剧种一样,均属梆子腔系统,因而又称“河南梆子”。梆子腔系剧种虽然都有一个最明显的共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戏曲(京剧或其它地方剧)的表现形式,是根据舞台形式而组成的,基本上是一种歌舞形式,它是通过综合性的“‘唱,做,念,打’的手段,在固定范围的舞台上反映历史或近代的广阔生活,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程砚秋语)它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把优良的文学和艺术的精华吸收进来,综合成一种包含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综合性的新型艺术,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和美学价值。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体系鼎峙于世界剧坛,形成了东方戏剧美学学派,这与它舞台时空处理的写意性这一特征是分不开的。戏曲艺术在对时空的处理上可以说有极大的自由性,灵活性,其创作原则是自由时空式的,是“放射性的”。它可以把舞台空间放射到客观世界的任何地方,也可以把舞台时间延伸到任何一个瞬间,所以在这小小舞台上戏曲演出可以自由地运用舞台时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舞台时空的  相似文献   

18.
闽南潮剧是闽南、潮汕的地方戏,历史悠久,是全国十大剧种之一。文章从闽南潮剧的起源及其艺术特点出发,阐述了中国戏曲舞蹈(包括闽南潮剧)与中国古典舞是两种紧密联系却又特点不同的艺术形式。闽南潮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而古典舞又是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唐英戏曲从审美角度而言,处于中国戏曲雅化成糜之末期,俗中藉雅之初期。具有转向性的唐英戏曲,兼俱通俗化与舞台化的转向特征,通过对唐英戏曲的主体观照和对其"承前"的溯源与"启后"的把握,得出观众接受与舞台呈现两个要素必将成为戏曲艺术永葆魅力之基石。  相似文献   

20.
王娟 《现代语文》2006,(11):80-81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戏曲用它特有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化,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由演员装扮人物;在一定场合当众作故事表演;通过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感染观众。①而戏曲在故事表演当中,通过歌舞动作表现人物的某种情绪,来体现戏曲“唱、念、做、打”的艺术特点。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道:“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此种说法,抓住了戏曲的基本特征。戏曲的舞蹈美贯穿在戏曲表演体系中被人们习称的“做”和“打”这两种功法之中。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都是舞蹈化了的,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舞蹈艺术的形象。戏曲舞蹈需要演员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戏曲演员手中拿的、头上戴的、腰上系的……都可以形成舞蹈化的身段组合,如羽扇舞、团扇舞、折扇舞、闭扇舞、双扇舞、方巾舞、马鞭舞、船桨舞、水旗舞等等,还有舞帽翅、舞鸾带、舞甩发、舞红绸等,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经纳入戏曲舞台而成为道具时,就会产生出精彩的舞姿,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戏曲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